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内大城市大型市政管线常采用浅埋暗挖式隧道施工,笔者结合北京市蒲黄榆路热力管线隧道下穿南三环刘家窑桥工程实例,对市政管线隧道下穿既有桥梁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包括:既有桥梁现况检测评估、隧道施工对桥梁结构安全影响分析、监控量测内容及控制指标确定、重点施工工艺分析等),该研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首先研究了箱桥下穿顶进施工过程分项控制措施,包括工作坑开挖、箱桥顶进步长控制及铁路线路加固等具体实施措施,其次分析了箱桥下穿路段路面排水技术,最后提出了箱涵下穿顶进过程的现场监测内容与方式。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市政管线隧道建设的常用方法,从桥梁安全检测、结构分析、监控量测等方面,阐述了市政管线隧道下穿既有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并总结了小导管注浆加固、隧道开挖与支护的注意事项,为同类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市政技术》2017,(6):85-89
在地下交通工程发展迅速的今天,由于隧道选线受到的制约条件大量增加,衍生了许多新的隧道形式,浅埋暗挖隧道因具有造价低、拆迁少、灵活多变、无需太多专用设备及不干扰地面交通和周边环境等众多优点而成为可选施工方法之一,在全国地下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根据某隧道下穿城市既有道路的实例,讨论了浅埋暗挖隧道结构下穿既有城市道路的设计,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隧道盾构长距离平行下穿对既有给水管道沉降的影响,以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金达街站—刘庄站区间施工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支护结构-土体-给水管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既有给水管道的沉降变化规律,并与现场地表实测沉降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左线隧道施工对管线沉降影响大于右线隧道施工,且给水管道变形满足控制要求;经现场实测沉降验证,数值分析结果和监测数据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现场施工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以某城市新建轨道交通隧道下穿既有地面道路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MIDAS/GTS-NX有限元程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动态模拟,探索了影响分区参数及关于几何近接度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区域划分方法,并进行了现场实时监测,进一步提出了类似工程防控工程结构产生过大变形的建议措施。研究表明: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结果吻合较好,数值计算模型建立、参数选取、步序设置及基于此开展的影响分区研究合理可信,可用于类似工程的模拟分析;不同地质条件决定了强弱影响分区界限净距,影响级别强弱随地质条件劣化而变化显著,一级(强)和二级(弱)影响分区界限最小和最大理论净距分别为0.3705D和1.5911D,而二级(弱)和三级(无)影响分区界限最小和最大理论净距分别为1.871 7D和3.608 8D;现场监测数据显示该工程施工设计合理可靠,且建议重点考虑地层地质条件、施工工法、现场动态化监控量测、附加荷载分布及加固处理方式等影响因素,以防控工程结构变形过大而引发工程事故。  相似文献   

7.
结合成昆线读书铺车站框架桥工程,对某工程下穿既有道路现浇框架桥工程的线路加固处理、线路架空处理、框架桥现浇及线路恢复施工的施工方案及工艺进行了阐述,可为后续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南宁地铁4号线那历村站~那洪立交站区间盾构近距离下穿铁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总结盾构下穿铁路隧道的关键施工技术,成功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重难点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道路建设工程事业发展迅速。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速公路下穿既有运营铁路的情况,对此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施工技术,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本课题在分析高速公路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高速公路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关键技术及安全控制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希望以此为高速公路整体施工质量及安全性的提升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新建道路下穿既有公路技术评价报告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及达到的评价深度,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进行涉路工程技术评价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从而为涉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宝汉高速公路某隧道出口下穿316国道,保证新建隧道和既有道路的安全非常重要。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CR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进行下穿段施工模拟,结果表明采用CRD工法路面沉降最大值为4.40mm,能有效控制路面的沉降和变形,具有施工工序少,工期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殷国权 《上海建材》2023,(6):70-72+76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盾构隧道掘进对周边地层的影响,保证既有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地层加固措施。本文总结了成都地铁19号线双流机场站—龙桥路站区间下穿既有运营地铁3号线的施工加固技术,其中主要包括超前管棚加固和洞内深孔注浆加固,进一步通过实测数据验证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受双线隧道开挖扰动,3号线管片衬砌竖向变形最大值为10.7 mm且保持平稳,左右拱腰虽然在穿越段发生较大横向变形,但在穿越后基本恢复;现场实测数据表面联合加固方案的控制效果良好,确保了盾构施工及运营线路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依托于既有高架桥结构交叉的道路工程实例,在介绍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进度目标和安全目标,分析了既有高架桥结构墩柱的保护措施,道路施工工艺,总结了临近既有高架桥墩施工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临近既有高架桥墩柱进行路基工程施工时,对桥梁墩柱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既有墩柱进行保护,并在施工中加强管理后,可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15.
下穿既有铁路线立交桥雨水泵站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道路拓展过程中常遇有下穿既有铁路线立交桥工程,雨水泵站的合理设计是下穿工程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结合河北省磁县磁州路下穿既有铁路线立交桥雨水泵站的设计,在探讨泵站选址、规模确定、工艺设计等问题过程中,概述泵站自动控制、分区排水等技术应用的重要性,阐述排水接纳水体水环境、河势稳定、通航条件等对排水设计的约束。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北京某项目大直径泥水盾构近距离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站的施工进行介绍、分析和研究,总结得出了大直径盾构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的施工关键技术,希望对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陈诗 《江西建材》2014,(6):175-176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的地下交通也在繁荣的经济环境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正是因此,明挖下穿隧道和既有道路之间的立体横穿交叉情况也越来越多。有关施工部门不仅在施工时要求保证路面正常通行,还要考虑到如何安全进行明挖下穿隧道工程以及保护沿路管线等一些列问题。本文就针对这些施工技术做简要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肖红 《四川建材》2020,(2):161-16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公路施工方面,城市道路下穿既有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案成为重点研究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几种下穿方案的技术性能、经济性能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介绍,从而确定最佳的施工方案,可为后续相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隧道下穿回填土上方的既有市政道路,类似工程目前国内尚不多见。以重庆市区内的曾家岩大桥北线隧道下穿回填区上方的主干道路为依托,设计采取双层初支、超前支护、仰拱桩基和CD法开挖等技术措施。通过现场监测地层变形结果与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采用CD法开挖回填土隧道有利于减小开挖跨度,降低施工风险,并采用超前支护等辅助措施改善了先行洞与后行洞的相互影响,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航新路位于东丽区中河村东侧,同时下穿既有津山铁路、在建津秦客运专线及京津城际延伸线。航新路下穿铁路北段U型槽及框构工程,包含12节U型(U17~U28)和一座联展东路框构20 m+14 m+20 m+19.97 m+32.06 m+16.42 m+7×20 m,基坑最大挖深7 m。文中详细介绍了施工监测技术在津山铁路、在建津秦客运专线及京津城际延伸线中的应用及监测效果,为同类型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监测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