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考古遗址公园是集保护、科研、科普、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资源利用方式,是目前我国大遗址保护的一种创新形式。近几年考古遗址公园的研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文章对考古遗址公园2009年至2017年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围绕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研究、展示与诠释研究、大遗址保护作用这三方面进行评述,并对后期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0)
2006年《"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颁布后,遗址保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遗址公园应时而生。遗址公园作为遗址保护的一种新形式,能够引导更多人认识遗址,但其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休闲旅游和生态保护,是遗址公园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该文以扬州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景观设计为例,探讨在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如何充分体现其在文物、生态、游憩、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安阳殷墟考古大遗址保护区内经济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大遗址保护与当地城区经济建设之间存在着制约和矛盾.分析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中遗址保护与城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考古大遗址公园的考古保护工作应与当地城区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实施相应的产业发展战略,从与大遗址相关的文化产业中寻求发展,为殷墟大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保护遗产与发展保护区城区经济的协调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4.
吕正平 《园林》2012,(4):28-33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近些年我国解决与落实大遗址保护诸多矛盾与问题的新兴办法,如何将遗址保护的原真性、有效性与公园所具备的公共性、生态性和景观性相融合,是考古遗址公园最终实现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对西安市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景观格局与体验的分析与介绍,为寻找遗址风景的道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钟晨  薛玉峰 《中国园林》2022,38(3):129-133
2019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提出了对部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利情况的批评,重点强调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的“真实性”要求。以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公园规划设计为例,探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中大遗址“真实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途径。提出大遗址保护应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及可逆性”的保护展示原则,以遗址片区“最小干预”为规划理念,充分考虑遗址公园保护与开发的平衡关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从考古资料中分析挖掘史料信息,对遗址价值进行研究判定,从而构建遗址价值载体的展示阐释体系,最后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角度,提升遗址公园社会效益的大遗址“真实性”保护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6.
《园林》2018,(10)
正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增强文化自信与推动社会文化繁荣兴盛上具有重要意义。大遗址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工作为国家所高度重视,"大遗址保护"持续列入国家"十一五(2006~2010年)""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专项规划,截至目前为止,已启动全国范围内150处重要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新建成10~20个专门的考古工作基地(站)、20~30个遗址博物馆、10~15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相似文献   

7.
对遗址文化的凝、炼、升、识,是考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通过对遗址本体的保护、遗址文化的提炼和剖析,从文化展示、延续、拓展等方面对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将遗址文化要素附于公园的实体景观空间,展示薛家岗文化、皖国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传统魅力,对承传与发扬遗址文化、保护与利用考古遗址,做出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梳理考古遗址公园中遗址展示已有经验,针对遗址展示的现状,揭示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中遗址展示的问题和难点,并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及《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宪章》指导下,结合中国大遗址类型特点,总结和建立适宜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中遗址展示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唐大明宫国家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暨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21世纪中国文物保护领域的一次综合性、大规模探索。本文总结了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并以全球化的视野、开放的姿态、科学的方法,为使唐大明宫遗址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及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性工程。  相似文献   

10.
杜骞  曹永康 《建筑师》2019,(3):83-87
我国采用考古遗址公园的方式保护并活化考古遗址已有20余年的实践,但在基础理论研究、展示手段及运营管理上仍有待研究。意大利在2012年由国家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发布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活化利用指南》,是迄今为止意大利对考古遗址公园最系统性的阐述。本文从建筑与规划视角,重点解读《指南》对考古遗址公园的定义、对公园类型的区分,以及对考古遗址与景观的阐释与规划设计方法,并提出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1980年以来有关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梳理,从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展示研究、规划建设研究、国外经验借鉴研究、作为大遗址保护模式研究、旅游发展问题研究、利益相关者研究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简要剖析了保护利用研究中出现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需要重视的研究方向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浅析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宇  姚军  成斌 《安徽建筑》2012,19(1):55-56,61
目前,我国正积极开展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然而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是实践操作先于理论研究的新生事物。文章尝试对考古遗址公园概念中的"考古遗址"与"公园"的定位进行了辨析和界定,突出了考古遗址的重要性。进而对我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且分析总结各阶段的特征,同时对近年来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政策和纲领性文件进行整理,使读者在实践和理论层面对我国考古遗址公园发展历程有清晰的认识,为考古遗址公园保护模式的探索和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3.
自考古遗址公园新概念提出以来,如何平衡考古遗址的科学保护与利用,使其良性循环,是学术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阐释文化空间与遗址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遗产保护领域中文化空间的3个属性:场所物质属性、精神文化属性、社会生活属性,并进一步从文化空间生产的核心理论体系、属性与理论实践3个维度将考古遗址公园文化空间保护利用的内容分为3个层面:遗址本体场所、空间表征形态和文化旅游体验。以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为例,划分核心区、展示区、辐射区分析其目前的保护利用措施,并提出其文化空间生产的优化策略:虚拟文旅开发完善遗产活态展示、数字技术支撑公众参与保护营建、高校产学研助力广富林文化传播、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集群构建,以期为遗址公园保护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统筹遗址保护与城市民生发展的有效途径,遗址公园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实践。然而,绝大部分遗址公园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重建设、轻运营、有空间、无内容"的尴尬局面。本文对以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代表的遗址公园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不能继续停留在文保工程集合体的阶段,而必须立足遗产活化、融合新兴业态、向带动区域与民生发展的综合文化空间转型。相应的,下一阶段的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也必须突破传统的空间规划层面,充分发掘遗址的文化内涵,从顶层设计层面统筹指导遗址公园建设和运营。同时,文章结合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等项目实践,从遗产活化、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几大方面,对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的理念、策略与方法进行全新的解读,并就文化资产模型、文化业态策划等不同于传统遗址公园规划的成果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5.
重见大明宫     
《城市环境设计》2022,(5):114-123
<正>唐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是全国建设的第一个大遗址保护展示示范园区。当时的大明宫遗址方圆3.84km2,全部为棚户区、村落、市场及垃圾占据,我们确立的目标是建设国际东方古迹遗址保护的典范、中国大遗址保护展示的示范园以及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模式。规划全面统筹了土地置换、居民安置、资金统筹、考古发掘和遗址保护、展示及利用等多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6.
对考古遗址公园施工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从遗迹试挖掘考古沟保护技术、混凝土结构与木构件装饰结合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在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应用研究的论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并对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新技术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研究,达到了提高考古遗址公园新技术利用的目的,对文旅融合建设工程行业可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于如何统筹协调城市中的大遗址保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城市的发展需求,路县故城遗址进行了一次规划探索。以保护优先为基本前提,对考古遗址公园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创新设计手法攻破技术难题,动态推动遗址公园实施,使其成为既能很好地阐释与展示遗址内涵,又能寓教于乐、被广大群众喜爱的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18.
古城遗址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建筑遗产,世界各国对古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均有所不同。遗址公园模式是目前国内外都比较认同的方式,对古城遗址进行良好保护的同时可以合理利用其资源,为人们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共空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阅读的方法,研究公园模式下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再利用,分析泰国的古城遗址保护方式;其次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国素可泰国家遗址公园进行考察,思考其保护的方法及优缺点,并与国内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模式进行对比,探讨遗址公园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古城遗址保护经验。  相似文献   

19.
金兰兰 《中国园林》2022,(S2):53-57
考古遗址公园的场地设计更加考验设计者揭露过去和重构未来的能力。以复写作为分析和设计手法,基于对遗址的时空认知探究遗址价值,通过将场地的历史层与当代层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剖析环壕单元与环壕聚落的特点,进而提炼遗址场地与遗址背景环境特征,从空间要素、文化场景、场所体验3个层面重塑遗址景观物质空间。基于复写理论的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法的提出为大遗址保护背景下遗产保护与考古遗址活化利用的实践与探索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良渚遗址的简单保护面临很大的挑战,规划力求做到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鱼和熊掌兼得。规划的目标是把遗址公园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集遗产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将历史遗址与生态环境、公园建设与考古勘探紧密结合,确保良渚遗址申遗的成功,并将旅游开发利用控制在生态环境容量之内,避免遗址公园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和过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