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研究矿物掺合料与增效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了C30和C40两种强度等级的20个配合比及基准对照组配合比,每个强度等级又设计了3组单掺CTF混凝土增效剂时水泥用量分别减少7%、10%、15%的配合比,复掺时粉煤灰掺量分别为15%、20%、25%,硅灰掺量为6%和9%,CTF混凝土增效剂掺量为10%,通过测试试块在7d、28d、60d的抗压强度,研究其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TF混凝土增效剂单掺时水泥减少量为10%~15%的情况下,增效剂的增效效果最明显,且此时CTF混凝土增效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也有很大的提高,当粉煤灰、硅灰以及CTF混凝土增效剂复掺时,试块抗压强度值高于基准组试块,此时粉煤灰最佳掺量为20%左右,硅灰掺量为6%左右,且复掺时由于增效剂的作用以及粉煤灰和硅灰的替代,节约了大量的水泥。  相似文献   

2.
掺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设计及二元线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王德民  潘东 《混凝土》2002,(10):43-45
1 前言目前 ,在做掺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 ,一般是选择几种粉煤灰掺量 ,先固定为某一掺量 ,然后变动胶水比 ,进行配比计算、试拌、成型试块和测试试件抗压强度 ,最后 ,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建立在某一粉煤灰掺量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胶水比之间的线性关系式。这种方法 ,对粉煤灰掺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关系无法作出定量的分析 ,对任意粉煤灰掺量下的强度 ,无法准确地做出预测。在河南省昭平台水库非常溢洪道泄洪闸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及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2 试验选用的原材料(1)水泥 :采…  相似文献   

3.
宗兰  余倩  张士萍 《混凝土》2013,(6):52-54
在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192块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碎砖骨料掺量、粉煤灰掺量有很大关系。并利用回归分析得出,混凝土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采用高掺量粉煤灰的前提下,重点研究了再生租骨料取代率对高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抗压性能的影响,提出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抗压强度Rk和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R1的比值Rk/R1与再生粗骨料的取代率X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Rk/R1=0496-0.122X,为高掺量粉煤灰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室内加速腐蚀的试验方法研究20%掺量的粉煤灰混凝土在不同浓度硫酸盐(Mg SO4)侵蚀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应用强度损失率η值来评价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污染液浓度及龄期的变化,并分析了相应的荷载位移曲线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以20%掺量粉煤灰代替相应水泥,掺和20%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硫酸侵蚀能力增强,强度损失率η值也小于普通混凝土的η值(最大为40.6%),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结合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与电阻率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得出两种配合比的混凝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试块电阻率存在正相关关系(R20%=0.812 7,R220%=0.958 8)。  相似文献   

6.
魏晓斌  富立志  杨忠伟 《山西建筑》2009,35(20):161-163
根据不同掺量的硅灰、粉煤灰配制高强混凝土,结合28d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分析了活性矿物掺料品种以及掺量对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对高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进行了一般阐述,以进一步推广高强混凝土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6,(3)
海洋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仍可按JGJ 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计算程序进行,但要注意粉煤灰、矿渣等掺合料的量值,并确保减水剂的减水率满足要求;通过海洋耐久混凝土试配分析,大掺量矿物掺合料可提高混凝土的抗侵蚀能力,但其28 d时抗压强度偏低,建议海洋混凝土标准龄期强度取56 d。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8,(11)
进行了18组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胶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基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抗压强度预测模型,以水胶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和粉煤灰掺量为输入变量预测再生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与传统神经网络模型相比,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模型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高泛化能力的优点,可以作为再生混凝土强度计算经验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2016,(8)
为了确定多因素综合影响下锂渣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以水胶比、锂渣掺量和细度为影响因素,设计了144个锂渣混凝土试块进行正交试验。利用极差和方差分析,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确定锂渣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通过回归分析推导锂渣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胶比、锂渣掺量和减水剂掺量的关系式,研究锂渣混凝土的配制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抗压强度影响的顺序为水胶比锂渣掺量锂渣细度;锂渣混凝土的最优水胶比为0.342,最优锂渣掺量为20%,最优锂渣细度为7.5%;推导的回归方程相关性较好,能利用方程较好的计算出锂渣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磨细稻壳按5%,10%,15%的掺量等量取代水泥,再生骨料按0%,30%掺量等量取代天然碎石的组合方式,研究了磨细稻壳和再生骨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经测试7组磨细稻壳和再生骨料复掺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对比分析,随着磨细稻壳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初凝时间相应延长,而抗压强度相应降低。在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带修正系数的复掺混凝土配制强度公式,同时,提出了磨细稻壳、再生骨料的最佳取代量。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乌鲁木齐地区覆膜条件下蒸养混凝土构件基本力学性能,设计4组C30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制作试块在覆膜条件下蒸汽养护,以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为参考指标,确定适宜当地骨料的最优配合比;分别掺入不同比例的聚羧酸减水剂与FDN减水剂,制作试块测试各龄期抗压与劈拉强度,确定2种减水剂的的最优掺量。结果表明:选用水灰比0.51时,配制的C30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和试块的强度较好;相对于C30蒸养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0.4%,FDN减水剂的最优掺量为1.1%;当同为最优掺量时,添加FDN减水剂比聚羧酸减水剂对改善蒸养C30混凝土力学性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唐昌辉  黄先太 《混凝土》2021,(12):66-69
基于松散体积法配制同时加入硅灰和粉煤灰两种矿物掺合料的轻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改变净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砂率、硅灰掺量四个影响因素,浇筑不同配合比的轻骨料混凝土试块,测定其干表观密度、28 d抗压强度和比强度,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轻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灰能显著提高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且硅灰掺量在3%~6%之间较为合理.并配制出了结构用强度等级为LC30~LC45的双掺硅灰、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为双掺硅灰、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采用粉煤灰代砂法掺入再生混凝土,并进行配合比设计,研究各材料用量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粉煤灰混凝土28 d 抗压强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水灰比、再生骨料掺量、粉煤灰代砂量、减水剂掺量。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2017,(10)
设置4个粉煤灰掺加水平(0、50%、75%、100%),通过对24个粉煤灰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120 d抗压强度,并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9.0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粉煤灰混凝土的120 d抗压强度与粉煤灰掺加水平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约束混凝土和无约束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差异,以约束混凝土模型为参照,制作相同配合比的素混凝土立方体块并在相同条件下进行0、20、40、60、100、120次的冻融腐蚀试验。主要分析冻融腐蚀下素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质量损失以及吸水率等性能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建立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质量损失冻融损伤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抛物线下降,干燥质量和饱水质量呈线性下降,而吸水率则呈双折线下降。从材料层次方面,粉煤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损失,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影响较大,而水灰比对以上指标影响较小。掺15%粉煤灰的抗压强度损失比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大约20%~30%;质量损失率比不掺粉煤灰的大5%~6%,粉煤灰不利于抗冻性能。相同粉煤灰含量,低水灰比抗压强度损失,质量损失率和吸水率变化比高水灰比小,使用粉煤灰混凝土时易降低水灰比。  相似文献   

16.
使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用于超高层建筑的大体积底板的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极差分析、方差分析,得到了配合比中各主要变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依照显著性排序依次为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单位立方米胶材用量。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的升高而降低,胶凝材料用量在合理范围内变动的影响较小。基于各因素的显著性分析结果,给出了混凝土强度和放热性能满足要求的C40混凝土配合比,实际浇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选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粉煤灰掺量、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和水灰比对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水灰比砂率粉煤灰掺量再生骨料掺量;影响7 d抗压强度的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粉煤厌掺量水灰比砂率再生骨料掺量.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要求,优选出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再生骨料掺量80%,粉煤灰掺量30%、砂率45%、水灰比0.30,通过验证试验表明该配合比配制的自密实再生骨料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满足C40自密实混凝土要求.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6,(1)
为了探究粉煤灰的掺入对轻骨料混凝土的影响,采用外掺0%、15%、20%、30%、50%的粉煤灰代替等量的水泥制作浮石混凝土,研究不同掺量粉煤灰的浮石轻骨料混凝土在28~90d养护龄期间强度变化情况,并对养护28d的试块进行了快速冻融循环试验,通过试块的抗压强度、动弹模量及破坏特征,研究粉煤灰的掺入对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对轻骨料混凝土60d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能大幅度提高轻骨料混凝土强度,20%的粉煤灰掺入为最优粉煤灰掺量;粉煤灰的掺入还能提高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冻性,当掺量不超过30%时,均表现出比基准组好的抗冻性,而过多的掺入则使抗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作为混凝土胶凝材料中最主要的矿物掺合料,对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使用两组水泥进行了粉煤灰掺量为0%、10%、20%、30%、40%及50%胶砂抗压强度、胶砂抗折强度与C30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的试验。得出结论: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商品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发展缓慢;对于商品混凝土而言,当粉煤灰掺量为30%时,其各项性能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满足建筑结构对轻质构件的需求,进行正交配合比试验设计,研制LC35结构用陶粒轻骨料混凝土(LACC)。依据标准进行配合比计算,通过试制试验、多变量数据分析,得出影响LACC强度的影响因子水平,包括净水胶比、粉煤灰掺量、陶粒掺量和砂率。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确定影响LACC 28d抗压强度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陶粒掺量>净水胶比>砂率>粉煤灰掺量,陶粒掺量480kg、净水胶比0.36、粉煤灰掺量20%、砂率42%为最优方案,且各因素不对28d抗压强度产生差异关系。最佳配合比净水胶比0.36、水泥360kg、粉煤灰90kg、陶粒480kg、砂775kg、减水剂4.5kg,LACC 28d抗压强度达到45MPa以上,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结构用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