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针对目前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模拟控制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用ARM LPC2103微控制器来实现复合PID控制策略的数字化感应加热系统.在对数字化感应加热系统的主回路和数字控制电路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基础上,本对其控制算法就行了设计.通过在MA下LA日/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进行感应加热电源的仿真和频率跟踪分析,本文验证了这种基于ARM的数字化感应加热电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有感应加热电源温度控制方法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于非线性系统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温度控制方法。与传统的控制策略相比,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具有不依赖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较强的鲁棒性,控制方式简便等优点。实验证明:该加热方法优于常规PID和模糊PID,可获得良好的动态特性,具有稳态精度高,功率调节范围宽,工作稳定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加热以其绿色、高效、热逸散小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对其加热过程的控制发展缓慢。PID控制与智能控制对非定常系统有较好的适应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在小样本数据下设计出适应性更强的控制器,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对当前感应加热的温度控制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分析,将其划分为PID控制,PID优化控制和智能控制,并总结了其优势和缺点,最后对感应加热温度控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模糊控制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PIC16F877单片机为核心,以IGBT为逆变控制器,设计出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及控制系统,利用单片机移相控制功能,采用模糊PID控制技术,实现了高频电源系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移相角大小,控制输出功率,本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并且实现从启动时的固有频率向谐振频率过度转换。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于PWM移相控制原理,对20 kW/100 kHz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了整体设计。电源主电路采用全桥串联谐振逆变器,以MOSFET为逆变器的功率器件。同时给出了移相功率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频率跟踪电路等的实现方法,并且用PSpice进行了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模拟控制的不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DSP TMS320LF2407A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感应加热系统。整流电路采用整流软启动来减少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在逆变系统的频率跟踪方面,采用将数字锁相和PI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以提高系统频率跟踪的稳定性。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来完成建立感应加热电源的仿真模型,来验证基于DSP的数字化感应加热电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智能PID控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传统的PID控制应用于复杂的实际系统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融合了先进智能控制思想和传统PID构成的智能PID控制器则具有良好的特性。文中介绍几种常见的智能PID控制器的构成方式,包括模糊PID,神经网络PID,专家PID控制及基于遗传算法的PID控制等,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对铝包钢丝温度的在线控制,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利用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在线调整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实现了模糊智能控制技术与PID常规控制的结合,控制器根据当前温度与设定温度值的差值和差值变化率来实时调整PID参数的变化量。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既具有模糊控制灵活、响应快、适应性强等优点,又具有PID控制精度高的特点,改善了铝包钢感应加热系统温度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频感应加热管坯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为了实现对管坯温度的精准控制,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方法研究中频感应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问题。在MATLAB环境下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的温度控制效果远优于常规PID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强、超调小和鲁棒性强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485总线的感应加热电源并列运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避免大量感应加热电源短时间内同时启动导致的大电流对供电系统和用电设备带来的不良影响,研制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感应加热电源并列运行系统,在主机的控制调度下多个感应加热电源有序启动并短时运行,避免了感应加热电源出现瞬时大量并列运行的拥堵现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抑制多台感应加热电源同时工作对配电网带来的冲击电流。  相似文献   

11.
高频感应钎焊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高频感应加热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高频感应钎焊设备中的主要结构参数,应用感应加热的基础理论提出了根据零件加热要求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高频电源和设计优良的感应器的技术措施,最后介绍了几种特殊感应器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感应加热技术由于其在效率、可控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在当今很多应用领域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也吸引很多了学者对其进行研究.综述了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发展历程,简要概括了目前感应加热电源应用中的新技术,对感应加热电源中的各主电路拓扑、调功方式及控制保护电路等主要结构的设计方案一一做了介绍.最后展望了其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感应加热处理在100多年前开始为人所知,它的工业应用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仅用高频电子管振荡器和中频电动发电机就可以完成许多任务的快速加热方式已存在了很多年。现在,生产方案不仅更加灵活、多变,而且也更复杂。对用户而言,具备更高可靠性的设备和更简化的人机界面(HMI)已经成为一种潜在的需要,因为这能够简化机器的操作以及工艺的控制。在这篇文章中,本人首先提出一个在感应加热中应用的最新的技术,然后阐述一些感应加热方面的特别应用的示例。一、现代技术1.电源与20世纪60年代应用的电源大不相同,现在的电源是非常完善的,以晶体…  相似文献   

14.
在感应加热管道的控制系统,采用GM(1,1,τ)模型、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3种控制理论的结合,即含时滞参数的灰色模糊PID控制,以解决该控制系统为时滞系统而造成的控制滞后。该算法是先建立模糊控制规则,通过模糊推理来调节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然后通过PID控制器来控制输出量,在反馈环节利用GM(1,1,τ)模型预测控制对象在一段时间后的反馈量,将预测值代替原反馈值,进行"超前"控制运算。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设计的感应加热管道控制系统比模糊PID控制的控制系统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高频或超音频感应加热设备属于关键性的大功率加热设备。这种设备在生产运行中,耗电量大,故障率高,谐波对电源干扰严重。为了节约能源,除加强管理外,更重要的是采用先进技术来改造老设备。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把“电子节能技术”列入见效快而成熟的新技术推广项目,而保定红星高频设备厂生产的GP-TY可控硅三相调压电源就是“电子节能技术”产品之一,用于改造高频感应设备取代闸流管整流,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GP-TY可控硅三相调压电源工作原理在高频设备的阳极变压器上,采用主回路串接反并联的可控硅组件,不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热处理加热炉具有大惯性、纯滞后等非线性时变的特点,基于精确数学模型的常规PID控制难以保证加热工艺要求。设计一种基于PIC16F877单片机的加热炉模糊控制系统,具有数据采集、炉温控制以及故障监测等功能,采用规则自寻优的控制算法进行过程控制,对该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加热过程的全自动智能控制。以某加热炉为对象用MATLAB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鲁棒性强,对工业加热炉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高频E类逆变电源的新型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朴贞爱  陈辉明 《机电工程》2004,21(10):35-38
以传统的E类高频功率放大电路为基础,提出了应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有源箝位E类逆变电源的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对有源箝位E类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控制电路、驱动电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与结论。  相似文献   

18.
PCD高频感应钎焊模糊控制及同步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高频感应加热设备使用可控硅控制的原理和特点,采用单片机技术和模糊控制的方法,开发出聚晶金刚石(PCD)复合片高频感应钎焊模糊控制系统。它可以代替加热设备的可控硅脉冲触发电路产生触发脉冲信号来控制感应加热,从而实现PCD复合片高频感应加热钎焊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参数化控制。并用同步数据采集系统对模糊控制过程进行了直观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感应加热电源广泛用于金属热处理、淬火、熔炼、半导体材料炼制、塑料热合等场合.它是利用在高频磁场作用下产生的感应电流引起导体自身发热而进行加热的。感应加热与气体燃烧加热或者通电加热相比.具有显著节能、非接触、速度快、效率高、工序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等显著优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依据无限大平板导热理论的傅立叶导热定律设计了平板式导热系数测试仪。为提高导热系数的精度及测试效率,加热电炉采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PID控制器。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仿真寻优确定PID的参数Kp、Ki、Kd。由于采用智能控制算法,缩短了测试周期,提高导热仪的测试效率。由于选择虚拟仪器平台,提高了测量处理的智能化程度。经试验证明,应用此测试仪可较大提高导热系数的测试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