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3)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尤为重要。语文阅读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理解阅读、评价阅读和发散阅读,"理解—评价—发散"是其中最基本的三方面能力。教师应当着重指导学生从这三方面训练。本文拟通过学生阅读过程来探讨提高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从而构建优质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8)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要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得提高学生的词汇、话语、朗读、概括、想象力和对文本的感悟能力让学生用愉悦接纳文本,追求阅读的"语文"性;用感悟解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独特性;用情感诵读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语言味;用情韵升化文本,追求语文阅读的延伸。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感受能力等,它们是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关系,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系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阅读学习设计好"台阶",让学生在这"学习进阶"中习得方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培养和提升。文章通过打牢进阶基础,培养认读能力;突破核心问题,发展阅读理解能力;实施群文阅读,提升综合感受能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6)
<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开阔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乃至于对整个学科学习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强化课外阅读意识。一、激发兴趣,使之"乐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
阅读分析题的解题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针对学生在阅读分析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运用"文题结合法"、"要素归纳法"和"赏析领悟法",指导高年级学生阅读解题,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4)
<正>"精准阅读"是指阅读中的精准理解、精准表达、精准设题和答题。"精准阅读"建立在英语核心素养基础上,尤其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1.精准概括在所有阅读能力中,概括能力是根本,是其它能力的前提。"概括"是"精准"的最佳体现。学生最容易在这方面出错,犯"主次不分"的错误。要求:逢文必概;逢不精准确题目,必改换;逢无题目,必加题目。(1)精准单词短语或短句概括话题话题阅读是阅读第一步。把握了文章话题,有利于把握文章中心和段落大意,弄清作者观点、态度和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6)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语文园地里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9)
阅读能力是一项独立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形成应该从小培养。运用多元化的早期阅读活动形式,总结出"环境熏陶—材料吸引—教学渗透—活动促进"四步发展策略,指导幼儿阅读,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中成长自我,完善个性,促使幼儿主动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最终成为喜爱阅读,会阅读的幼儿。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
由于小学生对文字的认识浅显和阅读能力的有限,使其在书的海洋里迷失了方向。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思想,"互联网+"助力课堂,引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助力课外,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的阅读之旅顺风顺水,美景连绵!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1)
<正>阅读是学生成才的基石,是学校优质办学的底色。长期以来,我校重视阅读工作,开展了"慧悦读"等一系列读书工程,对推进学生阅读、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产生了显著效果。我校的阅读课程构建经历了从微观设计—学科群构建—顶层设计螺旋上升的过程。从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全科阅读层面步步推进,拔节破土,在阅读的阡陌中耕耘,引导师生在阅读中体验"读书滋味长"。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1)
阅读课教学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着重培养学生阅读技巧及学生对文章主题思想等深层次阅读能力。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只是把文章作为载体而单纯地向学生传授语法和语言知识从而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PCEC"阅读课"四步"教学模式即"感知体验(Perception)-综合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提炼(Extraction)-情景交际(Communication)"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课堂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
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为学生选好书目,借助网络化的阅读、多元互动阅读,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借助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读后感、读书笔记、书签等,检阅学生的读书效果;提倡亲子阅读,让阅读的经历成为亲子沟通的桥梁,用技术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开启一个全民"大阅读时代"。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0,(38)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很强的工具性,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和文字,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思想,积累文学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这一时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和成就感,那么他们今后将会终身受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由"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30)
<正>真正的语文阅读和欣赏是极富个性的心理过程,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获得良好的情感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说《项链》的教学中,我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外国语学校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一对一数字化语文教学优势来进行教与学的课堂实践活动,深化"体验—探究"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和方法,尝试将平板电脑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7)
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可塑性较强,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要注重阅读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技巧。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题式"阅读教学展开研究,立足于思维的锻炼,对其具体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31)
阅读素养是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应该掌握的重要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培养学生阅读素养搭建了有效的教育平台,促使阅读教育网络化,阅读形式和手段信息化、开放化。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寻找信息技术与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打造一个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体验性、开放性阅读课堂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阅读吧"、真人网络图书馆等平台,实现学生课外自主、自助阅读。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9):53-54
小学"数困生"相当大一部分是由数学阅读能力缺乏而造成的,故此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提升成绩至关重要。数学阅读能力包括数学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知识点联想能力、逆向推理能力、整体把握能力。小学"数困生"要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必须增强对数学语言的记忆和熟悉程度,重视整体把握能力,并进行数学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9)
初中学生在解答阅读"五选四"题型过程中反映难度较大,无不与阅读思辨能力不足有关。因此,文章就如何利用课堂高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思辨能力,发展学生阅读思维品质,提高该题型的解答能力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3)
古诗文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现代文阅读不同,为了提升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能力,教师不仅要开阔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视野,还要丰富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经验。群文阅读,有助于开阔学生的古诗文阅读视野以及丰富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经验等。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立足教材,确定主题;围绕主题,精心选文;关联选文,相得益彰以及共读群文,达成共识"四个方面,深入探究高中语文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一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7)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应有之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拥有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给予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平台,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