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的食品掺假和欺诈事件频发,因而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行业造成了严重危害。美国是最早提出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MA)概念的国家,并针对EMA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本文梳理分析了美国关于EMA和食品欺诈的定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应对食品欺诈的措施,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美国应对食品欺诈的经验,分析总结我国食品欺诈现状,对我国应对经济利益型掺假和食品欺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食品欺诈自古就有,但是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链全球化和复杂化,以及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等原因,受经济利益驱动进行的食品掺假和欺诈活动愈演愈烈。美国是最早提出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概念的国家,并为应对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本文首先将美国关于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和食品欺诈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将这两个概念与其他食品保护概念进行对比;其次,对比美国和中国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和食品欺诈的应对措施;最后,对我国应对经济利益型掺假和食品欺诈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全球范围内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MA)和食品欺诈信息,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EMA数据库提供借鉴。方法 搜集美国药典委(USP)食品欺诈数据库的EMA信息,对1980-2018年在全球范围发生的4102条食品掺假事件作归类和统计分析。结果 掺假分为替代或稀释、人工增强、非法添加物、标签作假和产地作假等6个类型;EMA信息来源主要为学术文献(59.5%)、媒体报道(31.0%)和监管抽查(5.7%);欺诈事件发生率地区排名前三位为印度、中国、美国;按我国食品分类标准28类分析,食用油脂、乳制品、肉制品、酒类、调味品、饮料和蜂产品等7类产品占所有掺假食品类别的90%以上;牛奶、橄榄油和蜂蜜高居掺假食品产品前三,分别占13.1%、7.8%和6.9%;水产品、果品和蔬菜以及制品、饮料作物高居掺假农产品产品前四,分别占54.6%、11.0%、8.0%和7.6%;稀释或替代是最主要的掺假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掺假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结论 EMA是全球性的严重食品安全问题,EMA数据库是预防控制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掺假防控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三聚氰胺”、“马肉事件”等影响广泛的食品领域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事件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贸易造成严重危害。国内外针对EMA问题已经 展开了许多研究,本文从EMA事件基础数据库的构建、事件特征、影响因素和防控技术体系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 EMA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我国也应加强对EMA事件的搜集、分析以及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防 控机制的研究,从而更好地应对EMA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食品供应链全球化和复杂化,食品欺诈现象日益受到关注。以美国和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针对食品欺诈已展开了一系列研究。本文从食品欺诈的定义和分类、食品欺诈基础数据库的建立、食品欺诈缓解和脆弱性评估以及食品欺诈检测技术等方面对当前国内外食品欺诈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为我国解决食品欺诈问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食品掺假和欺诈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针对食品欺诈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研究,该文从食品欺诈基础数据库的构建、食品欺诈预防体系的建立、颁布的法律法规等方面对当前国外食品欺诈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对比欧美和中国食品欺诈的缓解预防措施,以期为我国当下的食品安全欺诈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 果汁市场销售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作为世界各地消费的重要饮料, 果汁已成为最常见的掺假目标之一。掺假果汁不仅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直接的潜在威胁, 增加患病风险, 严重损害其健康权益, 更扰乱了市场秩序, 导致恶性竞争。因此果汁掺假检测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根据对样本影响程度的不同, 将果汁真伪鉴别技术分为有损和无损两大类, 从同位素分析、元素分析、色谱技术、光谱技术、智能感官技术、数字成像技术等多个方面, 汇集了果汁掺假检测技术大量的研究成果, 概述了各种掺假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优势以及局限性。在果汁掺假检测中, 与有损技术相比, 无损技术具有样品制备简便、操作易用、成本较低、便携性强以及无需使用试剂等优点。但要将技术运用于工业实践, 还需要结合生产需要, 以建立适用工业检验鉴定的模型。  相似文献   

8.
食品欺诈是指蓄意对食品进行虚假描述,造成该食品的宣称与其真实属性不符的行为.食品掺假是食品欺诈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在众多食品欺诈事件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冒充、稀释、非法添加和非标注成分这4类掺假行为.随着食品加工方式的多样化、贸易的全球化和供应链的复杂化,食品掺假愈发隐蔽,难以用常规靶向分析手段实现掺假鉴别,因此,非靶...  相似文献   

9.
目的 统计分析明尼苏达大学食品保护与防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Food Protection and Defense, NCFPD)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EMA)数据库数据, 呈现学术地图可视化。 方法 对1980~2018年NCFPD-EMA数据库数据作统计分析, 并运用浙江大学学术地图发布平台 (http: //amap.zju.edu.cn)软件技术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 EMA事件在东南亚、西欧、北美的发生率较高, 掺假主体以农产品(65.7%)为主, 掺假组分依次为饮料(16.0%)、肉制品(14.3%)、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12.3%)、水产制品(10.3%)和乳制品(9.9%); 掺假手段以稀释或替代(44.5%)为主, 且事件多数发生在加工环节(68.7%); 构建了酒及饮料类, 蔬菜及水果类、粮食加工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等6幅学术地图。结论 借鉴NCFPD-EMA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中国EMA数据库”很有必要, 采用学术地图EMA可视化呈现具有直接性、集中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据外媒报道,近日美国FDA发布经济利益驱动食品掺假(EMA)的处理方法,美国药典委员会致函指出,现有的措施不足以解决其风险。美国FDA建议处理EMA的两种方法是: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内针对蓄意掺假的食品防御框架;自愿性预防控制框架。美国药典委员会认为这两种方法都不能降低EMA的风险,建议FDA按照EMA的本质制定专门框  相似文献   

11.
The history of food adulteration and fraud and attempts at their control from the Middle Ages to date is traced for Belgium and for the UK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utter and margarine.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tical procedures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milk fat is outlined, from thos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ation of fatty acids derived from milk fa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in the next century and the recent rapid spectroscopic approaches. The importance of adequate surveillance programm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food fraud is stressed.  相似文献   

12.
中红外光谱 (MIR)以其在 40 0 0 - 40 0cm-1处的指纹吸收特性广泛应用于机电、医药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发展 ,MIR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已展开。本文仅就其在食品掺假检测中的应用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与系统食品安全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食品安全观是包括食品生产安全现、食品流通安全观、食品消费安全观在内的一种系统食品安全意识和观念.树立系统的食品安全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是避免或者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Melamine, a nitrogen-rich chemical,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owing to a series of highly publicized food safety incidents. These include pet food recalls in North America in 2007 and the deaths of six infants and the illness of some 300,000 more in China in 2008 owing to the adulteration of milk, infant formula, and other milk-derived products. With contamination of human food and animal feed by melamine becoming a serious public health concern owing to its wide dissemin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understand why this scandal occurred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depth. This review summarizes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uses, occurre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elamine and melamine analogues. Other sections deal with the unfolding of the melamine scandal and its aftermath, the 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 of the compound and its analogues, interim safety measures and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5.
16.
0 前言 小麦粉是粮油食品的主要原料,小麦粉制品正成为人们的主食之一,同时也是酱类、酱菜类调味品的重要生产原辅材料,其质量好坏与人们的身体健康休戚相关。GB 1355-86《小麦粉》据其质量指标分为特一粉、特二粉、标准粉、普通粉4种。在我国,目前对小麦粉的质量卫生评价为:(1)呈白或略微黄色,不可有结块或生虫,气味、口味正常;(2)其酸度、水分、灰分、含砂量、磁性金属物、添加物(增白剂)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3)不可有微生物活动所引起的败坏现象,不能有麦角或莠麦等有害混杂物。近几年来,市场上经常出…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 GLC-aromagram data is used to separate several classes of wine distillates, namely cognac, armagnac and brandy. In this paper we demonstrate how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adulteration. The adulteration was confirmed by the presence of ethyl heptanoate and limonene, which are well-known flavour compounds. They were analysed by means of a Purge and Trap headspace technique.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se flavours.
Ein Beispiel für die Verfälschung von Cognac
Zusammenfassung Die Linear-Discriminanz-Analyse von GLC-Aromagramm-Daten wird zur Klassifizierung von Weindestillaten wie Cognac, Armagnac und Brandy verwendet. In dieser Arbeit werden mit dieser Methode Verfälschungen nachgewiesen, die durch die Gegenwart der Ethylester der Heptansäure und des Limonen belegt werden konnten. Diese Substanzen wurden mit der Purge- und Trap-Methode erfaßt und massenspektrometrisch identifiziert.
  相似文献   

18.
酪蛋白质量分数作为乳品掺假检验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我国乳品掺假的原因、方式和危害,以及掺假鉴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酪蛋白是牛乳中的特征性成分,根据乳品中酪蛋白占乳蛋白的质量比例(即酪蛋白质量分数)一般会稳定在77%~78%左右,提出了酪蛋白质量分数≥73%,可以作为乳品掺假检验的定量指标,探讨了国内外酪蛋白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等电点沉淀法无疑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操作简单的酪蛋白检验方法,对防治乳品掺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提出了该检验方法所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食用香精香料作为食品工业一种重要原料,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该文论述食用香精香料功能、香精香料安全性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展望如何严控食用香精香料安全性及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