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木聚糖酶来源广泛,目前发现的产酶菌株大部分来源于陆地,而对海洋微生物的研究较少。从福建平潭海域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B659菌株,经16Sr DNA鉴定为同温层芽胞杆菌。对B659菌株进行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优化的产酶液体培养基是:麸皮6%,豆饼粉1%,K2HPO410 mmol/L,初始p H 6.0。经培养基优化的木聚糖酶活力提高了1.6倍。优化的发酵条件是:温度30℃,摇床转速230 r/min,装液量25 m L/250 m L,接种量8%(体积分数)。酶活力较优化前提高了0.7倍。经产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木聚糖酶活力达到2 838 U/m L,提高了3.4倍,发酵周期由72 h缩短至30 h。  相似文献   

2.
黑曲霉产木聚糖酶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iger)238的产酶特性和麸曲的浸提条件,并对其浸提酶液进行浓缩.结果表明,菌株黑曲霉(A.niger)238产木聚糖酶受诱导物的影响,发酵时间在68~72h期间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为286U/mL.最佳氮源为(NH4)2SO4,装料量为每瓶10g,接种量为每瓶0.3mL.其发酵麸曲用固液比为1∶5的2g/dLCaCl2溶液,30℃浸提1.5h;浸提液采用25℃,40kPa,冷却水温度18℃条件超滤浓缩可获得90%以上回收率.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木聚糖酶产量高的菌株,并研究其产酶的初步条件。方法根据培养基上水解圈的大小和摇瓶培养后木聚糖酶的酶活性,筛选产酶量高的菌株。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产酶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结果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其产酶的较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麸皮(30 g/L)、牛肉膏(10 g/L)和磷酸氢二钾(1.0 g/L)。结论筛选到的菌株具有生产木聚糖酶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土壤中筛选木聚糖酶产量高的菌株,并研究其产酶的初步条件.方法 根据培养基上水解圈的大小和摇瓶培养后木聚糖酶的酶活性,筛选产酶量高的菌株.通过一系列单因素试验,研究影响产酶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结果 筛选到1株产木聚糖酶的菌株,其产酶的较优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麸皮(30 g/L)、牛肉膏(10g/L)和磷酸氢二钾(1.0 g/L).结论 筛选到的菌株具有生产木聚糖酶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木论自然保护区土壤中高产木聚糖酶的菌株进行了分离,经菌落形态观察、ITS基因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通过单因素固态发酵实验确定最佳产酶条件。结果表明,筛选到1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并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其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方:玉米芯与麸皮质量比为1∶7、氮源为硫酸铵(添加量1.4 g/L)、初始pH值为5.0、料水比为1∶3.5(g∶mL),接种量为7.5%。在此优化条件下,木聚糖酶酶活最高可达10 801.3 IU/g。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pH值为5.5、最适作用温度为37 ℃。  相似文献   

6.
利用产木聚糖酶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GXH-1菌株对木薯渣和麸皮发酵,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产酶条件。最佳发酵条件为15.99%的木薯渣与84.01%的麸皮组成发酵基料;以1.60%的(NH_4)_2SO_4为氮源;含水量为56.27%,KH_2PO_4和NaOH质量分数分别为0.12%和0.20%,接种量为4.0%;36.23℃发酵68h。在此条件下,木聚糖酶酶活力最高为1 258.74U/g,是优化前的3.26倍,优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产酶营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的平板初筛培养基以及摇瓶复筛液体培养基从保藏的菌株中筛选到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茵丝生长快的粗糙咏孢菌(Neurospora crassa)菌株,采用优化的碳源(30 g/L浓度的麸皮)、氮源(20g/L浓度的硝酸钠),粗糙脉孢茵在摇瓶发酵培养的第6天产酶活力最高,可达136.90u/mL.  相似文献   

8.
朱运平  禇文丹  李秀婷  滕超  李娥  杨然 《食品科学》2012,33(21):177-182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制作选择培养基,利用透明圈法筛选高产木聚糖酶菌株,对其中一株产酶较高的菌株L10608进行液体发酵条件优化并对所产木聚糖酶的水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L10608最佳产酶条件为以质量浓度25g/L、80目的水不溶性玉米芯木聚糖为碳源,10g/L大豆蛋白胨和5g/L酵母浸膏为复合氮源,初始pH6.0、培养温度40℃、转速200r/min、表面活性剂吐温-80质量浓度4g/L,最佳产酶条件下木聚糖酶活力达1074.8U/mL。以桦木木聚糖、榉木木聚糖和燕麦木聚糖为底物研究菌株L10608所产木聚糖酶的水解特性,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为内切型木聚糖酶,水解主要产物为木二糖和木三糖。表明菌株L10608有望作为功能性低聚木糖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9.
研究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条件对试验菌株Gh-5产木聚糖酶的发酵影响,并对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产酶培养基组分为甘露糖15 g/L,氯化铵10 g/L,ZnSO4 0.3 g/L,KH2PO4 0.5 g/L;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7 ℃;pH值为8.0;接种量14 %;发酵培养生长周期36 h。木聚糖酶产生菌株Gh-5发酵优化后的酶活力为114.64 U/mL,较优化前38.02 U/mL提高了201.53%。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木聚糖酶酶活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65 ℃;Zn2+对木聚糖酶酶活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透明圈比较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产木聚糖酶的菌株36株,以玉米芯为唯一碳源进行液体摇瓶发酵,对其中一株产酶水平较高的霉菌FH2213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并对粗酶液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采用Setp-by-step单因素试验法,获得FH2213产木聚糖酶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碳源为玉米芯(15 g/L),氮源为酵母膏(15 g/L),初始pH为3.0,培养温度为3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发酵5 d木聚糖酶活达200 U/mL。FH2213产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最适反应pH为5.4。另外,SDS-PAGE和酶谱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产生3种木聚糖酶,分子量约为20.4,21.7以及34.3 k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