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不饱和聚酯树脂脆性大,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增韧改性。本文合理选用丙烯酸酯对不饱和聚酯树脂进行增韧及其他性能改性,制备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研究表明,随着丙烯酸丁酯(BA)的用量增加,不饱和聚酯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增加;但不饱和树脂的弹性模量减小、拉伸强度急剧降低,当BA的用量为10%时,弹性模量减少至1.0 GPa左右;耐水分析表明树脂的耐水性能优良;DSC差热分析表明,改性树脂的Tg值在61℃左右,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聚硅氧烷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硅氧烷具有优良的耐热、耐低温和耐候性,丙烯酸树脂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耐候性,两者接枝后得到的改性树脂可以兼具二者优点。本实验合成了聚硅氧烷和丙烯酸树脂,实现二者接枝得到改性树脂,并研究了影响聚硅氧烷、丙烯酸树脂和改性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聚硅氧烷接枝改性丙烯酸树脂的较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约80℃,加催化剂,聚硅氧烷用量为丙烯酸树脂质量的20%,并且改性树脂在耐腐蚀性和硬度方面较聚硅氧烷明显改善,在耐热性和硬度方面又较丙烯酸树脂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改性剂改性氢氧化镁,研究了引发体系的选择、复合乳化剂的用量、MMA与Mg(OH)2的用量、反应温度对吸油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复合乳液用量为1.5 g/L、MMA/Mg(OH)2为7/3~6/4、反应时间为3 h、反应温度为70℃时,改性Mg(OH)2吸油值最小,为31%。并对最佳条件下改性样品进行了扫描电镜表征。  相似文献   

4.
《上海化工》2021,46(2)
以硬脂酸为改性剂,在水相体系中对3A型分子筛进行改性,通过静态水吸附、吸油值、黏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粒度、电镜测试及适用期评价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的分子筛进行分析和表征,重点考察了改性温度、硬脂酸用量对分子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硬脂酸对分子筛进行表面改性,可以降低其吸油值,改善分子筛在油相中的分散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聚氨酯体系的适用期;较佳的改性条件为硬脂酸用量为分子筛质量的3.0%,改性温度为100℃。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辛醇对沉淀白炭黑进行改性,通过正交实验讨论温度、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等对沉淀白炭黑活化度、吸油值、沉降体积的影响。通过数据处理,综合分析得出正辛醇改性该沉淀白炭黑的优化工艺条件: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50 min,每10 g SiO2的改性剂正辛醇用量为40 mL、溶剂甲苯为10 mL、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为2.0 g。在该改性条件下,改性后的沉淀白炭黑产品活化度为91.0%、吸油值为2.80 mL/g、沉降体积为4.10 mL/g。改性白炭黑与胶料的相容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硅烷偶联剂KH-580对白炭黑表面进行改性,使用不同用量的偶联剂用量得到了1#、2#和3#样品,分别对这三种白炭黑样品进行改性白炭黑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吸油值和物理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剂的最佳用量为白炭黑干基重的0.5%;添加改性剂后的白炭黑产品较普通白炭黑比表面积和吸油值均略有降低,粒径分布更为集中,红外光谱显示改性后产品的表面羟基减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改性剂聚(丙烯酸丁酯-反丁烯二酸)[P(BA-FA)]对重质碳酸钙(重钙)微粒进行表面改性的工艺条件,重点考察了P(BA-FA)改性剂中偶氮二异丁腈(AIBN)用量和叔十二碳硫醇(TDDM)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测定改性前后重钙微粒的吸油值、黏度、沉降体积。通过SEM电镜观察发现改性剂对重钙的包覆效果明显,改性后的重钙微粒吸油值、黏度和沉降体积均比改性前有明显降低。较佳的改性条件为每5 g重钙微粒AIBN用量为0.047 6 g,TDDM用量为0.01 mL,在此条件下沉降体积为2.921 mL/g,吸油值为0.359 0 mL/g,黏度为33 mPa·s。  相似文献   

8.
曾一文  周国永  元德阐 《应用化工》2012,41(7):1165-1167,1171
用钛酸丁酯对重质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改性,考察了改性剂浓度、温度、时间、搅拌速度对吸油值、粘度、沉降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钛酸丁酯用量为2.0%,改性温度90℃,改性时间为30 min,搅拌速度为500 r/min时,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的碳酸钙粉体吸油值、粘度和沉降体积均比改性前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刘立华 《清洗世界》2011,27(12):9-14
采用硬脂酸镁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考察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对粉体改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改性前后碳酸钙粉体的活化度、吸油值、沉降体积以及黏度等性能的测试,从而确定最佳的改性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为2%,改性温度为70℃,改性时间为30min。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硬脂酸镁与碳酸钙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高分子蜡乳液对白炭黑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改性剂的加入量对吸油值及表观密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SC)对改性前后的白炭黑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表明,随着改性剂用量的增加,白炭黑吸油值明显减小,当添加量达到一定值时吸油值不再减小,表观密度随改性剂用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改性剂加入量为5.0%(质量分数,下同)和7.5%时,改性后的白炭黑颗粒均匀,分散性好.研究结果表明,自制的高分子蜡乳液对白炭黑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硬脂酸对碳酸钙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测定了改性前后碳酸钙沉降体积、吸油值、活化度和黏度,并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硬脂酸可以改性碳酸钙,其改性较佳条件:硬脂酸用量为2.5%,改性温度85℃,改性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12.
刘立华 《清洗世界》2011,27(8):18-21
介绍了阻燃剂的分类及氢氧化铝的阻燃机理,对氢氧化铝进行了表面改性研究。选择不同的表面改性剂和改性剂的不同用量对氢氧化铝进行湿法表面改性研究,通过改性前后的氢氧化铝粉体的吸油值来评价改性效果。改性氢氧化铝粉体的表面性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亲水性显著降低,吸油值降低,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明显提高。通过实验摸索了氢氧化铝表面改性...  相似文献   

13.
以Span60为改性剂,乙醇为分散剂,采用球磨法对重质碳酸钙粉体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球磨转速、球磨时间、球料比、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样品的活化度、沉降体积、吸油值、粒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改性条件为:球磨转速为300 r/min,球磨时间为1.5 h,球料比(球磨珠与碳酸钙的质量比)为8∶1,改性剂用量为2%(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重钙粉体的活化度明显提高,沉降体积、吸油值、粒度均比改性前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甲基乙烯基聚硅氧烷为基料、含氢硅油为交联剂、硅烷偶联剂为填料改性剂、改性硅微粉为导热和补强填料制得加成型有机硅灌封胶。研究了硅烷偶联剂种类、改性硅微粉粒径和用量对有机硅灌封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改性硅微粉平均粒径由1μm增大到20μm,有机硅灌封胶的黏度由7 712 mPa·s降至1 520 mPa·s,热导率由0.64 W/(m·K)升至0.73 W/(m·K),拉伸强度由1.70 MPa降至1.60 MPa,拉断伸长率由100%降至45%,沉降物平均质量由8 g增加到61 g;随着改性硅微粉用量从0增加到300份,有机硅灌封胶的黏度从200 mPa·s升至2 501 mPa·s,热导率从0.20 W/(m·K)升至1.05 W/(m·K),拉伸强度升高并趋于稳定,拉断伸长率先升后降;综合考虑,采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填料改性剂、200份平均粒径10μm的改性硅微粉作导热和补强填料较佳,此时有机硅灌封胶的拉伸强度为1.65 MPa,拉断伸长率为75%,黏度为2 010 mPa·s,热导率为0.65 W/(m·K),沉降物平均质量为35 g。  相似文献   

15.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扩链增韧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保宏 《辽宁化工》2003,32(1):14-16
研究了采用腰果壳油增韧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方法,双马来酰树脂虽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良好的机能及加工性能,但其最大不足是固化物脆性大,因此必须引进长链的柔性分子或分合物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加以改性,增加其韧性,改善其机械性性能,扩大其应用邻域,腰果壳油具有柔性长链分子,而且还有不饱和双键,能与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不饱和双键反应,它是一种良好的改性剂,本篇论文探讨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与腰果壳油长链分子反应机理,考察了改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对其工艺和配方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向不饱和树脂体系中添加不同质量的活性硅微粉,用以改善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活性硅微粉30phr(每百份树脂中的份数),改性聚酯树脂固化物剪切强度最大;添加75phr,改性聚酯树脂固化物弯曲弹性模量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用双酚法合成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进行了研究。对原料克分子比、水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槚如双酚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种类、甲醛用量、pH值、双酚合成转化率对改性酚醛树脂产率、树脂化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槚如双酚的转化率随苯酚、催化剂用量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随水分量的增加而降低,改性树脂的收率随甲醛用量和反应体系pH值的增大、双酚转化率的提高而提高,树脂化时间相应缩短。使用强碱类催化剂能获较高的产率,但树脂化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8.
利用硬脂酸对轻质碳酸镁进行改性,研究了硬脂酸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改性条件。测定了改性轻质碳酸镁的沉降体积、吸油值和活化度并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轻质碳酸镁经改性后,亲水表面变为亲油表面;硬脂酸与轻质碳酸镁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了新的化学键。  相似文献   

19.
结合工厂铝酸钠溶液种分制备超细氢氧化铝粉工艺,研究了表面改性温度、改性方式、表面改性剂的复配等对表面改性产品活化指数、吸油值、电导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小于130℃内提高表面改性温度、强化表面改性搅拌强度和采用表面改性剂的复配,均有利于提高氢氧化铝微粉表面改性效果;而太高温度(130℃)会降低表面改性效果。表面改性效果主要取决于表面改性剂官能团性质。与硬脂酸复配还能降低产品的电导率,减少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氢氧化铝的吸油值和活化指数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对石粉无机废料的改性效果,利用复合改性工艺探索钛酸酯偶联剂用量对石粉无机废料的亲油性、吸油值和活化度的影响,外光谱分析改性效果。得出改性后的石粉废料亲油性较好,吸油值较低,活化度达到91.60%,且废料表面有效键合了其他有机化学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