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绘画艺术特别讲究意境,注重表现人的主体精神,所以中国画有"写意""写心"之说。这种"意"是通过画家对客观物象的描绘,以具体的用墨运笔表达出来的,笔墨线条是塑造形象的手段,又是画家思想情感的流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传统工笔人物画也遵循这种尚意的审美观,借助于线条这一具体的造型手段,以"形"为媒介来表达主观情感。所以,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是写意用线,是反映作者情感、气质的具有一定精神内涵的线条。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线的写意性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的理解,了解什么是装饰色彩,找出写实色彩与装饰色彩的不同。比较传统,在当代工笔人物绘画中要大胆地对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探索与创新,不断丰富其色彩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今天,"笔墨"仍然是作用于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最为宝贵的传统资源。因此,我们说,"笔墨"不仅是一种语言方式,而同时又是一种精神载体,是一种能够敏锐记录创作者情感意绪、准确传达其审美判断的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绘画是以水墨为主的,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色彩观互为因果互为表里。本文试从两方面来讨论色彩观与古典绘画的关系,一是"五色说"的提出对中国古典绘画色彩观的影响;二是形成中国古典绘画中"墨即是色"的主流意识的格局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通过整体造型观、笔墨、构图等方面来描述写意人物画的要素。  相似文献   

6.
清代画家恽寿平不但以"没骨花"和山水画驰誉画坛,其绘画理论也十分深刻,在对待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他提出不但要师法古人,而且要师法造化,并进而以心灵为归宿。恽寿平学习古人,但不被古人所束缚,他提倡一种"非古非今、洗脱畦径"的画风,在绘画创作中也实践了这一主张。针对当时文人画一味追求神似、轻视写实的倾向,恽寿平提出绘画要重视写生,"以极似求不似",在绘画技法上他也强调笔墨的训练,他认为中国画"笔中之笔、墨外之墨"的境界需要有精熟的笔墨技巧才能达到,反对那种忽略艺术技巧而奢谈画外之意的不良画风。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一个有着独立体系的绘画品种,中国画中的"笔墨"至关重要。它所具有的特别意味使"笔墨"所成就的美感不能为别的绘画手法所代替,除此之外,中国文人画论中说的"笔墨",并非单指"笔墨"本身,一般指中国文人画所具有的一整套完整的创作法以及其特有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8.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技巧多年来也是许多绘画工作者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于工笔人物画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阐释,向大家讲解了工笔人物画创作技巧方面的一些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前卫艺术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美术史价值也是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初期,在绘画理念及图式上依然承袭中国传统漆器的装饰理念,过多强调其工艺性,而忽视了作品的艺术性,"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现代漆画创作观念的陈旧,影响其后几十年的发展,绘画理念、创作主题更密切地关注现代社会和现实生活,作品更注重艺术性、精神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传统中西方人物画空间意识的比较,了解到二者虽同属于平面造型艺术,目的同样是为了营造超越画面限制的更大的空间,但是由于各自不同的哲学思想、绘画理论及审美趋向使得营造空间的意识产生差异,一个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相结合的空间;一个则是客观的"象"的再现空间。  相似文献   

11.
就色彩的功能而言,它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而且最具冲击力的要素,但是,中国画自"水墨"样式出现以后,它对色彩的渴求似乎显得不怎么强烈、主动,以致曾以色彩取胜的工笔重彩画屈居从属地位。这种对色彩视觉功能的淡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自然"之格可以说是贯穿了中国绘画精神的始终,成为中国绘画的精神支柱。首先要说明的是,此时所谓的"自然"跟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自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是一种"自然而然、不造作"的真诚的艺术表现形式。"自然"之格在古代绘画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即所谓"逸格""平淡天真"。尽管表达方式不完全相同,却都是使艺术达到"自然"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神奇的大自然中.色彩伴随看人类生命而产生,又永远与人的生命活动同在,对人们的心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尤其在绘画艺术中较为明显,本文将讨论绘画中的色彩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即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心理又反作用于色彩,并在绘画创作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色彩的正确运用不仅会给创作者在创作中带来愉悦,也给观者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并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4.
我们常常说"音乐是具有色彩的"。就好比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中也似乎也隐藏着赤橙黄绿青蓝紫,可以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不同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的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意象油画的发展在当下具有代表性,这种油画可以将西方的"表现"同中国文人画精神中的"再现"很好的结合起来.丈人画精神是我国传统的绘画思想,对于油画家来说在发挥油画原有艺术语言与表现力的同时,融入中因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意趣也是形成自己绘画语言和风格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学习中国工笔花鸟画,要有系统而又完整的训练方法,陈之佛前辈历经长期的实践后总结出"观、写、摹、读"四法。这四法是互补的,观察和写生是师法自然造化,训练基本功,掌握其规律,为创作收集素材;临摹与读画及画论是师法古人师长,研究前人绘画理法,学前人之技法,为自己的创作找可借鉴依据。通过临摹我们可以对前人在立意、选材、造型、笔墨、构图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它是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种方法,去而不是为临而临,一味的去复制别人的画,每个人学习都有不同的心得体会。通过临摹这一学习手段,能够掌握其绘画规律,发现其经典之处,打  相似文献   

17.
古人有云:"有笔有墨谓之画。"也就是说只有有了笔墨,才能称之为中国画。中国画一直讲究笔墨,在绘画中追求神似,主张"形在似与不似之间",而着重于笔墨的"气韵生动",而笔墨的关键是"线"的运用,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以"线"为造型基础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对于中国画来说,"线"可谓是画之骨、画之魂。中国古代的画家和文人墨客经过不懈的追求和探索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作为一名现代习画学子,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对于中国画中的线和笔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色彩归纳"不是一个新词,它是指绘画造型,特别是装饰造型中的一种表现方法。这里所谈的色彩归纳写生的"色彩二字",并非只包容单纯的色彩问题,而是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或含义。色彩是构成视觉美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一种最富表情和情感的元素。  相似文献   

19.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一理论告诉我们绘画是一种心灵的表现,艺术家通过艺术加工赋予了绘画新的生命。本文从西方哲学的角度阐述了绘画和理念的关系,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及作品背后的创作理念等方面论证。  相似文献   

20.
当代仅指时间意义上的,90年代至今的艺术,这里也是借用邹跃进的《通俗文化与当代艺术》中对当代的界定。"绘画"种类繁茂,且绘画的内质是相通的,其他门类同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某种莫名的呼应。"现实"与其"表达"将是此次论及的主要部分,"现实"是怎样的现实,而"表达"是如何表达,"现实"与"表达"又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