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2.
分析了重轨BD1轧辊孔型的使用状况,德国西马克公司对1套重轨BD1轧辊原设计了6种不同孔型,在轧制P50、P60两个重轨品种时,仅用了其中的3种孔型,其他3种孔型不用,轧辊的利用率仅为50%。为了提高轧辊的使用功能,对轧辊孔型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了改进孔型的方案,在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并付诸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型钢轧辊非常规配置和孔型车削模式的方法及使用情况与效果.非常规配置轧辊是指打破常规的轧辊配置方式,改变轧辊孔型配置的加工工艺或将每套轧辊的轧辊支数加以改变,使其发挥轧辊的潜在功能.在非常规配置轧辊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主要介绍我厂开址车间,Φ400mm轧机1-2架轧辊孔型对应布置,使第二架轧辊重复交替使用,提高轧辊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运用工程近似法,建立了在四辊组合孔型轧制圆系统产品时的力能参数的数学模型,同时采用C语言与AUTO CAD软件包,进行了四辊组合孔型轧制圆系统产品的计算机辅助孔型及优化设计,并绘制了孔型图。在此基础上,利用鞍山钢铁学院Φ270四辊组合孔型轧机,采用圆→方轧型系统,试轧了圆铜,试验效果很好,节约能耗大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提高直缝焊管机组轧辊孔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采用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CAD)进行轧辊孔型设计。该方法仅用10min左右就可完成参数计算、变形图和辊型简图的绘制工作。绘制全套轧辊零件图亦可从一个月缩短到数小时。文中概述了直缝焊管机组轧辊孔型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ZHG—CAD)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根据钢管冷斜轧过程的变形特点,建立了辊型设计系统。把辊型设计的结果作为初始参数,由刚塑性有限元分析成型过程,将速度场、应变和应力反馈到辊型设计系统,调整辊型设计的初始参数,绘制出适应钢管冷斜轧工艺要求辊型图。 相似文献
17.
Conny Eriksson 《国际钢铁研究》2005,76(9):635-643
A computer program has been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working range for series of two‐symmetrical grooves including oval, round, false round, square and diamond shapes. Eight different pass designs are compared. The geometry of rolling or entry bar height over roll radius is in the range 0.09‐0.26 for squares, 0.10‐0.23 for false round and 0.06‐0.21 for ovals. Square‐oval and round‐oval have similar flexibility, but in the round‐oval sequence, the flexibility can be extended by opening up the gaps and run the rounds as false rounds. In the square‐oval sequence the flexibility can be improved by making the squares with larger corner radii but the reduction capability will be reduced. The false round‐oval sequence has the best flexibility and the working range can be extended by making “flatter” ovals. Improvement of the roll pass design in Fagersta Stainless AB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roll wire rod with higher flexibility and bet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18.
19.
涟钢1800CSP热轧平整机在生产中存在一些板形缺陷,用户反馈板形质量异议在5%以上。为了提高该机组的板形控制水平,减轻工作辊“W”形不均匀磨损对板形的影响,并提高单辊过钢量,针对热轧平整机工艺特点,本文以工作辊和支持辊间接触压力分布均匀化和前张力分布均匀化为目标,优化设计了新的工作辊及支持辊辊形。理论计算和现场应用表明,优化后新辊形使辊间接触压力分布趋于均匀,平整机工作辊“W”形磨损得到缓解,单辊过钢量与板形质量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