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47-50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学校实现开放办学、提升办学内涵,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架构机制融合、资源融合、育人方式融合、产学研融合、利益融合的"五融合",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发展的五大共同体,校企双元育人特色鲜明,专业建设成果显著,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融共生"。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5)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很多地方职业院校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具有职教本质特色的产教深度融合,是职业院校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3)
产教融合是破解产业和职业教育主要矛盾、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战略抉择。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技能形成理论出发,基于我国产教融合基本制度体系设计,构建组织、制度两个层面相互融通的产教融合载体框架。组织层面的校企合作长期处于表面化、低水平、浅层次合作阶段,制度层面的现代学徒制具有"跨界性""中介性"等特征,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想载体,从不稳定的"校企合作"向制度化的"现代学徒制"转变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载体的发展趋势,而企业是产教融合载体从"校企合作"向"现代学徒制"转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5)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产教党建联盟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种结合方式,契合了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弥补了高职院校产业文化育人的空白。在产教党建联盟的育人模式上坚持协同、协力和协商的工作机制;党建领航,软实力锻造硬功夫;文化融合,共育高素质人才;知识融合,打通"两个课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5):11-15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趋势,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企业参与度不高、产教融合不够深入等问题。通过以潍坊职业学院牵头成立的潍坊市机电设备职业教育集团为例,为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办学的主体作用,从创建"双主体"合作机制、搭建合作育人平台、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等方面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实践与探索,在学校综合实力、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校企协同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企业是深化产教融合的一方主体,其动力不足已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主要阻碍。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存在不同的需求侧重点,面对激励政策缺落实、科研合作不紧密、合作育人低成效等现实困境,应立足于企业个性需求,构建政府系统落实政策、高校分享科研资源、校企探究协同育人、行业搭建信息平台,破解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产教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175-176
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业理论学习与创业实践活动"知行合一"的高职创业教育新体系,在营销专业课程设计中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就业演练引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双创型人才,文章基于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2)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形成长效办学优势的必由之路,实现校企互惠共赢的人才教育成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职业院校不断探索实践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改革模式,以适应企业市场发展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深入研究产教融合问题对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培养更多优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针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对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发展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促进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进行,以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4)
近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深化校企合作育人、强化行业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推进产教融合、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部分职业学校依然在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落后的评价方式。为了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环境,职业学校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发布,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而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更好的土壤。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