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据苏联《在国外》周刊第5期报道,英国汉普郡约克公司在南安普敦大学科学家帮助下以光学玻璃纤维为主要材料研制成一种装置,远种装置能测量几公里长距离以内任意一点的温度。“分布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光线沿纤维传播时具有部分光线反向散射的效应。极小一部分光脉冲返回纤维  相似文献   

2.
建筑光照技术有三个基本任务:天然光能的利用;在室内創造出适合视力的良好光线和色彩环境;确定光的建筑艺术的美学作用。 天然光能的利用 利用天然光能可以降低照明用电量。天然采光的設計,必須掌握光气候的特点和变化規律,才能合理地确定各地区的天然照度系数,提高光照技术的精  相似文献   

3.
光学玻璃纤维即能导光的玻璃纤维。简称光学纤维。由纤维芯和纤维包皮组成。芯折射率高于包皮。一般呈圆柱形。直径从几个微米至几百微米。光被约束在纤维内曲折向前传播。成形方法有棒管法、双坩埚法等。光学纤维的数值孔径决定于纤维芯、皮的折射率,与它的直径无关,因此,纤维可拉得很细以致软柔可弯曲,同时具有很大的数值孔径。可单根使用(用来传输激光),也可用来构成各种光学纤维元件,用于沿复杂通道传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4)
理论推导了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稳定输出条件,比较分析了常规光反馈和滤波光反馈对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基于速率方程的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通信系统模型,研究了滤波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混沌同步特性和通信性能。结果表明:窄带滤波反馈可以保证半导体激光器持续工作在稳态输出状态;适当滤除反馈光的高频成分,可以扩展混沌半导体激光器系统的稳定同步区域,增强混沌同步鲁棒性,提高系统的混沌同步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5.
寨与树     
《Planning》2019,(19):3-18
<正>阳寨梧桐阳寨每天有两个时刻,让很多人激动不已。黎明来临,阳寨寨顶有个豁口,第一缕光线从豁口里流出来,径直穿过阳寨,把光线撒在阳寨下边的老鹳河畔的几百亩土地上。阳寨豁口与土地之间的河流、溪水、房屋、小路、磨坊、脚踏水车、酒坊的幌子以及所有事物,都被光线省略了。然后,光线悄然退场,太阳慢吞吞地从豁  相似文献   

6.
智能调光玻璃,从字面上就可看出,这种玻璃的特性为可以调节光度。那么玻璃调光的原理是什么?所调节的是光照的强弱,还是透明度呢?我们先来看看它的技术定义吧:智能玻璃属建筑装饰特种玻璃之一,又称为电控变色玻璃光阀。由新型液晶材料NPD-LCD附着干玻璃、薄膜等基材基础上,通过电流的大小随光线、温度调节玻使室内光线柔和,舒适怡人,又不失透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热致变色调光玻璃可随温度的不同自动改变光线透射的比例。因温度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很大,目前尚未有完善的试验方法,也缺乏热致调光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等供建筑节能设计选用的光学参数。从工程设计检测的需求出发,得到了热致调光玻璃光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以及热致变色调光玻璃在不同温度下的直射和散射光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热致调光玻璃对不同波长的光是选择性透过的,透射现象主要集中在波长为320~1 420 nm可见光和一部分近红外光波段,其他波段透射比很低。温度越高,热致调光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透射比和紫外线透射比都降低,雾度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正> 3.偏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系光学显微镜之一。用光学放大的方法观察微小试样的光学显微镜,除偏光显微镜外,尚有生物显微镜,以及在下一讲里准备叙述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用途的反光显微镜。偏光显微镜的特征是以偏振光线为光源。将光线透过试样并对透过的偏振光线进行分析来检验结晶的光学性能。因此,要制作直线偏振光线,以及为了分析透过结晶的偏振光线,首先要备有二个偏光装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
结合射线和波数谱积分方法,对空气声入水传播途径进行了分析,利用海上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检验。结果表明,在浅海环境中,对水下声场有主要贡献的空气声入水传播途径,主要是透射穿过海面边界的折射直达声以及后续的海底反射声途径,其中折射直达声途径的贡献主要集中在声源正下方附近区域,当距离较远时,由于声线扩展损失效应以及直达声影区两方面的限制,折射直达声传播损失显著增加,对接收声场起主要贡献的是可以到达更远水平距离上的海底反射声,包括海底海面多次反射声。  相似文献   

10.
一束阳光透过教堂色彩绚丽的花窗投向神像,圣洁而又神秘;没有光,留下的只有阴森和恐怖。一道柔和的人造光穿过精致的展柜玻璃射向青花瓷,高贵而又典雅;没有光,留下的只有平庸和琐碎。这就是光与影的魔幻而实际的效果。 对于光,阿恩海姆曾说过:“光线,几乎是人的感觉所能得到的一种最辉煌和最壮观的经验。” 对于影,阿恩海姆又说:“阴影,有投射阴影,也有附着在物体旁边的阴影。附着阴影可以通过它的形状、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PM2.5概念、组成、来源及危害,从太原市的地形、地貌、气象特征对PM2.5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对钢铁企业排放PM2.5的主要工序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太钢当前PM2.5的防控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与注册师制度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专业评估认证已成为教育界和关心教育人士议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是中国开展得最早的专业评估认证,有近20年的专业评估认证的经验。文章分析了中国土建类专业评估认证的基本情况、中国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情况、对专业评估认证及注册师制度的思考,以及完善建设行业注册师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特雷克斯是一家经营方式独特的跨国公司,1986年创建于美国特拉华州.凭借其独特的收购兼并经营方式,在工程机械领域迅速扩张,不断将世界各地有名的单一工程机械品种生产商整合在自己的品牌下.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立了由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构成的我国法定城乡规划体系,标志着我国城乡规划在法律制度上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城乡规划法,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分治情况,加强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同时它仅仅只是解决了城市和村镇的统一规划问题,对于存在于乡村地区的大量的自然,历史等资源的规划和保护,利用的问题,并没有纳入统一规划和管理,本文通过结合南京浦口的规划实践工作,提出基于城乡一体的规划编制设想,目的旨在探索地方层面的规划编制如何能进一步结合地区管理需要,实现规划与管理的无缝对接,充实和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其目的在于集中人口、控制人口、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实现人口控制、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中国要发展,环境要改善,国民素质要提高,农村人口(特别是山区人口)必须聚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必然趋势,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契机,利用小城镇的建设聚集农村和山区人口,做好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GIS技术、GPRS技术及物联网传感等技术实现对城区"雨情"实时发布、"涝情"及时预警、"排涝"资源科学调度.并结合WebGIS地理技术设计和大型应用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之上,对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和重组.本系统在东营市上线运行以来,对大、暴雨监测,多次利用排水模型进行预警,针对实时降雨强度进行报警,通过短信、LED显示大屏等多种渠道对广大市民进行提醒,对人民大众出行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专业的协同设计,可在机电安装项目中,模拟所有管线的综合排布位置和工序,并进行施工模拟,为工程实际安装阶段的工作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该文从机电安装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在机电综合排布、碰撞检查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验证BIM技术在机电安装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并对BIM技术对安装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郑昕 《城市建筑》2014,(18):186-186
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原因的限制以及约束,导致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存在一些没解决的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市政给排水设计的一些背景,然后阐述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几点问题,希望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古时候,支撑起一栋楼房的是木材,而木材与木材相连接固定的方法,就是榫卯.古时候的木匠,技艺精湛,手艺超群,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可以把楼房建造起来而不倒塌.一根根木材靠着木匠做出的榫卯搭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亭台楼阁.榫卯作为木材和木材之间的连接点、固定点,不仅扮演着结构的角色,也扮演着美观的角色.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优劣,榫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功能不容忽视,它不但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和特色,还能增添建筑的美观.文章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各个地方的榫卯,结合观察法、现场调研法、文献阅读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探讨榫卯的繁简、大小与构件的承重有何种关系,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毕业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