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传统手术需要4~5小时,这对外科医生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如果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能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达芬奇是一款手术机器人设备,用于微创型手术。通过它,人可从遥远的距离对某一产品、物体进行检视、手术。达芬奇手术系统包含摄像头、遥感器等,主治医生坐在控制台上开展相应的手术,依据机器人提供的反馈信息做出手术决策。另外,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还有四个不同的机械手臂、电动的遥控装置等,这使医生能控制整个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病态性肥胖逐年增高。腹腔镜下胃减容手术是肥胖患者继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控制体重无效的一种选择方法。肥胖患者的麻醉极具挑战性,许多住院医师面对肥胖患者麻醉常常手无所措,目前也缺少相关的教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每年实施600余例,作为教学医院,笔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本文从肥胖患者的麻醉前准备,全身麻醉药物代谢,术中麻醉管理,苏醒期管理对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教学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科技进步改变了世界,并将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手术机器人:潜在市场空间Samuel Au(香港中文大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副教授)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通过摄像头实现很清晰的视野,它的末端执行器可广泛使用到开放式外科手术里.解放医生的手和脚,可处理非常复杂的手术,这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目前取得的一些进步,我们尽可能地缩小机器人在手术中的足迹,扩大机器人本身的能力,尽量减小患者身体上的切口。另外,它为我们提供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8)
椎管内麻醉技术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常用的麻醉方法,也是椎管内麻醉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之一。由于椎管内麻醉技术一直在盲视下进行操作,是麻醉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超声成像逐步显示出其具有辅助硬膜外间隙定位的能力。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我们介绍超声定位在椎管内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中的应用。同时,总结了此法在教学中的优势,提高了规培医师椎管内麻醉的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市场容量     
正未来医护人员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同期老龄化的速度,医护人员的数量缺口会不断增大,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对于医疗人员的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促使了医疗机器人行业必须快速发展。医疗机器人是被应用于医疗行业,可以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1985年机器人第一次被用于手术,1987年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康复机器人出现,2000年达芬奇手术系统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2013年全球首个获得安全认证的机器人外骨骼产品Cyberdyne HAL问世,医疗机器  相似文献   

6.
达芬奇时代     
正这是人类一个古老的梦想,从500年前达·芬奇画在纸上的机器人草图,到如今遍布全球的数千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科技的发展不仅把达·芬奇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还将继续发展,不断创造新的奇迹。15世纪末,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发明家达·芬奇在图纸上画出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雏形。上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了这份尘封数百年的手稿。于是,一群意大利工程师据此苦苦揣摩,历时15年造出了被称为"机器武士"的机器人,依靠风力和水力驱动。1999年1月,美国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发布了一套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并将其命名为"达芬奇",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23):103-106
目的:探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2017年4月本科住院手术的50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术前访视。对比分析两组术前1 d、术前即刻焦虑及抑郁程度,术前1 d睡眠质量影响及术后3 d护理满意率情况。结果:两组访视前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1 d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访视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术前访视解除了患者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效果的顾虑,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护理治疗并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2)
右美托嘧啶作为麻醉辅助用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即可以静脉应用于麻醉诱导、术中、拔管前抑制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减少全麻药用量,也可以硬膜外、蛛网膜下腔给予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提供镇静、镇痛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5):44-45
目的:观察超快通道麻醉应用于小儿心脏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在本院行心脏直视手术的小儿患者80例,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快通道麻醉组)与对照组(传统麻醉组),每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后吸入七氟醚诱导,并静注舒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醚进行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静注异丙酚、芬太尼与爱可松行气管插管,术中以异丙酚、芬太尼进行维持麻醉。两组患者以PC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并测定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后拔管时间、C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测定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术后拔管时间、CICU停留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快通道麻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经济性,该种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0.
正我想未来手术机器人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机器虫丢在血管里或肚子里就可以把手术做完。外科手术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三个阶段。19世纪后期因为麻醉科技的发展,外科医生能从容地给患者做手术,这是开放手术时期。开放性手术创口和伤痕都很大,而且深部器官难以暴露。20世纪中期有了腹腔镜手术,这个技术相当于医生的眼睛进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