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9,(4)
信息化革命的到来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国际组织和国家开始研制面对这一挑战的核心素养框架,我国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这标志着核心素养时代的开启。然而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机制缺乏实践性,更难以适应核心素养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实践性知识作为未来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内容,需引起高等师范院校的注意和重视。师范生培养应该与教师教育接轨,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基于实践性知识的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个人教育生活史、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思考促进师范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9):8-10
TP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作为一种生成的智慧,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以H市高师院校和80名历史师范生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是影响历史师范生TPCK形成的重要因素,而高师院校在培养职前教师还存在历史学科学术化、历史教学论课程学科化、实践教学形式化等问题。基于此,提出通过外在情景构建历史师范生TPCK发展模式,提高历史师范生学科知识转化能力,使其形成系统的教学知识体系,不断提升师范生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
拥有突出的教师职业技能对于一名师范生来说,是进入教师职业的敲门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基。但在当前国考的背景下,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课题组发现化学专业目前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还不够完善。课题组通过结合温州大学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学习现状,对化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分类,形成基本框架,初步构建中学化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目的在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师素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
师范类专业认证反映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质量的规范和要求。教育类课程是体现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特色的标志性课程,其价值在于培养师范生乐教、懂教、会教、善教的教师基本知能素养,形成专业思维和探究能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和动力。针对现存课程地位弱化、内容学科本位、授课方式乏新、实训实效有限等问题,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课程比重结构、内容整合编排、教育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探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113-119
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心理学类课程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上具有奠基作用。通过对中美6所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课程设置状况从开设院系、课程学时、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心理学素养课程设置应考虑如下几方面:课程性质的应用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场中心理学素养提升;课程学时的效能取向——基于打破学科界限的知识融合与优化;课程内容的整合取向——基于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模块化设计;课程组织的案例取向——基于真实教育情境的情境化学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11)
本文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两方面分析了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构成,提出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专业核心课程,通过专业课程和其他形式来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议,并由此构成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师范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态度、知识与能力三个方面内容,在目的上具有人本性,在形成过程上具有生成性,在结果上具有统整性。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积极应对,对当前师范生培养最新要求的主动回应,以及对职前教师培养中一些不足的积极改观。师范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应以态度为先、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8):68-71
实现"爱育取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范式是时代发展的诉求,也是培养师范生具备"以爱育爱"的价值导向以及高职学前教育师范专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借鉴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经验并基于我国国情,建构"爱育取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模型。模型包含一个核心和四个基本领域,即以"爱育"为核心,以保育知识、教育知识、课程领域知识和通识知识为四个基本领域。实现"爱育取向"的高职学前教育培养范式,需要"智识素养"的奠基,爱之体验的唤醒,"爱育"素养的浸润。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是工程教育认证和高等工程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通过对当前高等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阐述,分析了复杂测绘工程问题的特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设置了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实践教学能力的毕业要求;通过绘制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路线图,构建了支撑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中对学生层次化、模块化能力培养,保证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培养目标达成,可为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6):198-199
国内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偏向模块化,学生在逐步掌握各个理论与专业课程后通过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最终掌握专业核心能力,而国外的课程设置倾向在前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实践与设计能力,后期在个人与团队的设计与实践中提升专业核心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推进专业知识的多向性与深度。国内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前期加入机械工程类基础课程的方式促进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一起高架桥上BRT公交车火灾事故的详细勘察和缜密调查,分析提出制定特殊火灾事故调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建立重大火灾事故多部门尤其是刑侦部门协作配合机制,以及从火灾事故调查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文晋  王成荟 《山西建筑》2011,37(29):75-76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管桩模型,对成层土中桩身处承受水平荷载的基桩受力性状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通过对桩身位移和应力变化曲线的分析,得出了水平荷载下桩身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2):1772-1774
"辛以润之"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辛润"是"辛散"功效作用于脾、肺、肾而依次派生出的功用变易,是天地阴阳、五行五脏之间紧密联系的体现;另一方面,对"辛润"的运用不该只局限于治疗"肾苦燥",而更应将其追溯到"发越脾气"与"从阳引阴"上去,以使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更加深刻、广泛;最后,对于药物性味的合理运用与理解应该与药味之间的相互配伍、中药归经理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互相为体为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14.
卢春祥 《煤气与热力》2007,27(11):36-37
分析了燃气表滑阀与滑座、输出轴、计数器对产生跳字的影响,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对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峰 《山西建筑》2014,(10):110-111
阐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混凝土裂缝自愈合的机理,并对混凝土的自愈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孙健  丁国忠 《山西建筑》2008,34(6):57-58
对MVRDV 的理论进行了探索,指出MVRDV 建筑事务所热衷于研究城市空间扩张与自然空间发展的关系及城市空间和建筑本身的密度实践,并通过对MVRDV 案例的分析,论述了提高建筑密度的手法和优化城市空间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住宅楼分户排水可基本杜绝以往管道穿楼板导致的"跑、冒、滴、漏"和随意往管道投垃圾而导致堵塞下层管道(尤其是底层排水横管)等弊病,有效解决卫生间"臭味"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
基桩性能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基桩承载力、桩身完整性及基桩施工质量具有不同的定义和联系,既有基桩性能检测是基桩验收的必要条件。该文主要论述了桩身完整性和基桩施工质量检测、鉴定的概念及差别,基桩抽样检测的方法、特点及钻芯法检测应注意的问题,所述观点和工程实例可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