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208-210
以某气田段塞流捕集器为例,使用HYSYS动态模拟建立了压力容器包含关断逻辑的全动态生产模型,使用该模型对不同初始压力和液位下段塞流捕集器火灾工况的泄放过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条件对段塞流捕集器的最大安全泄放质量流量有明显影响,在计算最大安全泄放质量流量时,应充分考虑初始条件的影响,为安全阀的计算和选型提供正确的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电捕焦油器运行不平稳、捕焦油效率降低等现象,提出了对电捕焦油器的结构改造与优化方案,并进行了主体结构改造,提高了电捕运行稳定性和捕集焦油效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
颗粒捕集技术是降低柴油机颗粒物排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加装部分流颗粒捕集器后会对柴油机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本试验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柴油机的欧洲稳态循环(ESC)测试,随着捕集器内沉积颗粒物的增多,分析了捕集效率对柴油机排气背压、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装部分流颗粒捕集器后柴油机NOX排放变化不明显,但是随着沉积颗粒物的增多,最终燃油消耗率增加4%左右,排气背压上升约9 kPa。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电捕焦油器在脱除焦炉煤气焦油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对电捕焦油器的改造与优化方案,提高了电捕的运行稳定性和捕集焦油效率。  相似文献   

5.
把电收尘器最新一些技术:予荷电、宽极距、辅助捕集极等用于卧式电干捕焦油器,运行一年以上,双电场的电捕焦油效率可达86—92%。电晕极、捕集极上没有发现结疤现象。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环氧氯丙烷的方法。采用吹扫捕集器富集浓缩水中环氧氯丙烷,HP-5MS(30 m×0.25 mm×0.25μm)毛细色谱柱进行分离,质谱仪进行检测,特征离子62进行定量,并对影响吹扫效果最大的因素吹扫时间和烘烤时间进行了讨论,确定了最佳吹扫捕集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环氧氯丙烷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相对标准偏差为1.8%~3.3%,回收率在78.0%~99.6%,检出限为0.05μg/L。  相似文献   

7.
水泥厂常用的收尘设备有电收尘器、袖袋收尘器、旋风收尘器、湿式收尘器等。电收尘器收尘效率高,但造价为袖袋收尘器的3.5~4倍,而且占地面积大,操作技术也较复杂,故目前使用尚不普遍,而以旋风收尘器和袖袋收尘器使用最广。旋风收尘器宜用于捕集颗粒大于5~10微米的粉尘;捕集小于10微米的粉尘,则宜采用袖袋收尘器或用两极收尘,即一级收尘用旋风收尘器,二级收尘用袖袋收尘器。湿式收尘由于回收的粉尘为浆状,处理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土库曼斯坦某气田集输采用多井集气、气液混输工艺,在处理厂集气装置终端设置2台段塞流捕集器,单台容积150m3,设2台缓冲沉降罐,单台容积100m3。为确保气田集气干线清管过程的安全平稳,同时复核下游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的有效性,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多相流动态模拟软件OLGA分别对各干线的100%、75%、50%和25%输量工况下的清管工况进行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①气田处理厂集气装置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容积设计合理,能保证大部分清管工况的平稳安全;②低输量工况清管前,应临时增加产量,提高管道持液能力,减少清管液量;③小产量清管过程中,应降低输量,同时控制清管速度在0.3m/s以上,延长清管时间,充分利用下游管道排液能力,减少液体在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内的聚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3):362-364
电凝聚技术是目前燃煤电厂PM2.5捕集增效的控制技术之一。将凝聚器设在电除尘器进口封头内,可扩大使用范围。参照某135MW机组布置方式,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构建几何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分析凝聚器在第一层、第二层分布板间对气流的影响,计算进口封头内颗粒运动轨迹及湍流大小。结果表明:在电除尘器进口封头第一层、第二层分布板间设置凝聚器,能满足第一电场入口速度均匀性的要求;在第二层、第三层分布板下端,割掉0.5m导流板,有利卸灰,但对气流均匀性影响较大;由湍流强度可知,将凝聚器设在第一层分布板前,可使荷电颗粒有更多碰撞、凝聚的概率,从而提高捕集PM2.5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旋风器内气流的轴向速度分布规律确定尘粒在旋风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考虑筒体和锥体边界层内粒子的捕集分离,建立旋风器分级效率的数学模型,并推出了旋风器分级效率的理论计算公式.新理论公式考虑了旋风器内气体的三维速度分布规律及旋风器各主要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的影响,从捕集机理的角度看,新理论公式优于已有的分级效率公式;通过实验验证,新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