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lanning》2022,(2):13-20
<正>在"一带一路"和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西安要发展地方特色文创产品需结合创意来思考文化主体与地方脉络,寻找、发掘深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符号的产品,以满足现代人精神需求和审美要求。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依托街区历史文化,集创意、生产、销售为一体,有着强烈的时空聚集倾向。文章以西安地区历史街区为时空场所,研究基于文化符号认知的文创产品设计内容,首先剖析历史街区文创产品现状及问题;其次分析西安地区历史街区文创产品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文化符号融入西安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以帮助当前国家中心城市西安实现城市内涵与外延的双重统一,并为历史街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1)
近年来,国家经济稳步发展,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其中,国内文创产业刚刚起步。各高校要通过文创产品宣传自己,输出高校文化、高校精神,但目前的文创市场存在同质化产品较多、产品文化性和实用性难以平衡等问题。该文研究国内外文创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创产品为例总结设计思想和手法,将其应用到高校文创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西藏依据本土文化,融合周边地区的建筑思想,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文章针对藏式建筑地域特色,提出藏式建筑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系统性设计方法,旨在丰富西藏旅游消费市场。从建筑造型和建筑装饰两个角度出发,总结出建筑元素的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的研究脉络,并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最后通过对西藏市场上文创产品的梳理和建筑文创案例的研究,挖掘出藏式建筑元素文创产品更多的创新性,也为西藏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现状的研究,提出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引入语义学的必要性。并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从语义学的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这三个层面阐述文创产品设计语言的构成因素与设计方法,提出了运用语义学原理对博物馆文创产品所带来的实际意义与价值,从而为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引入科学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丁春娟  张锐 《山西建筑》2022,(5):161-163
以大地湾装饰文化创新传承为基础,结合大地装饰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提取,提出大地湾装饰文化元素赋能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并结合设计特色分析提出创新运用文创产品设计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强调文化自信的文化氛围,以"‘非’常鄞州"系列文创产品设计为例,浅析中国非遗元素在当代文创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文化自信背景下非遗元素赋能当代文创产品设计新思路。"‘非’常鄞州"系列文创设计以宁波鄞州非遗文化元素为设计对象,致力于将传统非遗元素特色与时代文化审美特征有效结合,紧跟当代设计潮流趋势,使其文创产品能更好地被人所接受,进而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
本文是关于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文创产品与现代设计理念互动的探究。文创产品设计作为近年来持续走高的设计趋势在设计市场中占有很大份额。文创产品不是单纯将文化生搬硬套应用在周边产品上,而更应当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是功能性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产物。而对于一大部分文化底蕴不足以支撑自身进行文创生产的传统文化,如何将这部分文化也应用到文创产品中就成为当下文创市场需要重视的问题。"羽仙记"仙女湖文创产品设计将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文化与现代设理念相融合产生互动,展现传统文化的文创设计创意。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江城文化及市场来探究适合当前时代下武汉地域性文化发展的文创产品设计途径。采用文献综述法、系统归纳法、对比分析法来分析现有文化并挖掘潜在文化,了解现有市场文创产品的发展态势,同时对比分析总结其它地区的方法途径,以供江城文创发展参考。最后根据研究探寻适合江城的"去感性化-再感性化"文创产品设计模式,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理性分析,输出能够打动用户的感性产品。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设计方案,检验模式可行性,进而为江城文创产业提供设计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以消费者在选择文创产品时更加注重产品所带来的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文章旨在探析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新策略,通过赋予文创产品生命力,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提出在开发文创产品时首先要明确消费群体,其次从文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入手,提取造型元素和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体验,从而探索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活态表达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文创产品中引入武夷竹编技艺元素,实现传统手工艺复活和文创产品生态化发展.武夷传统竹编技艺历史久远,通过实地调研和图片搜集,研究武夷山竹材特性和编织技法,论证竹编元素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可行性.结合武夷传统竹编工艺造物手法和发展现状,将竹编技艺文化进行元素提取,推演出若干个基本图案.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大众对挖掘竹制品文化创新设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竹"为题,结合应用载体,在继承传统竹编技艺的基础上,尝试运用现代文化创意设计手法发掘竹文化之魅力,以视觉转译方式将基本图案延展至整套文创产品设计,即以"原型→基本图案→转译→应用"的设计路径呈现,使竹编制品更符合现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达到探索竹编技艺在文创产品中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伦敦是公认的文化之都和创意产业之都。伦敦市长的文化战略对伦敦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起指引作用。而伦敦的文化和创意部门对推动这座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具有显著的意义。文章介绍大伦敦文化战略的意义、目标、方略,以及大伦敦政府如何与文化部门的各种团体、代表、赞助方及合作方协同工作,以便更好地传播市长的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赵云伟 《规划师》2002,18(2):8-12
作者首先总结了文化全球化的涵义以及全球文化的基本特征,然后探讨了全球文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的关系,最后以北京为例,剖析了文化全球化给当代北京城市形象带来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6,(4):88-91
选取俄罗斯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在北京各高校就读及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就读的俄罗斯大学生为例比较在中国留学的及在本国就读的俄罗斯大学生的适应性特点及认知行为因素特点(交际宽容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应对方式特点)。结果表明,俄罗斯留学生在中国的适应性较差,一系列认知及行为因素如交际宽容性、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应对方式特点对俄罗斯大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过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2,(1)
文化空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概念和常用术语,通过比较文化空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表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概念和地位的演变,分析文化人类学概念上的时空活态属性和本真及整体性方面的特征,针对表述和解读上的问题,提出应对现有表述和分类进行清晰化,重新确立文化空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以避免非遗保护的缺失。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2,(2)
索尔·贝娄创作的小说表现出了多种文化背景。通过分析索尔·贝娄的生活经历,不难发现他的创作思路与犹太文化、美国文化和欧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贝娄小说的文化源头。探讨与研究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文化源头的同时,也尝试探究其小说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迅猛的旅游文化产业面临同质化和开发过度的局面,与此同时,又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以文化导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梳理区域文化生态资源及特征,更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形象及促进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价值的最大化,以此达到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的活化与再生。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2):52-54
大学文化建设是提高学校办学软实力的需要。老区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提高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以红色文化自觉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提高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以红色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上下功夫,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自强之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4)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交融,外语教师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文化身份要有全球性和开放性;但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潮流中,母语的主体文化又决定了外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必然具有民族性、本土性;两种身份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辩证统一。本文重在探讨外语教师这种双重文化身份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的应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9.
城市文化地图与城市文化规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瓴  赵万民  许剑峰 《规划师》2008,24(8):67-71
城市文化地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显示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保护成果方面的信息,成为一册(幅)指示详细的城市文化导游图,还是一种重要的分析工具,能从信息的角度引导并服务于城市的文化发展,推动城市空间的文化规划和建设,动态地反映和推进城市文明进步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一维半浮凸的砖砖历代台城房楼堂墙壁道碑馆院门的片断土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民国砖火烧砖七孔砖水泥砖瓷釉砖种种匹古砖片老砖块新砖视触辨问会残断影迹蚀痕斑驳垒砌陈列古今图像图景并置记载纪实记录着消失的岁月气质信息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