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Planning》2017,(20)
新媒体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高度耦合,为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应该依托新媒体的优势,及时转变育人理念,拓展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同时高校也应该为辅导员搭建教育平台,以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6):115-118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新的时代背景赋予思政教育新的使命,高校思政教育要响应新时代的召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培养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目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作用发挥尚不充分。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有机融合,能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强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为此,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载体和路径,就要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的内容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让大学生全面了解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站位和理论素养,切实落实好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
思政课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有助于大学生正向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在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想冲击甚重。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育大多停留于表层,难以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内化,因此当下思政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互动式教学是目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中审美互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整体素养,实现真善美的统一,是值得探讨尝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6)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思政")不断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手段,结合时下广受大学生群体欢迎的微信软件,实现教育手段的创新。根据大学生学习特点,采用线上微课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资源的更新。在微信平台支持下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收获惊喜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9)
<正>高校作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阵地,思政教育工作必须稳抓稳打,积极贯彻党的政策文件精神号召,切实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把握时代脉搏,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春风中要勇于创新思维方式,积极推动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确保课程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更要符合我国经济社会文明发展基本情况和高校大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除此之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方法、模式的研究探索也要纳入高校工作范畴,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作出重要努力。顾钰民先生在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8)
国内高校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普遍都非常重视,但关于就业指导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针对性的内容,也缺乏此类培训教育的新的方式方法。我们必须紧密结合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解决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6)
现今高校校园主体是"90后"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要对象。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然有着时代的烙印,其思想状况也有着鲜明的新特征。这些大学校园的新生代无疑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较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都要与时俱进。高校思政工作者应顺应时代要求,深刻把握"90后"大学生在思想状况方面的新特征并分析深层原因,以探索"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措施和方法的重中之重,本文研究了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政教育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7)
新媒体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为高校思政工作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全新的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肩负着建设、发展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重任。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所以,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以内蒙古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论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3)
该文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金课""水课"的概念,认为"水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顶层设计不够科学、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通识课开设要求低下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落后等。为了打造"金课",要做到合理规划课程,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苏格兰有关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规划建议。结合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发展及球场规划建设的政策导向作若干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苏格兰有关高尔夫球场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规划建议.结合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高尔夫运动发展及球场规划建设的政策导向作若干讨论.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20,(7)
本研究主要以德国的"研讨课"式教学为范例,结合笔者在德国高校学习与工作的经验,将研讨课应用到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中。对中国学生而言,由于传统教学以及东方文化或性格特征的影响,"研讨课"这种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的优缺点。通过对"研讨课"的中国式改造,可以达到发挥长处、弥补缺陷、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筑文化主题"的大三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特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炎松  谢飞 《华中建筑》2008,26(5):176-178
该文针对以"建筑与文化"为主题的大三建筑设计课程,详细阐述了相关课程题目设置与教学要求,探讨以强调和突出学生自主性为特色的教学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4):142-144
2020年上半年,我国高校教育经历了从传统教学模式到线上教学模式转变的一段特殊时期。如何实现"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两者的优势互补,以《声乐演唱》课程为例,将声乐课程中"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对如何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做出探讨。通过对比分析得出,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其优势,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结合,势必会对高校声乐课程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8,(3)
"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应用问卷星平台,可以改变教学结构、教学设计、作业形式和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提高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在线问卷设计是应用问卷星平台的关键,设计问卷包括"95后"学生分析、时事分析和在线问卷设计三部分内容。问卷星平台在高职高专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课前预习、案例探讨、客观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
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端口,是影响和感染青年学子的重要思想平台,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渠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教育建设受到了来自党和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各高校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进程中,开启"破墙"试点,探索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领,将思政工作深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6,(3):22-23
教育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是大势所趋,其变革的理论支撑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SCL)的核心理念。基于SCL核心理念的教学实践致力于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分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以多元评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数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实施SCL教学实践后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法总体上较之传统教法教学效果更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典型性问题需要改进。对SCL的理解应该重在其教学思想而非教学形式,SC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合作与对话、强调多元评价等理念,是当前高职教育类课程传统教学应该积极借鉴的。  相似文献   

20.
孙科峰  王轩远 《新建筑》2010,(3):122-125
美术院校(艺术类院校)建筑学专业对所开设的基础课程——"建筑分析"的教学模式有必要展开探索与研究。通过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建筑系以及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相关同类课程的解析,提出对于该课程教学模式的一些新见解、新观点,冀望有助于国内同类教学工作的探索研究。同时,这项工作也作为特别针对美术院校中开展建筑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整体研究的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