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4,(3)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也不容乐观。职业观决定大学生的职业态度和工作态度,就业观决定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就业选择。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提升,帮助大学生顺利成长、成才和就业。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6)
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同时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现象,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问题。借鉴西方应用型大学的先进理念,阐述国内地方高校转型的客观要求,分析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弘扬者。他们是否具备正确的廉洁观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终将要步入社会,而对他们进行廉洁观教育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廉洁观,并实现从科学理念到实际行动的转化。高校是神圣的地方,所以要尽可能从源头抓起,共同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宁夏高校大学生进行廉洁观教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4)
随着移动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自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红已成为一种现象式的新型职业。这种新兴职业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并对他们的择业观产生了或好或坏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要从加强网络监管、优化网络环境、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和名利观的教育以及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这三个角度加以引导,促使网红现象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7)
当前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良莠不齐,并且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因此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重视,但职业能力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的因素,如何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模型去进行评价非常重要。为此,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从企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建立大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模型,以减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盲目性,同时为大学生寻找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1)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是发展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大学生职业操守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性质上具有内在的关联性。新时期全方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要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上渗透职业素养思政品行教育,规划管理好大学生择业,协调大学生个体与现实企业的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分析大学生应具备何种职业道德修养,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相结合的必要性,探讨大学生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日常教学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1]。做好大学生职业素养,能够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对社会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大学生职业素养辅导的客体之一[2],辅导员职业素养——"6素"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和信息素养,对于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素养体系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9)
就业是民生之本,提高企业的招聘满意度和学生的就业满意度是现阶段高校就业服务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全国100家著名企业的用人标准,与现阶段大学生职业素养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不匹配的各种表现,并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两方面探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7)
针对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低、师资队伍薄弱存在、教学环境单一等问题,对"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进行研究,搭建职业素养教育网上平台,提高职业素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4)
本文基于企业用人需求角度,对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将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分为专业能力、通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维度,从政府与企业、高校及大学生三方面提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