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9)
针对机械类本科教育和当前机械产业发展现状,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人才为目标,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提出重构课程体系、建设立体化教材思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专业标准内容和专业认证方法。系统构建了信息化应用型本科机械类特色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机械类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2)
文章针对我国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业教育开展的现状,提出了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为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在正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加速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实践环节训练,调改进教学方法,加大创新创业大赛的投入比例等具体措施,为农业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类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室内设计人才有了越来越大的需求量,是我国重要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学校教育中的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过于偏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在很多情况下,和企业的用人要求并不符合。为此,现代学徒制就得到了一定的推广,深受人们的关注。站在企业角度,本文针对室内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环境进行了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9)
近年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引起相关部门和高校的关注。对于机械类专业研究生未来的教育发展来说,有必要对"产学研"一体化人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进一步促进机械类研究生专业"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四川建材》2017,(3):233-234
现阶段,工程造价专业是高校专业里面的热门专业,学习工程造价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教育的现状并不乐观,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代沟。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建筑管理人才,在教育制度上必须勇于创新,让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首先对高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评价体系理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了课程评价原则,最后对专业课程的多元评价体系组成和目标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2)
随着信息科技、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交叉融合,使得机械工程学科本身的内涵、外延发生了质的变化。应该以数字化设计为主线,以工程培养为核心,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从系统的角度对机械设计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构建,培养具有国际化、社会化、高素质的创新型机械类人才,以满足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
<正>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给我们的学校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为教育不仅承载着培养人才的使命,而且在为青少年就业及适应社会需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社会学者往往把我们国家的教育说成是当今社会最大的民生工程。既然教育与民生密切相关,那么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就成了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很多学校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技校机械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企业对技工人才的需求,为此,学校应该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努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实训是强化学生技能的一种方式,技校应将教学与实训结合,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但是当前的技校机械类专业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对如何深化技校实训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7)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大发展,设计行业对专业技术性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中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日益显现,学生疲于应对就业带来的巨大压力。如何解决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中职设计教育满足社会行业需要的能力,是当前设计教育应该重视的课题,也是发展中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1)
培养具备创造力的人才符合当今的社会发展和竞争,因此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者目前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各国对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非常重视,而且很多国家为此在教育方法和思维训练上不断研究和改善。怎样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课题,也是我国一直在研究和不断完善的课题。文章通过对STEAM教育的概念、背景、价值和"地头力"的思维方式进行分析,提出隐藏在艺术与科学、感性与理性之间的视觉设计专业思维训练方法,希望能够为设计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培养出现阶段设计界需要的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