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提出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毕业设计应体现"四位一体"综合创用能力的课程目标。将"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应用于全国城乡规划专业"7+1"联合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从校际协同、校内协同及校政企等多个层面阐述了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措施,提出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本科联合毕业设计改进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助推新工科建设下城乡规划教育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新工科是当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壮大的重要机遇。当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的新工科建设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人财物资源的短缺性、教育资源整合的艰巨性、"责权利"问题的复杂性、教学管理的繁杂性等共性问题面前缺乏改革的勇气和信心。针对这些问题,南华大学谱写了新工科建设的"变观念、明要求、建策略、育人才"四部曲,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按照国家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新要求,以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对新环境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学人才培养中实验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6)
地方高校受政策、经费和传统观念等因素限制,在实验室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提出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应紧密围绕行业热点展开,注重内涵化建设原则,采取加大投入、综合规划、校企合作、质量保障、兼顾教学科研等途径提升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水平,为地方院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为"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对照"新工科"建设思路,针对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各自为政,人才出口单一;培养机制滞后,行业适应性低;办学定位相似,服务地方不足等问题,以河北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为个案进行分析,从打破专业壁垒,构建"大设计"平台;借力社会资源,加强产教融合;科学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建设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以期为同类院校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最后从拓展专业认知,打造"宽口径"人才出口;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工程教育共同体;明确类型定位,孕育办学特色三方面对地方院校建筑学开展"新工科"建设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与新工科建设相匹配的科研管理工作,对高校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文章针对传统工科专业科研管理中面临的问题,剖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的特点及科研管理要求,并从科研管理机制、系统和人员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大理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在产教融合建设中从实践教学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专业群建设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重构优化,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工科的时代背景,通过全过程的感悟与训践教育理念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与时代特点的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探索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总体改革方案,构建以设计与动手能力为导向的协同育人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结合地方高校现状实现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复合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6)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不能满足现今工程实际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传统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民族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从实验资源整合、三个阶段逐步递进实验模式的建立到实验教学手段的完善等方面开展了实践与探索。实践证明,机械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9)
在"新工科"工程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地方高校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将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作为己任,不断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研究案例,分析课程教学体系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改革措施,为地方高校工科发展提供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