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同孝 《山西建筑》2008,34(9):195-196
由于新疆哈密农十三师红星医院外科楼住院部的功能布局、室内装修已满足不了住院患者的需求,对该楼进行了增设阳台、卫生间的设计,并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介绍了后加阳台的做法,解决了新、老建筑物的连接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尔杰 《浙江建筑》2005,22(4):15-17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彩虹国际高级住宅结构设计,针对大底盘建筑物因建筑功能的要求不宜设缝,结构不设永久缝,而采用后浇带作为临时沉降缝解决沉降差异问题.同时也介绍了转换层的设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邵云帆 《山西建筑》2009,35(35):267-268
针对软基条件下高速公路拓宽中关键问题就是解决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结合工程实例,采用水泥搅拌桩在新老路基之间施作隔离墙,起到隔水隔沉降的作用,并辅以土工格栅解决新老路基之间的衔接,较好地解决了新老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6,(4)
建筑物的地基是其稳固的基础,因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将影响到整个建筑本身的结构强度,这个问题也成为了建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力学问题,在建筑设计勘探时都需要提前考虑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充分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由此带来的建筑物失稳。本文将通过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分析,探讨能够预防和解决地基沉降的具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在解决超长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时,常采用施工后浇带方法。施工后浇带对防止结构出现变形裂缝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一般用来解决高层主楼及低层裙楼沉降差异、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及减小温差应力等问题。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一般来讲是越迟越好,但又不可能无限期推迟。因此设计上一般要求混凝土在主体结构完成60d后再予以浇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上海某医院建筑加层扩建项目,主体加层扩建完成后装修过程中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最后采取锚杆静压桩对建筑物进行了纠偏加固,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首先进行了高水位和低水位两种不同情况下地基承载力验算,高水位考虑水浮力的有利影响,证明地基承载力可以满足加层扩建项目,原有建筑物已经使用了近二十年,沉降基本完成,通过计算加层后最终沉降与原有建筑物最终沉降的差值,得出加层后最终沉降估算加层后新产生的最终沉降,并收集一些类似工程实际测量沉降数据,证明规范所用沉降计算结果和实际较为接近。由此得出结论,本加层扩建工程不均匀沉降是设计单位轻信地勘单位经验,未验算地基变形所致。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不均匀沉降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智辉 《山西建筑》2010,36(11):104-105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区砌体结构建筑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提出了砌体结构建筑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以有效解决砌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问题,避免地基沉陷对建筑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浅谈某病房加层改造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清贵 《山西建筑》2005,31(5):36-37
阐述了某医院病区改造扩建设计拟定的结构改造方案,详细介绍了设计中解决建筑物沉降不均匀和新旧建筑物连接问题的解决方案,指出设计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比较结构方案,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9.
任振甲 《建筑技术》1994,21(5):304-306
后浇缝的工程实践与施工作法任振甲(河北省邢台市建筑设计院,054000)按照习惯做法,建筑物超过规范规定的长度要设伸缩缝;建筑物超过规定的高差,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要设沉降缝;结合抗震要求,还要设抗震缝。这类变形缝的设置使结构复杂化,设计复杂.施工不...  相似文献   

10.
葛建英 《城市建筑》2014,(2):236-236
随着建筑物的数量不断增多,建筑物发生沉降,导致建筑物结构发生变形。为了减少变形的发生,本文从建筑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设计的具体措施这两个方面对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松 《中外建筑》2001,(2):55-56
由于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地基的不均匀性等,建筑物会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将建筑物的总沉降量与差异沉降量控制在允许的规定限值内,满足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要求。现就如何解决建筑物差异沉降的方法分述加下。 1 褥垫法 在进行山区及丘陵地带的基础设计时,经常遇到大块孤石或个别石芽出露的土岩组合地基,如土层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大于150KPa,当房屋为单层排架结构或一、二层砌体承重结构时,宜在基础与岩石接触的部位采用褥垫进行处理。褥垫可采用炉渣、中砂、粗砂、土夹石或粘性土等材料,其厚度宜取300至500mm,夯填度应根据试验确定,夯填度为褥垫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 2 沉降缝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交通量正在迅猛增长,路基拓宽是一种有效的应对方式,然而,在进行道路拓宽时难免会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问题,影响了路基拓宽质量。文章对造成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新老路基的稳定性,促进道路建设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后浇带的设计及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根据规范的要求,当建筑物超过规定的长度、高差,或地基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就要设计伸缩缝或沉降缝.在抗震设防区,结合抗震及结构要求,建筑物要设抗震缝.这类变形缝的设置会使结构复杂化,不仅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而且给施工增加了诸多不便.根据对带变形缝建筑物的调查统计数据,有将近六成出现了变形缝渗漏现象,严重渗漏者还要经过再处理方可投入使用.后浇带是利用砼早期收缩量占总收缩量的大部分这一性质,在工程中代替变形缝起着解决钢筋砼收缩变形、钢筋砼结构温度应力以及高低层之间差异变形这三个问题的作用.由  相似文献   

14.
高层建筑的基础如果发生不均匀沉降,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使用,严重时还会导致建筑物的严重下沉以及上部结构的倾斜。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的危害,分析了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建筑界用沉降缝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是常用措施。减轻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还有很多 ;一是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 ;二要控制长高比及合理布置墙体。但在设计及施工过程中 ,沉降缝的留置位置的平立面处理较为复杂且繁琐 ,处理不当易产生楼板或墙体的渗漏。这里笔者讨论 :用静定结构联接框架结构 ,设置建筑物沉降缝 ,将建筑物 (包括基础 )分割为两个或多个独立沉降单元。1 静定结构联接框架结构的方法1)对框架结构选其中一跨 (一个开间 )改成简支跨 ,使建筑物分为两个独立的沉降单元 (如图 1所示 )。图 1       图 21—A单元 ;…  相似文献   

16.
蔡珉 《江苏建筑》1996,(2):17-18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按照习惯做法,建筑物超过规范规定的长度要设伸缩缝,建筑物超过规定的高差,或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要设沉降缝,结合抗震要求,还需设置抗震缝。这类变形缝的设置使结构复杂化,设计复杂,施工不便,有时还影响使用功能。采用后浇变形缝,可使结构设计简化,并可加快施工进度,可获得较明显的效果。随着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发展,裙房与高层建筑的主楼间要全部设沉降缝,几乎不可能,而采用后浇沉降缝的做法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物因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产生损坏的现象 ,提出在设计软土地基上的基础时 ,应将上部结构和地基土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介绍了减少不均匀沉降及其危害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挺  尹文哲  卜永红 《建筑结构》2021,51(22):131-134,140
对某具体工程主体结构与隔墙上裂缝进行现场查勘,分析结构上裂缝的形态、宽度、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建筑物主裙楼发生不均匀沉降是导致主体结构与隔墙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坑式静压桩用于该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加固,对坑式静压桩用于地基基础加固的设计及施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该工程加固后效果良好,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延飞 《江西建材》2016,(4):115+120
当建筑的倾斜量已达到甚至超过允许倾斜值,且该建筑物尚具有纠倾扶正的经济价值和使用条件时,应进行建筑物的纠倾。建筑物纠倾是指既有建筑物偏离垂直位置发生倾斜而影响正常使用时所采取的托换措施。纠倾是利用地基的新的不均匀沉降来调整建筑物已存在的不均匀沉降。本文结合案例工程不均匀沉降情况和综合我公司多年来对建筑物纠倾施工的经验,提出了关于既有建筑物纠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筏板基础设计中,控制沉降差是设计关键,由于基底持力层软硬不均,导致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较大,常规设计方法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以典型工程为例,该工程对筏板周边中风化夹层进行切断处理,削弱其地基刚度,并通过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后期沉降实测结果显示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总沉降量均较小,且与计算结果相符,验证通过钻孔切断硬夹层的方案能有效解决沉降差的问题,即经济又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