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09年中国出口欧美轻纺消费品召回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欧美各国召回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召回涉及国家的范围不断扩大,召回引起的损失也不断扩大,这无疑引起了国际市场,特别是产品输出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统计分析了2009年1—11月间美国与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消费品实施召回或其他安全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近5年来,我国轻纺消费品出口频频遭遇召回,召回涉及国家的范围不断扩大,召回引起的损失也不断扩大,这无疑引起了国际市场,特别是产品输出国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统计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美国与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消费品实施召回或其他安全措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唐晓纯  张吟  齐思媛  许建军 《食品科学》2011,32(17):388-395
以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中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08-2010年食品召回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得到不同国家近年来食品召回的特点、变化和趋势。进一步比较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同样面临食品召回的严峻形势,但是监管有序;美国2009年爆发的沙门氏菌污染导致食品召回激增问题,该问题在加拿大和英国同时显现,表明贸易全球化下食品安全风险向更大范围蔓延和转移的趋势将成常态;发达国家的企业自愿召回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并呈普遍现象;引起食品召回的主要原因除了传统的黄曲霉毒素和沙门氏菌以外,标签问题等新的风险有快速上升趋势;中国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食品召回信息发布平台,所以召回信息数据少,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状况。基于此,本文提出中国食品召回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做法的4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召回数据分析与消费者认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召回是质量安全的重要监管手段,主要针对2008~2010年我国食品召回的公开信息进行数据分析,通过食品召回的模式、召回信息的发布、被召回食品的种类、引起食品召回的主要原因等方面的研究,结合对消费者的食品召回认知调研,得到我国开展食品召回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食品召回信息通报机制、倡导消费者举报召回模式、增加消费者认知教育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食品召回制度的实质是国家对食品生产、流通的管理活动。食品召回制度对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需要加强对我国食品召回的责任保险制度的认识。本文着重探讨食品召回责任保险的概念,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的功能,食品召回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以及在适用食品召回责任保险时应当与其他法律制度衔接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根据《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儿童玩具召回分为主动召回和责令召回两种。当生产者自行调查确认或者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查确认儿童玩具存在缺陷时,生产者应当立即实施主动召回:当确认儿童玩具存在缺陷,生产者应当主动召回但未召回的,或者经确认国家监督抽查中发现生产者生产的儿童玩具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损害的.国家质检总局责令生产者实施召回。  相似文献   

7.
刘法辉  陈红兵  高金燕 《食品科学》2009,30(23):452-455
食品召回制度在维护公众安全和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监管部门、法律支撑、召回实施程序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我国和部分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分析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较为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的一些相似特征,认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与这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回顾问题奶粉、过期食品的处理让食品召回面临新的尴尬境地,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召回食品处理这一课题.笔者在研究食品召回原理、比较发达国家相关制度、分析我国现行制度和实践之后,对召回食品的处理进行了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法国卫生部日前紧急召回由法国乳品巨头兰特黎斯(LACTALIS)集团生产的12批疑似沙门氏菌感染的婴儿配方乳粉(1段),召回范围包括法国、英国、中国、巴基斯坦、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引起社会广泛热议。目前,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暂停兰特黎斯集团旗下"喜丽雅"品牌的在华注册资质。沙门氏菌有何危害?如何防范沙门氏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因家具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投诉或纠纷事件屡次发生,缺陷家具产品有可能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的问题也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目前还缺乏对缺陷家具产品召回管理.本文在简述产品缺陷、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由来、以及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缺陷家具产品召回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缺陷家具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研究我国与美国最新的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我国服用与家用纺织品燃烧性能标准与美国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完善我国纺织品燃烧性能标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在纺织工业中引入水足迹理论,加强纺织品及服装生产中的水资源管理,阐述了纺织品、服装的工业水足迹的概念,重点分析讨论了纺织品与服装工业水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拆分原则和结果评价基准等关键问题。结合纺织品及服装生产加工工艺、耗水和产污排污特点认为:纺织品及服装工业水足迹的核算需明确时间边界和空间边界,并重点关注直接工业水足迹的核算;废水回用可有效减小工业蓝水足迹,初始工业灰水足迹能直观反映工业废水的水环境负荷;基于产量和产值的整体数据合理拆分可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度;工业水足迹的内部评价对减少单类产品的水耗和产污量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服装中关于有害物质的法规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雄英杨娟  袁志磊 《印染》2004,30(15):39-43
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有关纺织品和服装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法规及其最新进展,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法规的差距。这对了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促使国内纺织品和服装顺利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琼  梁亚林 《毛纺科技》2006,(11):55-58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美欧以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和竞争,使得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之路越来越窄.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冲破层层障碍,必须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品质.可以通过政府、行业组织的支持以及企业自身的努力来提高产品品质,从而实现纺织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简述经编织物的特性,介绍欧姜和我国汽车内装饰纺织品中经编织物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6.
根据对全国棉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服装面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今后产品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并指出在调整产品结构时要注意服装、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结构比例的合理化;要扶持品牌产品的生产;要改变纯棉制品的面貌;要开发化学纤维高新技术制品和绿色生态纺织品。  相似文献   

17.
棉纺织行业产品结构问题及调整思路(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全国棉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服装面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今后产品结构调理听指导思想,并指出在调整产品结构时要注意服装、装饰及产业用纺织品三大领域结构比例的合理化;要扶持品牌产品的生产;要改变纯棉制品的面貌;要开发化学纤维高新技术制品和绿色生态纺织品。  相似文献   

18.
依据国家强制性标准GB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和GB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对两个版本标准的各项条款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新旧版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An investigation is reported of competition in the OECD textile– and apparel–import markets. Constant–market–share (CMS)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growth of textile and apparel exports from five major exporting regions to the OECD in three different time periods: 1975–77, 1978–81, and 1982–84. In addition, Markov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major exporting regions from 1975 to 1984 and to project their market shares from 1985 to 1994.

The results of the CM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ing regions were more competitive than the developed regions for both textiles and apparel, particularly in the 1975–77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e Markov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most of the major changes in market shares had occurred by 1984 for textiles, whereas changes were still projected to occur for apparel. The developed regions will account for 74% of all OECD textile imports in 1994 as compared with 81% in 1975. In the case of apparel, the market shares of the developed regions will decline from 56% in 1975 to 33% in 1994. These results reflect the greater labour–cost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pparel production and trade as opposed to textil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20.
外观和颜色感知是人类触觉可感知的纺织产品的主要特点和质量。在服装加工中,服装外观和所感知颜色是除了服装款式、面料质地和手感以外影响服装销售的最主要因素。纺织品的外观可能会受到消费者个人品味所决定的人眼感知服装的颜色分级评价的影响。在纺织品光学性能的实际评价中,光线和颜色的感知强度会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