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提高我省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出力足、热效率高、安全稳定运行时间长及排放污染物少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以下简称CFBB)的基本要求。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CFBB在提高锅炉出力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并取得成效。如何尽快提高锅炉热效率已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我省已投入运行的CFBB来看,其热效率一般仅达65一72%。这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CFBB在我省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我国的CFBB技术水平和本省一些热效率较高的CFBB的经验,在近期将我省CFBB的运行热效率(有别于设计或鉴定测试热效率)提高到接近SO%或更多一些不仅… 相似文献
3.
在SEU-PFPC装置上进行了阳泉无烟煤燃烧试验,研究了流化速度、床层深度和床层温度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飞灰循环回燃后燃烧效率可达99.8% 相似文献
4.
作者在一台蒸发量20吨/时的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了燃烧三种不同粒度分布的福建Ⅱ类无烟煤的工业实验,得到给煤颗粒平均粒径与悬浮段颗粒浓度、飞灰含碳量、炉膛各段温度、以及悬浮段颗粒浓度与温度等关系曲线,热态实验表明: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更适合燃烧粗颗粒的福建省无烟煤,它不仅解决因飞灰量过大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还提高了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本文从我省近几年投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常见的几个问题分析入手,着重对影响该炉型的出力、热效率等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机械抛煤炉在热电企业中应用广泛,具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调节快等优点,但也明显存有飞灰损失大,飞灰量多,可燃物含量高,飞灰污染环境等问题,不但影响环境,而且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为此,就绍兴市热电厂飞灰再燃烧的技改经验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1.
煤质特性、燃料颗粒、总体设计和运行工况是影响福建无烟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燃尽的主要因素。结合2台燃用福建无烟煤的DG75/3.82-11型CFB锅炉的运行情况,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福建无烟煤在CFB锅炉中燃尽的措施:改善燃料粒径配比,采用窄筛分偏粗颗粒入炉煤;炉床温度控制在960~1 020℃,整个炉膛维持均衡的高温;改造回料风系统,减少或避免返料偏流,改善燃烧状况;改造二次风机和二次风喷嘴,提高二次风速,增强二次风的扰动穿透能力;优化运行调节,控制风煤配比,维持煤器后烟气含氧量在4%左右,一次风率在55%~60%、上下层二次风比为55:45~60:40,维持恰当的料层高度,一次风室压力控制在10~11kPa,达到较佳的燃尽效果。运行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降低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2.
13.
14.
飞灰含碳量高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影响飞回含碳量的因素,得出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煤指数、床压、床温、流化风量、总风量和一、二次风比例、燃煤粒径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并以某电厂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降低飞灰含碳量的优化调整为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各因素影响情况.试验表明:总风量对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相对较大,其次是流化风量,再次是床压.通过调整入炉煤粒径分布,进一步降低飞灰含碳量.试验表明燃煤粒度对锅炉飞灰含碳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分析某300MW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增设卫燃带,一次风集中布置,合理配比一、二次风,调整煤粉细度,调整出口氧量等优化措施,经改造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先后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DG75/3.82 -11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改造、量体定做高效节能型风机,并减小了二次风喷嘴截面面积,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改善了二次风的均匀混合效果,2台锅炉年平均飞灰含碳量下降了3.26个百分点.同时,二次风调整测试发现,在一次风量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飞灰含碳量开始明显减少;当二次风率在0.42左右时飞灰含碳量最低,然后飞灰含碳量随着二次风率的增加而增加.在过量空气系数λ不变的情况下,飞灰含碳量随着上、下二次风增加而减少,减少幅度逐渐收窄;当上、下二次风比超过1.3后,飞灰含碳量有所增加.在二次风率不变的情况下,灰渣比随着上、下二次风增加而减少,减少幅度逐渐收窄. 相似文献
18.
19.
20.
燃煤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燃煤电站锅炉中 ,当煤粉不能进行完全燃烧时 ,将造成飞灰含碳量的升高。从煤粉细度、煤种特性、燃烧器的结构特性、热风温度、炉内空气动力场和锅炉负荷等方面分析了对飞灰含碳量变化的影响机理 ,指出了飞灰含碳量升高所造成的影响 ,并提出了维持锅炉稳定燃烧 ,降低飞灰含碳量 ,提高锅炉效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