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鲜”,酱油可是老百姓烧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与记忆中“零拷酱油”的单一选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在的货架上排满了各式包装、各色品种的酱油。生抽、老抽、酿造酱油、调配酱油,  相似文献   

2.
《中国食品》2003,(1):2fzgsp
1669年,安徽仙源县举人王致和创制了青方(臭豆腐),也造就了一个腐乳文化的传奇。“王致和”历经三百余年已成为一家以生产酿造型调味品为主业、科工贸一体、跨行业经营的食品集团。该集团生产酱油、食醋、腐乳、酱、酱油粉、咖喱卤、清酒、料酒及其他复合调味品百余种,拥有“王致和”、“金狮”、“龙门”、“老虎”、“宽”牌5大品牌,是北京专业生产经营酿造型调味品的龙头企业,其规模和创利税水平在全国同业中名列前茅。现年产腐乳3亿块、酱油8万吨、食醋3万吨、酱1万吨,是北京调味品市场的主导产品,并远销欧美、东南亚。公司用鲜…  相似文献   

3.
酱油,是中式烹饪中最重要的调味品,也是中餐厨师的“看家法宝”。  相似文献   

4.
酱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家家户户必备,但是一直以来却缺少了一个统一的管理,2011年7月6日,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成立大会暨全国酱油行业生产技术与市场发展研讨会也顺利举行,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又将调味品的细致统筹更深化了一层。调味品是一种历史悠久、积累丰富的文化现象,酱油更是中国的“国宝”。中国饮食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演进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文化理念,对这种理念进行挖掘、整理和传扬,对中国调味业的未来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本期,就让我们来透过酱油委员会这个窗子,展开我们的视角,观望一下我国的酱油行业以及企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目前全国调味品工业企业执行的SB70—74—78标准“酱油、食醋、酱类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以下简称“标准”),是在1975年7月商业部于青岛召开的全国第一次调味品产销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的.在起草这个“标准”的时候,我国还有不少地区在生产化学酱油和固态无盐发酵的速酿酱油。为了加强酱油产品的质量管理(当然“标准”中还包括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标准).推广低盐固态发酵工艺来生产普通酱油,逐步淘汰固态无盐发酵的速酿酱油及化学酱油的生产.以初步解决酱油产销工作中“最”与“质”的矛盾.通过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个“标准”对促进我国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生产发展,提高我国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对加强调味品行业的企业管理.加强全国性的技术情报交流及先进的经济技术指标的交流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但是由于行业的基础太差,又缺乏“标准化”的工作经验,因而在制定我国第一个部颁的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量标准时,也必然会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工艺、设备改革的不断创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酱油、食醋、酱类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标准”中的许多项目和指标已经显得愈来愈不适用了. 任何“标准”,包括酱油、食醋、酱类产品质  相似文献   

6.
该文概述了食品调味品安全方面经常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调味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酱油”这一常见调味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相似文献   

7.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之一,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它依然存在着较强的生命力。但是面对世界范围内酱油行业的变革与挑战,如何发挥传统调味品的优势,结合现代生物技术与工业技术,打造国际性品牌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郭秀娟  张函 《中国食品》2022,(23):114-115
<正>为实现百亿销售目标,太太乐打起了酱油等调味品的主意。近日,雀巢大中华大区烹调食品业务负责人、太太乐首席执行官曹辉表示,为冲击“2023年达到一百亿元”的销售目标,太太乐将加速第二支柱非精类调味品增长。太太乐第二支柱包括酱油、耗油等调味品,这也被业界认为在鸡精品类增速下滑之际,太太乐将百亿销售目标的希望寄托在了酱油生意上。不过,当下包括酱油在内的调味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太太乐百亿销售目标能否实现尚未可知。  相似文献   

9.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昔日在商超和小卖店才能买到的调味品,如今大规模登陆网络电子商城,从酱油、醋、料酒、鸡精、耗油,到酱包、汤料、底料,品类繁多,价格也很实惠。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很多调味品生产企业已不再满足传统的销售渠道,开始“触网”、“触电”,寻求开拓调味品行业新的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酱油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酱油问世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酱油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和设备不断更新,使酱油产品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我地区酱油生产与全国各地一样,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酱油是中国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中国酱油”的历史文化理解应当是:以大豆蛋白为主要原料,按“全料制麴”、“天然踩黄”工艺酿造而成的咸香型调味液。中国酱油酿造工艺经历了汉代以下的制麴法、唐代以来的全料制麴、现代的麴种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间,手工劳作的前店后厂式中国传统“酱园”在历史上存在了两千数百年之久,对中国酱和中国酱油文化的历史影响重大。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相继使中国酱油文化实现了日本化、现代化、全球化。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酱油生产的科学与技术发生了重大改变,取得了巨大发展。今天,中国酱油不仅真正成了中国大众家庭生活的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而且越来越为全世界各种不同类型文化的人群所喜爱接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提高酱油产品质量及酱油生产管理技术,使酱油质量能更好地按照中商部颁布的质量标准执行,嘉兴地区烟糖公司及地区调味品中心化验室于一九八一年四月十五日至四月廿九日在浙江省湖州市酿造厂举办了“酱油生产中间测定技术交流会”。参加交流会的有地区各市、县属酿造厂、酱厂、食品厂及味精厂的化验员,还有金华、宁波、杭州、温州等地区酿造厂的代表共三十人。会上交流了各地酱油生产中间测定的经验,学习了酱油化验中的各项具体技术  相似文献   

13.
酱油de配制     
酱油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调味品,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对酱油的需求不仅在于数量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对产品的风味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调味品生产厂家的齐心努力下,酱油的生产工艺、原料配比。生产机械化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产品的风味特色并无多大的改变。生产厂家往往被“货真价实”的观念所束缚,认为不经配制的原汁原味的酱油才是好酱油。而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调整自己的观点,解放思想,加强酱油的后…  相似文献   

14.
八面来风     
《中国食品工业》2006,(3):4-4,6
<正>“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将再次举办从“2006’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知,由中国调味品协会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将于9月25-27日在北京展览馆召开,目前已获得了亨氏、和田宽、龟甲万等企业的积极参与。博览会同期还将举办2006’中国调味品协会暨三届四次理事会、中国调味品协会经销商分会成立大会等活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FFO)将同时协办全国调味品生产技术学术交流会,同期开设铁强化酱油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淡酱油” 酱油是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天然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调味品,除了盐和水分外,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多种必需氨基酸、糖分、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品质优良的酱油不但是调味品,也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营养品。  相似文献   

16.
在吴蕴初制成味精之前,中国鲜的调味品只有酱油,以后日本人池田博士用谷氨酸钠制成调味品,称之为“味之素”,并大量进入中国,因其鲜味浓厚,用法简易,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每年进口达白银数10万两之巨。  相似文献   

17.
酱油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发酵调味品,在餐饮和食品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酱油起源于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发酵食品的重要代表。该研究通过对酱油(主要为豆酱油)的历史、技术和产品形式的发展进行介绍,分析出自北魏以来酱油一直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它是酱油独特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说明酱油“美味来自原料”的特性。此外,对酿造酱油和配置酱油的定义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引出原酿造酱油的定义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原酿造酱油发展趋势主要包括微生物选育、混菌发酵以及新型酶制剂开发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我国酱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酱油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家家户户必备,但是一直以来却缺少了一个统一的管理,2011年7月6日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成立大会暨全国酱油行业生产技术与币场发展例讨会也顺利举行,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可以说又将调味品的细致统筹更深化了一层。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酱油生产的概况如何? 酱类(酱和酱油)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发明的。《论语》曾载:“不得其酱不食。”由此可见在2500年前,酱类就已经成为人们经常食用的调味品了。《史记》曾载:“通都大邑,醢酱千瓮,比之千乘之家”。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对酱类的生产技术及原理作了长篇记述。当时已经是比较盛行的行业了。解放前,由于受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压迫,调味品生产技术长期停滞不前。工艺落后,设备简  相似文献   

20.
1前言酱油是人们喜爱的调味品的所谓“开门七件事”之一,我国酿制酱油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孔子在“论语”中即有“不得其酱不食”的讲述。但回于传统,至今不少厂家仍沿用晒露法或60年代推广的低盐固态法生产,由于是开放式发酵,原料蛋白质利用率低,杂菌污染严重,理化指标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