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彬 《中国新通信》2022,(19):134-13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高中教育阶段,人们更加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及价值概述为切入点,在分析阐述“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全新使命的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策略进行探究总结。以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提升我国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2.
贾颖 《信息通信》2014,(5):286-287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深切感受到扎实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加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才能更高效地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目前高中教学也将信息技术列为一门重点教学课程。由此可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利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其它学习的实践能力,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所以,只有掌握扎实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才能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但是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处于改革的初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文章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高中信息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剖析,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3.
雒全霞 《中国新通信》2023,(10):134-136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度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我国正面临巨大信息技术人才缺口,如何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利用课堂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广大一线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者的共同研讨课题。文章基于此论述,以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为案例,以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为目的,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意义与有效策略,与广大教育者共勉。  相似文献   

4.
为应对新的教学形势,也为解决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文章从探究式教学角度入手,研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契合点、优势、现状以及实施的具体策略,以帮助学生学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全面提升其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素养。  相似文献   

5.
杨小明 《中国新通信》2023,(15):239-241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要求。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中生学习现状以及现代信息化教育背景下高中课堂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利用情况,并结合现阶段高中部分班级和部分课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从思想意识层面、实践应用方面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对信息技术融入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些许建议,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郁景 《中国新通信》2023,(15):39-41+121
在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网络技术有助于推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就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了基于网络构建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的教学优势,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并提出了高中信息技术多维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策略,希望能够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切实提升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教师的关注。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例,探讨了微课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证了微课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和建议,为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在人们各种信息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教育部门也开始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部分地区从小学就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最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而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实践的应用。将自主学习的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本文基于自主学习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以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基础,研究如何设计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0.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存在,以及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所独有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阶段特征进行有效的教学,使得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得相应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将有利于促进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起改革的意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建立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有效教学体系,准确定位教学、有效优化教学,为学生的成长发挥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一、强化信息技术作用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对于许多高中生而言,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不足,并非因为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不够重视,而是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教育教学制度不断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更加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应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在高中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与意识,从而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夯实基础。本文首先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内涵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客观分析确定培养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重点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意识与能力,同时为促进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能够树立学生的集体合作观,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合作学习的应用缩小了班级成绩的高低差距,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将合作学习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保证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推动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伴随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颁布和推行,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群体已经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适用设立为了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或许因为教学改革还处于试行阶段,所以绝大多数的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变更还不够适应,因此存在着很多迷惑之处。下面笔者就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谈个人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阶段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入,开展综合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性高品质人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核心导向。本文主要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研究背景,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开展意义,重点对基于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建议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6.
李勇 《中国新通信》2023,(16):144-146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和工具。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手段,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高中信息技术课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运用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该课目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还可以大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鉴于此,深入讨论了项目学习教学模式的概况和重要性,并在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思月  张秀  李红 《现代信息科技》2023,(1):173-177+181
多模态教学知识图谱是促进智慧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文章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念,通过梳理多模态知识图谱的研究现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收集了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多模态教学资源,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多模态教学知识图谱构建框架,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了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多模态教学知识图谱模式。  相似文献   

19.
张梦君 《通讯世界》2016,(7):246-246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施中取得长足发展,且拥有着良好的发展机会。目前我国高中在信息技术新课程中发展较好的同时,也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认知,也要加强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相结合。本文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与实践的指导思想作为出发点,从教学理念、教材处理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科学评价体系等角度出发,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静 《移动信息》2023,45(4):114-115,130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不能满足当下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升。提升的主要思路是依托“互联网+”对现有教学体系进行多方面的创新。遵从这一思路,文中论述了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然后针对现有教学体系中的缺陷,提出了相关创新对策。通过研究,建构了“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可充分发挥互联网特性、功能作用,实现教学创新目的,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率、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