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为了加速我省国民经济的发展,继全国帧中继业务骨干网建成后,我省在全省十四个地市着手建立省帧中继业务干线网,并在各市区建立帧中继业务本地网。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ATM技术的宽带帧中继网应用,概述了宽带帧中继网的主要接入方式,并以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为例,描述了局域网高速互联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的中国公用帧中继业务杜之亭赵红梅1概述帧中继是随着传输质量的提高、用户设备的智能化和对高速率的不断增长要求发展而来,是简化的X.25,具有效率高、经济、可靠和灵活的特点,近几年在全世界得以迅速发展.在美国,帧中继成为增长最快的网络服务业务,收入...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互连的需要,用户对数据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加.许多新的业务,如局域网的互连、CAD、远程医疗、多媒体业务、HDTV视频图像传送、大容量数据文件传送等都需要高速、低时延的传输手段,因此出现了帧中继和ATM两项新的宽带数据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10.
11.
12.
ATM技术是ITU-T推荐的B-ISDN交换技术,而帧中继在提供广域网业务方面很成功。因此,在ATM发展的初期不可避免地会与帧中继技术并存。本文阐述了ATM与帧中继网络互加和业务互连的相关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通过对在ATM网、DDN网及公用分组交换网上开通帧中继业务的效果比较,阐述了以现有公用数据网为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帧中继服务的全程联网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围绕ATM与帧中继相对优点而展开的讨论或争论,现在的焦点大多集中于这两种技术的技术细节.把握ATM与帧中继之争的基本要点的最迅速方法是在功能、成本和可用性这三个基本层次上对比这两种技术.解释ATM与帧中继间的这些特定关系有助于潜在用户准确区分这两种技术如何适应未来网络的总体策略.异步传输模式(ATM)与帧中继间的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功能差异是两者传送数据的方式不同.帧中继以变长分组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图像通信及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作方式从主要为区域内的合作向跨区域的合作的转变,人们对提供局域网互联、多媒体通信等的高速数据通信网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加快公用宽带数据通信网的建设,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上海信息... 相似文献
20.
ATM,帧中继与SMD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相继出现了异步转移模式(ATM)、帧中继(FR)、交换型多兆比特数据服务(SMDS)等数据通信新技术,以满足人们对高速数据通信的要求。本文根据当前ATM和FR、SMDS的发展状况,对其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说明它们的现实应用意义和发展前景。一、ATM的基本特点ATM是综合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优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交换技术,是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唯一传送模式。它采用异步分组复用方式,与同步时分复用相比,可大大提高多种突发业务复用的效率。ATM中各种不同业务信息都划分成固定长度的信元,作为传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