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企业换标看品牌标志及视觉形象的设计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娟 《包装工程》2012,33(14):31-35
以近年国内外企业更新品牌标志的现状为启示,分析了传播媒介的革新、互联网交互体验的发展以及对品牌沟通认识的变化等企业换标的原因,论述了标志设计形式出现了多元材质表现、立体表现、动态表现、注重延伸应用以及形态、字体风格转变等一系列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品牌标志及视觉形象设计风格呈现出多元、互动与亲和的设计趋势,企业更换新标识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加强沟通的适时之举。  相似文献   

2.
标志设计符号的灵感创意与品牌文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郝孝华 《包装工程》2013,34(6):109-112
分析了标志设计符号的灵感和创意来源,说明创意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表现,阐述了灵感产生的条件,论述了标志设计符号学的灵感获得,以及常规设计规范和创意元素的应用,进而分析了2012 年标志设计符号流行趋势,苹果品牌内涵发展与标志的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标志设计符号不但要从流行趋势中获取灵感,还要体现品牌文化,并且随着品牌文化的发展而演变。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梁伟 《包装工程》2011,32(12):79-82
分析了数字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已进入动态化发展,论述了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具体表达,进而分析了动态化的标志视觉表达、二维表现、网站表现、新媒介表现,并结合动态化、多元化的终端进行展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时代背景下标志设计动态化发展的意义,以及运用多种媒体的交互表达已成为人们一种极其强烈的心理及审美需求,从而推动标志设计的动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博凌 《包装世界》1995,40(4):38-39
标志是CI的中心,它是最简洁的图形语言,传达了严密而丰富的信息内涵。由于标志具有超过语言和文字的强烈而独特的功能性,因而,在CI设计系统中,标志设计常常是最重要、最核心的设计要素,也是最见设计师功力的设计作品之一。一、CI标志的特性企业标志是商业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企业标志是CI设计的基本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企业CI标志常成为企业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现代企业的CI设计应具有如下一些特性: 1.识别性:企业标志因为设计的题材丰富、造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动态图形设计理论在标志动态化中的表义指向和表现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动态标志中的信息呈现和交流语汇,为标志动态化设计提供可行创意路径。阐述了合理地运用基本运动、拟态运动、分解重构等动态语言形式,有助于强化标志的个性和识别,并且使其更具有趣味性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丽梅 《包装工程》2017,38(6):48-51
目的探讨当代标志设计中的后现代语义特征。方法采用分析阐释法与案例法,从中国网民对日本2020年申奥标志的评议谈起,分析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指出当代标志具备了后现代美学的语义特征。结论多元化的视觉表现方式、多形态(动态化)的图形设计和不确定性的精神内容传达是当代标志设计后现代化的表现,标志设计的后现代化改变了标志设计的模式、表现语言,拓展了标志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七巧板原理应用到现代品牌标志设计中,以求开拓设计思路,克服标志视觉同质化,形成差异化,具有视觉感染力,从而让品牌形象更深入人心。方法分析七巧板模型化思维方式的特征,根据七巧板原理将标志图形或字体、色彩等视觉元素分割成若干个模块,通过各模块之间的任意组合、搭配,设计出灵活多变、充满活力又具有规则的个性化品牌标志。结论七巧板原理给现代品牌标志设计带来了无限的想象和创新空间。灵活运用4种设计方式,能够创造出彰显个性、色彩绚丽、灵活多变的品牌标志图形。  相似文献   

8.
老字号品牌创新视角下的多形态标志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猛  李元春 《包装工程》2016,37(16):56-59
目的依托多形态标志系列化、个性化、多维化的设计新理念,解决老字号品牌体系混乱、标志外形同质化、传播媒介单调的问题,助力老字号品牌的持续发展。方法实地调查发现老字号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存在的问题,通过理论构建和归纳总结提出老字号品牌中多形态标志的创新应用方案。结论多形态标志为老字号品牌重塑提供了新思路,运用元素重组、系列图形、随机生成等标志设计手段,能解决老字号品牌形象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林峰  黄以昕  陈庆军 《包装工程》2022,43(12):266-272
目的 研究品牌标志的响应式设计应变,使其更好地适应多类型移动终端设备的需求,以此促进后疫情时代品牌的线上传播。方法 在梳理响应式标志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响应式标志案例的类型分析,概括响应式标志设计的传播优势,分析后疫情时代下标志的响应式设计原则。结果 品牌标志一般通过改变布局、去掉文字、简化图形3种常规方式进行响应式设计应变,响应后的品牌标志在线上的传播应用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结论 后疫情时代下,响应式品牌标志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在传达效率、准确度、情感表达上的优势,使应变设计后的标志能全面适应线上的品牌传播。在可识别、可沟通、可体验的前提下,响应式品牌标志的设计应变需遵循“延展”响应的图形屏显原则、“平衡”响应的信息传播原则、“持续”响应的视觉体验原则。  相似文献   

10.
标志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湖南包装》1999,(1):38-40
现代艺术设计门类繁多,而标志设计是这些门类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文字、符号、图案、色彩加以创造性的变形与组合来表达一种创意,因为它是商品或企业单位的一种特定代表符号,其要求简洁、鲜明而有独特的个性。其功能是表明盛会、机构、产品的内涵从而达到加强信息传达与产品、企业、单位形象的视觉识别,及个性特征的表达。它突出某一概念,超越语言、文字的局限,使人一目了然。由于现代社会的发达,国际间的联系与日俱增,而标志的应用成为沟通世界商品经济的渠道。鉴此,我认为标志设计与应用是从事这门专业的同志认真地学…  相似文献   

11.
动态标志设计特征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包装工程》2017,38(12):228-231
目的探究动态标志设计的主要特征及应用方式。方法基于动态标志设计可变性、互动性、延展性的特征,分析其价值体现,并从图形、色彩、声音3方面展示动态标志设计的优势及具体案例。结论动态标志设计是未来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强大的应用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与不足,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大众的实际需求和审美需要,让动态标志设计沿着正确的方向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篆书艺术为我国的国粹书法之根,其文化背景、风格韵味和流畅简洁的形象都展现了我国民族的特色。把篆书艺术的文化、意境和形象与标志设计相结合,用来推广民族品牌不论是在品牌的形象上还是品牌的企业文化上都是十分绝妙的。本文将从实际的品牌标志中分析篆书艺术文化、篆书艺术意境和篆书艺术形象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与其对标志设计的启发。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标志(会徽)"中国印·篆书之美"的发布,刮起了一阵全球的中国篆书风。篆书,这门中国的传统艺术,通过奥运标志给予的平台展现了它独具一格的魅力。从形式、构图上来看,篆书与标志的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让现代的设计师们在推广民族的国际品牌时候,更多地选择了篆书这一古朴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品牌的标志。而在标志的设计过程中,篆书艺术的文化背景、意境和表现形象等方面更加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利娟  李继红 《包装工程》2013,34(16):86-89
通过对银行标志的分析,指出了银行标志设计的特征元素和内容,从银行品牌塑造、传播、文化价值的提升以及品牌竞争力的提升等方面,探讨了银行标志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Meta蕴于新媒体环境的发展,其标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媒体环境下品牌标志设计的变化趋势,文章从分析Meta更换的新标志的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品牌内核入手,由此论述了关于新媒体环境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品牌标志设计在抽象简洁化、三维立体化、动态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5.
具象型标志设计探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新华  尹欢 《包装工程》2014,35(20):98-101
目的研究具象型标志在设计中的应用和优势,启发标志设计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方法介绍了具象型标志的表现形式,归纳了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种类。通过与抽象型标志和文字型标志的对比,从视觉表现和信息传播方面分析了具象型标志在实际设计中的优势性体现,并探讨了具象型标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和传承。结论具象型标志在应用中有着其他标志无法替代的功能性和优越性,在标志设计中具象型的应用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标志与含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崇桥 《包装工程》2007,28(12):187-189
探讨了标志与其所表达的含义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过程,指出标志和含义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对等、对应关系,而是一个双向动态形成过程,这个过程围绕标志设计的活动展开.标志的含义实际上是由标志使用者、设计师及受众共同赋予的,离开了特定的环境,标志的含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梅丽萍 《中国包装》2000,20(1):81-82
标志设计属于实用美术范畴,具有实用与独立的审美价值的双重功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农业产品的迅猛发展与品种的日益增多,数不尽的产品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已从单一的、几十年不变的品牌中转向了多元化的、极具选择性的商品化社会迈进。而当今世界性的市场化经济最为激烈竞争的就是品牌大战,在这场大战中标志的设计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标志是商品的文化含量与质量信誉的视觉传递信息,一个好的品牌,同时就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标志。例如现在遍布中国大城市中的各个名牌商店,他们首先是以标志的形式打入…  相似文献   

18.
现代旅游业正处于从纯粹旅游产品竞争转向品牌竞争的时代,良好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旅游竞争的利器。标志是表明旅游地或旅游产品特征的符号,也是旅游品牌形象最核心的部分[1]。然而,当前各旅游地的标志却存在着用色雷同、选材类似及形式接近的设计误区。  相似文献   

19.
从当下换标现象探寻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伟 《包装工程》2012,33(10):133-136
分析了当下企业换标现象的主要原因,论述了标志设计内涵发展趋势,时尚化设计语言的开发、本土化设计语言的传承、生态化概念的视觉表现3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标志的创意造型发展趋势,并深入分析字母型标志设计、多维空间型标志设计、多元创意型标志设计,从而推动当下企业换标的潮流和标志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标志设计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雪松 《包装工程》2019,40(14):311-314
目的 探究现代标志设计的思路与发展及其对文化因素的借鉴与融合。方法 以标志设计的现代性应用及特点为突破口,总结文化的多重含义,进而引申到标志设计中并对其所体现出的传统性、民族性和本土性等文化特质展开论述,接着以这些文化特质为线索,探寻标志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具体应用,分别从特有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世界文化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并列举几个相关的代表性设计案例,就其中的设计方法及策略展开探讨。结论 现代标志与文化因素的融合,实现了形与韵的统一,不仅将标志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了完美地呈现,使文化的价值得到了更多意义的发挥,而且还折射出了设计师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美学观念,为后来的标志设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