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赵沃林  薛拥军 《包装工程》2023,44(10):332-339
目的 归纳总结粤剧文创产品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创新设计策略,以拓宽粤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升粤剧文创产品的竞争力。方法 以地域性文创产品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粤剧发展现状,探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粤剧文创产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整体性引入转译理论和文化三层次结构,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运用到增强文创产品的附加值中,以促进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助力优秀地域文化及其产品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结论 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并将之融合于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是增强传统文化自信的必然手段。在粤剧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对粤剧文化物质、精神、行为层面的典型元素进行设计转译,由外及内地将岭南审美价值、人文意境和文化创新三方面应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设计出极具岭南特色的地方性粤剧文创产品,丰富了设计手法,同时也拓宽了粤剧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
陆春连  周伟豪 《上海包装》2023,(11):150-153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粤剧具有独到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基于非遗传承视角,概述了非遗的定义和粤剧人物造型的历史渊源、传统特征及非遗传承意义,分析了数字插画对文化传承与粤剧人物造型的影响,探讨了粤剧人物造型在数字插画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拓宽数字插画设计的思路,促进粤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众消费理念和需求的多元化,IP形象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增加,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也愈加频繁。将地域文化符号运用于IP形象设计中,可以为IP形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概述了地域文化符号和IP形象的内涵,分析了地域文化符号在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应用原则和应用策略,旨在探索更加适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为今后IP形象的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冯乔  黄天 《包装工程》2023,44(6):1-11
目的 探究TouchDesigner视觉化编程技术于粤剧当代发展中的数字化设计创新路径。方法 分析粤剧的数字化发展现状,探讨TouchDesigner视觉化编程技术与粤剧的数字化转换关系,从而研究粤剧的可数字化元素及TouchDesigner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分析当下数字技术介入粤剧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特点与不足,从中发现TouchDesigner编程技术之于粤剧的数字化创新突破口。最后通过TouchDesigner介入粤剧的数字化设计实践与案例剖析,探索多元交互与沉浸式表现技术中的粤剧多重感官体验形式,探究粤剧数字化设计的多维表达方式。结论 为粤剧的当代发展提供一种融媒体、跨感官的交互式数字化设计创新方法,实现粤剧数字化创新表达,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设计注入中国式血液,进而引发对未来智能场景下粤剧数字化设计创新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汤晓颖  唐艺英 《包装工程》2023,44(6):311-319
目的 在具身认知理论的视阈下探讨粤剧非遗数字化设计的新模式,以改善因非遗文化与受众时空差距和传统观摩式展示造成的受众流失问题。方法 主要采用分析法和用户旅程图法对现阶段粤剧非遗的传播现状及存在的痛点进行叙述,同时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出近几年具身认知运用到各个领域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物质文化的丰富激发了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之外的流行文化的关注,品牌文化的强化加之互联网的推波助澜更是推动了IP形象的生成。一个好的IP形象已经日渐成为成功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文章拟通过调研和分析如今几个成功的咖啡品牌IP形象,来寻找IP形象与品牌自身更好结合的途径,并最终将这一方法及原则运用到咖啡品牌的IP设计与传播中,希望通过IP设计为品牌获得更大的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丰富的传统文化为设计源泉,开发IP形象,有利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本文梳理了IP形象的定义及应用领域,并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而开发的IP形象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归纳了文化IP形象设计的构建方法,然后根据此方法,以故宫博物院馆藏《搜山图》中的重要角色力士为原型,开展了IP形象设计实践。研究旨在为当今国内文化IP领域的设计探索提供理论支撑与案例样本。  相似文献   

8.
福文化与喜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IP形象以其可快速识别、易于延展的特性飞速涌入大众视野。为研究基于福喜文化的IP形象及衍生品的设计方法,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分析、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以怀旧情感为理论支撑,完成怀旧情感体验下福喜文化IP形象及衍生品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9.
为了打造具有虎山长城地域特色的文化IP视觉形象,通过对虎山长城区域附近的地域文化的分析,拓展传统文化表达路径,将带给游客情感体验的文化IP形象与当地知名的旅游景区虎山长城深度结合,运用当地青山绿水和非遗文化的元素,使得设计作品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促使形象设计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文章概述了虎山长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IP的相关内容,设计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IP“虎山小队”,通过此IP的形象设计和一系列延展设计促进了虎山长城相关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文创商品的衍生。地域文化IP形象与地域特色文化的碰撞可为地域性文化视觉形象的打造构建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泛IP化时代,打造IP成为当下众多品牌的选择,一个好的IP可以成为品牌营销的利器。将IP形象引入包装设计中,从视觉的角度引起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为品牌带来源源不断的价值。文章通过分析IP形象的特点、优势及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归纳出在商品包装设计中IP形象的设计方法及策略。强调IP形象在包装设计中应与品牌定位及产品风格相统一,重视情感共鸣以及符号化打造。以期为商品包装中的IP形象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庞博  李天成 《包装工程》2021,42(4):224-230
目的 通过城市IP形象的设计解决国内城市形象"千城一面"的现状.方法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结合赤峰市旅游定位、地域特点等,对IP形象进行精准设计和规划,为构建城市旅游IP形象,助推文化旅游发展作出贡献.结果 当今人们正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城市旅游IP形象是知识创新的产物,它既是对一座城市内在文化的抽象化展现,又是对一座城市人文精神的具象化表达.通过对赤峰市城市旅游IP形象设计总结研究,得出了IP形象设计的"5C原则".结论 城市旅游IP形象作为城市形象认知物,在代表城市个性、体现城市调性的同时,又蕴藏着城市文化旅游的核心价值.城市旅游IP形象时代的到来为助推文化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鹤  彭璐 《包装与设计》2023,(6):146-147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水平的发展,游戏行业蓬勃发展。游戏IP形象不仅能建立起游戏与玩家之间的联系,还可以通过授权使用和品牌联名等方式为电子游戏公司乃至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本文首先阐述了游戏IP形象中的符号学,然后基于符号学的能指和所指概念提出了游戏IP形象设计策略,包括构建游戏世界观、围绕游戏世界观设计IP形象、塑造IP形象的独特记忆点、迭代扩充IP形象的身份、迭代时保留IP基础形象的经典元素。文章旨在为游戏IP形象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苑运祥  陈勤学 《绿色包装》2023,(12):195-198
侗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随着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加速,侗族文化也开始逐渐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舞台。本文将从侗族文化背景出发,以侗族文化背景下的红色文化IP形象为研究对象,介绍红色文化IP形象的设计和推广策略,提出了在包装设计中推广侗族红色文化IP形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并用相关例子进行说明,对于推广侗族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分析信息化时代IP形象的多场景品牌文化传播能力,归纳在IP形象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决定性设计因素,总结在IP形象创意视觉化表达中的原则与方法,丰富IP形象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基础。通过整理筛选信息化背景下品牌文化传播的IP形象案例,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对其进行解构,从实例中归纳出其核心价值、艺术表征、传播手段,并试图发现从设计方法到用户情感链接的逻辑关系。信息化背景下,高价值的IP形象具有视觉表征层面的美学基础,同时以其直接的形象特征被大众接受与认知。多平台跨媒介的信息化特质使其具备强大的品牌文化传播能力以及情感链接建立能力,优秀的视觉美学形式以及情感性设计表达是信息化时代IP形象产生高度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治愈系文化因此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可。本文先对治愈系文化兴起的背景与IP形象设计的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二者结合的优势,然后提出治愈系IP形象的设计思路:塑造幼态可爱的造型、采用童真温暖的视觉风格和设定亲切治愈的人格。研究旨在为IP形象设计者提供思路参考,打造出既能发挥宣传作用,又能传递温暖、抚慰人心的治愈系IP形象。  相似文献   

16.
张广超  杨珞鳐 《上海包装》2023,(10):111-113
为了加大湖湘文化的推广力度,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博物馆知识产权(IP)形象,以情感需求和湖湘地域文化元素为切入点,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从IP的客观层和主观层来分析用户情感需求,提炼出最终的设计元素。针对湖南省博物馆的现状,通过视觉层面、体验层面、文化层面构建出基于情感化需求的博物馆IP策略路径;并结合湖南省博物馆进行设计实践,检验该策略的可行性。研究成果有望对湖湘地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刘慰 《包装世界》2021,(3):20-21
本文提出在儿童公园中进行IP形象设计、植入的观点,分析出IP形象可以进行文化的表达和传播,加深儿童体验的丰富度,增强与体验对象的黏性.在打造较强视觉识别性形象的同时强调个性标签、挖掘形象背后的故事,便于在儿童公园中塑造独特的造型景观,设定有趣的故事线,营造沉浸式的体验空间,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消费文化视域下,对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规律与方法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和优化路径。方法 首先,从消费文化和视觉消费视角,通过消费符号化、消费感性化、消费体验化三个特征维度分析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主流形式及需求趋势;随后,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法对农产品IP视觉形象的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进行梳理,结合消费文化视域下农产品IP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价值、创新思路、优化路径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温氏天露”食品品牌的设计实践案例,从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设计定位,到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的内容设计,再到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场景化构建三个维度的设计策略进行实例验证。结论 基于当前消费文化特征的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策略,能有效建立IP视觉形象与农产品、品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品牌的精准定位、品牌理念的输出,以及消费体验的增强,为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9.
王超  支锦亦  秦悦  梁哲 《包装工程》2021,42(18):194-203
目的 旨在探索IP形象在轨道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并进行设计实践.方法 通过对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调研,探讨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表现特征与设计方法,梳理出"轨道交通工具+IP"设计的3种模式.通过锁定设计目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外观与内室设计的构型特征,提出适合的解决方案.结果 提出主题形象IP的提炼、转换、应用的过程与方法,并以都江堰有轨电车主题设计项目作为设计验证对象,创造出"青城小道"主题IP形象,并将其应用于涂装设计中.结论 提出IP形象在城轨车辆中的应用方法,并应用于轨道交通工具实际项目设计,通过IP形象的打造为传统轨道交通工具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有效彰显城市主题文化和轨道交通活力.  相似文献   

20.
为唤醒新一代青年对我国工业化演进历程的回望与共鸣,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作用,本文将感质理论引入东方红农耕博物馆IP形象设计当中,探究设计实践过程中感质力的融入与传递过程。首先,通过创构感质理论层次模型指导博物馆显隐形因子IP形象层次创构,通过访谈法提取博物馆特征词汇为最终设计因子;其次,将感质层次融入造型和色彩的视觉转译并形成IP形象;最后,进行设计应用及市场评估。感质理论在IP形象设计流程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挖掘设计本体的显性表征与隐性文化设计因子,同时能够指导设计者敏锐掌握使用者对产品的深层价值需求,从而提高产品本身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