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墙体砌法和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开斗砌是我国传统营造的一种典型代表,近代以来,被外观相似的空斗墙砌法取代。重新认识开斗砌,分析其技术特征和构成逻辑,有助于传统营造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州白塔寺川古建筑营造与修复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斗栱作为白塔古建独特风貌的典型元素和重要营造特色,有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以及由两攒或多攒穿插组合而成的多种样式,种类达九种之多。作者通过参与白塔木匠的营造活动,对该派系各类斗栱的结构、构造做法、用材比例、营造逻辑、工艺特色及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揭示了其复杂造型掩盖下的结构关系和构成逻辑,一方面补充、深化了建筑史中的斗栱研究,另一方面对白塔寺川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抢救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空斗墙是一种优良轻型墙体,与同厚度的普通实心墙相比,可减轻墙体重量20~40%,可节省砖材22~40%、砂浆50%以上,同时减少劳动力及运输费用。并且由于墙体内形成空气隔层提高了隔热、保温和隔音等性能,因而南方地区广泛采用,尤其农房多为一至三层,且荷载不大,跨度也小,所以采用更多。但空斗墙也有整体性差,受力性能不如实心墙的缺点,因而施工规范对空斗墙做了一些明确的规定,来加强整体性和改善受力性能。但由于大多数农民建房,依然沿用千百年来亲帮亲邻邦邻的建房方式,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6,(6)
在建筑领域,有些建筑师或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喜欢谈文化、文脉,喜欢在一定语境下为自己单薄的设计作脆弱的支撑,有的更是用现代的、西方的、自以为理性的方法分析建筑设计。笔者对此并不认同。  相似文献   

6.
营造技艺是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营建活动的日趋减少,依靠工匠"口传身授"的营造技艺也开始走向衰落,面临传承断代的威胁。本文选取高平市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民居的营造流程、技艺要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传统工匠营造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7.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8.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9.
营造技艺是建筑遗产得到科学保护与修缮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随着传统营建活动的日趋减少,依靠工匠“口传身授”的营造技艺也开始走向衰落,面临传承断代的威胁。本文选取高平市二层砖木混合结构的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口述访谈的研究方法,对传统民居的营造流程、技艺要点等进行全面的记录与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传统工匠营造的民间智慧与创造力。  相似文献   

10.
湘中地区留存着较多的土坯民居,其建设体现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协调自然环境的经验,是客观的原真性低碳节能的建造典范。从土坯砖的制作、墙体的砌筑研究湘中地区传统土坯民居墙体的营造技艺,在此基础上,总结其融合自然、就地取材、利用材料特性、科学砌筑、合理体型、适宜性构造的低碳节能智慧,为保护和研究传统土坯民居等历史建筑提供参考依据,为现代新民居的节能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以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对象,对课题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传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主体——传统乡土建筑和传统大木工匠为研究出发点,应用类型学和人类学等方法,尝试对该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营造技艺进行解析,并将其与《营造法式》、《鲁般营造正式》和《营造法原》等文献作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历史渊源,加深对赣闽地域传统乡土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郭璇  冯百权 《新建筑》2012,(1):140-143
传统营造技艺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型,而且是历史建成遗产的文化、科学价值的体现和其"真实性"中蕴含的重要无形文化要素,还是大量的历史建成遗产得以长久保存下去的必要条件。阐述了我国传统营造技艺保存的几个发展时期,传统营造技艺的主要类型及保存现状,并结合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阐述了未来传统营造技艺保存的整体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等传统文化的外在显现,也是保存中国传统社会组织构成形态的活化石。在现代建筑思想、建造方式冲击下,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保护问题已成为诸多学者的关注焦点。本文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和类别的视角,梳理 2004-2019 国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从地域特点、村落文脉、院落形制、建筑结构、局部构件、技艺本体、匠人文化、传承方式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非遗的研究视角及特点,并基于当前研究工作存在的区域不均、视角单一、缺乏体系、可持续性不足等问题,对未来研究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江西省宜丰县下屋村为例,总结下屋民居特点,归纳民居营造原理,梳理民居营流程,收集民居营造习俗。通过实地测绘现有建筑,并与当地匠师口述之营造方法进行比较,来进一步分析下屋民居营造经验,为村落后续的保护与发展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空斗墙是一种轻型墙体,与同厚度实砌墙相比,具有减轻墙体重量,省砖,减少劳动力及运输费用等优点。但在隔热、保温、隔音及抗震性能等方面存在不足。对于空斗墙抗震性能研究资料较少,震害分析资料较为缺乏。目前,在启东农村.农民砌筑二、三层楼房普遍采用空斗墙结构。本文试通过常—太地区震害分析对空斗墙农房的抗震性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防御思想、等第思想、封闭思想、风水思想、审美思想等都是中国传统营造思想中的主要内容,介绍了传统城市或院落中的“墙”正是基于这一思想而建造的,满足人类的双重需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8.
郑曦 《风景园林》2022,29(8):8-9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升华完美,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山水园”,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文化影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永恒的时代话题,如何实现传统园林的继承与发展,并在新时代的人居环境营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营造技艺的挖掘和总结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仍存在大量空斗墙结构房屋,这类房屋的承载力和抗震性普遍较差,安全性难以保证,空斗墙房屋的加固改造与鉴定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文中以常州市某农村房屋空斗墙体的承载力计算为例,提出砌体抗压强度等效换算方法,将结构承载力人工计算转化为软件计算,各计算参数需进行修正,该方法是一种近似计算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归纳了斯宅村传统民居特色的基础上,阐述了其营造技术的复杂个性。通过对营造语汇、建筑形制和尺度模数等木作营造意匠进行分析,再将其与近世《鲁班经》、《营造法原》等营造文献以及徽派、闽台等地民居的诸多内容进行比对,结合历史和文化层面因素,总结当地营造技术地域特征的类型倾向,并尝试追溯其源流派系,以丰富杭绍平原民居建筑文化的内容,为文物保护和浙江民居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