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羊毛、桑蚕丝的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主要采用GB/T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和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但浓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配制及使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介绍了浓盐酸法,将浓盐酸法与GB/T 2910.18—2009中的75%硫酸法、FZ/T01112—2012中的甲酸-氯化锌法方法进行对比,测试羊毛与桑蚕丝不同混纺比例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结果表明,采用浓盐酸法测试羊毛与桑蚕丝混纺产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浓盐酸法溶解桑蚕丝时对羊毛的损伤较小,试验误差最小,结果重现性最好,且试验时间较短,易操作。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二氧化硫脲在深色棉粘混纺面料前处理中的应用,配合日本标准JIS L1030-2:2012中的60%硫酸法,通过对比试验与保险粉脱色加国家标准GB/T 2910.6—2009中的甲酸氯化锌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降低试验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升试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依据GB/T 2910.1—2009、GB/T 2910.2—2009、GB/T 35443—2017采用拆样法和次氯酸钠法对海藻纤维/氨纶/粘纤混纺织物进行定量分析试验。依据JJF 1135—2005,分析和评定试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为试验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重复性。  相似文献   

4.
张伟  林玲  周炜 《中国纤检》2024,(4):24-28
采用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75%硫酸法对醋酯纤维/聚酯纤维混纺面料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国家标准GB/T 2910.3—2009的丙酮法作对比,结果表明: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N,N-二甲基甲酰胺法均能准确定量分析,且75%硫酸法更加健康、经济和安全,建议在检测试验中考虑以上三种方法,优先考虑75%硫酸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GB/T 2910.22—2009,通过大量试验与分析,确定大麻纤维在甲酸/氯化锌法定量化学分析中重量修正系数,为今后出现大麻纤维与再生纤维素纤维两者混纺产品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不同测试方法对羊毛/桑蚕丝面料测试结果造成的差异,分别按照FZ/T 01112-2012与GB/T 2910.18-2009进行对比试验,并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该试验结果表明,75%硫酸法的测试结果与实际值能相吻合,而甲酸/氯化锌法的测试结果与实际值相差0.6%~1.0%,平均值为0.8%.该试验表明,甲酸/氯...  相似文献   

7.
文章依据《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法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FZ/T 01112—2012)的方法测定桑蚕丝/绵羊毛成分含量,分析不确定度中各个分量的来源,建立数学模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评定结果显示,所有分量中,重复条件测量带来的A类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在实际试验时,应确保溶解试剂浓度准确,溶解时间...  相似文献   

8.
针对GB2910.18-2009的硫酸法和FZ/T01112-2012的甲酸/氯化锌法规定的羊毛/桑蚕丝混纺织物定量分析对深色样品存在不完全溶解的问题,本文利用保险粉,对85/15的羊毛/桑蚕丝深色面料先褪色,后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为使用保险粉褪色对样品的损伤可忽略不计,对实验数据不会造成影响;褪色后使用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实测混纺比例比褪色样品的准确性高;甲酸/氯化锌法比硫酸法的实测值更为接近已知样品的混纺比。  相似文献   

9.
针对GB/T2910.6—2009部分,在70℃条件下进行试验,对甲酸/氯化锌法溶解去除铜氨纤维时,最佳溶解条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GB/T2910.6—2009,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丝光棉在甲酸/氯化锌法中的修正系数d值,为丝光棉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产品的定量化学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棉/粘纤混纺织物的纤维含量分析方法,对59.5%硫酸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确定了此方法棉纤维的质量修正系数为1.02,平均值在95%置信水平下置信界限不超过±2%;同时通过试验对59.5%硫酸法与现行的GB/T 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中甲酸/氯化锌法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目前标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丰富汉麻与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参照GB/T2910.22—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2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亚麻、苎麻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通过大量试验与分析,确定了在70℃甲酸/氯化锌法中,不同溶解时间下汉麻的质量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70℃甲酸/氯化锌法定量分析汉麻和再生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石杏玲 《辽宁丝绸》2012,(2):12-13,8
依据CNAS-CL07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本实验室按照GB/T 2910.1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混合物(硫酸法)》分析方法,对涤棉混纺产品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得出实验室纺织品成分定量分析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A类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试验,就准确度的两个内容:正确度与精密度,探讨标准FZ/T 01112—2012中甲酸/氯化锌法对蚕丝与羊毛的混合物定量的准确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甲酸/氯化锌法所得数值稳定、重现性好、正确度高,是对羊毛/蚕丝混合物进行定量分析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织物撕破强力测试方法中裤形法(GB/T 3917.2—2009)、梯形法(GB/T 3917.3—2009)和冲击摆锤法(GB/T 3917.1—2009)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异,选择几种不同类型的织物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示,3种方法撕裂原理相似,影响因素不同,结果之间具有相关性。同时本文对不同织物类型的最佳选用试验方法做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纺织检测过程中发现有一些棉与莱赛尔混纺面料中莱赛尔纤维扭曲变形,通过化学法试验所得溶解剩余物状态不佳、数据不稳定的情况。对于此类面料我们根据国标GB/T 2910.6—2009《定量化学分析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及FZ/T 01101—2008物理法标准对不同比例棉/莱赛尔纤维混纺产品进行比对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得到甲酸/氯化锌法处理此类面料所得数据极不稳定,溶解后剩余物状态也不佳;物理法截面试验所得数据则更加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对五种不同配比的桑蚕丝/羊毛纤维混纺织物进行试验,探讨在定量化学分析中可以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试验是利用桑蚕丝和羊毛在试剂中的溶解性差异,溶解去除混纺织物中的桑蚕丝,收集残留物,进行清洗和烘干后,对不溶残留物进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不溶组分羊毛占混纺织物干燥质量的净干质量分数,再由差值得出溶解组分桑蚕丝的净干质量分数。两种试验方法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的含量偏差均符合±5%的含量允差范围。在试验过程中,通过研究分析两种试验方法对不同配比混纺织物造成的结果差异,发现硫酸法测得的羊毛含量始终高于配比值。尤其是当羊毛含量高于30%后,差异更为明显。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试验时,羊毛含量的偏差均小于1%,数据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结果更为准确。因此,桑蚕丝/羊毛纤维混纺织物在定量化学分析时,应优先使用甲酸/氯化锌法进行试验,这样结果的准确性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分别使用0.5mol/L次氯酸钠法、75%硫酸法、甲酸/氯化锌法对11种配比的毛粘试样和普通样品进行试验,分析在一定范围内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结果如下:羊毛含量>25%时,建议采用0.5mol/L次氯酸钠方法;羊毛含量<25%时,建议优先采用甲酸/氯化锌的方法。75%硫酸法适用范围较小,适用于毛含量<25%的浅色样品。  相似文献   

19.
测量系统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指标是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质量的重要标志。文章按照标准GB/T 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对棉氨进行手工拆分法测量不确定度评估,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分析,得出实验室纺织品手工拆分法定量分析的影响因素主要与操作过程中重复性产生的不确定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纺织品4-氨基偶氮苯的测量不确定度,运用SQC技术思路基于质控数据采用自下而上控制图法,基于GB/T27407统计原理,参考GB/T27411—2012和CNASGL34,根据Gg/T23344—2009测试标准对纺织品中4-氨基偶氮苯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研究,在95%的置信概率下,4-氨基偶氮苯测量不确定度U=4mg/kg。这种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