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为配套联产三聚氰胺,需消化吸收三聚氰胺装置副产的尾气,打破了尿素装置原有生产的水平衡,导致系统水碳比高、存在尿素合成塔处理能力不足,需提高生产能力的问题.从尿素合成转化率、系统热平衡等方面分析了该尿素装置的处理能力,提出解决水平衡的办法.通过双尿素合成塔并联操作,提高尿素合成转化率,中压系统分解、吸收能力的改造等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结果表明,改造后顺利实现尿素与三聚氰胺联产,尿素装置在高水碳摩尔比下生产运行良好,消化吸收了46 t/d三聚氰胺装置来的全部的甲铵液,装置生产能力达到750 t/d,尿素消耗降低,氨耗等与CO2汽提法尿素工艺相当.  相似文献   

2.
管露锋 《现代化工》2006,26(9):45-48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采用联产技术对三聚氰胺尾气进行回收,并对原尿素装置进行改造,新增了11万t/a尿素生产装置,并配套增设了尿素水解装置、OAT水解装置、碳铵液回收装置和尿素熔化装置。各装置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充分发挥了尿素装置和三聚氰胺装置的联产优势,降低了三聚氰胺的生产成本,确保了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3.
中原大化集团于2005年建成投产三聚氰胺尾气联产尿素装置(以下简称联产尿素装置),尿素产能为11万t/a,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与传统的尿素生产工艺相比,本套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尿素生产的原料中没有加入新鲜CO2,其主要原料来自三聚氰胺装置所产生的尾气,其设计值是φ(CO2)=36.35%,φ(NH3)=43.65%...  相似文献   

4.
郑海胜 《中氮肥》2024,(1):34-38
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460 kt/a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于2018年8月利用大修机会进行增设了中压分解系统、中压吸收系统以及增设预蒸发器、低压甲铵预冷凝器等一系列优化改造,以适应回收二期50 kt/a气相淬冷法三聚氰胺装置尾气。2019年1月尿素装置与三胺装置联产后,出现了尿素放空总管尾气中氨含量超标等问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低压吸收塔吸收液浓度高、常压吸收塔洗涤液量小、联产技改设计存在缺陷等。为此,提出了改造低压吸收塔、优化蒸发冷凝液工艺流程、增设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气相洗涤器、增设放空气洗涤塔等优化改造措施。技改后,预期二期三胺装置70%负荷时产生的三胺尾气可完全被尿素装置回收,尿素装置中压/低压吸收系统操作弹性与装置运行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尿素装置放空尾气可实现达标排放,间接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5.
中原大化集团公司生产合成氨30万t/a、尿素52万t/a,于1990年投产。1999年,新建1套1.2万t/a三聚氰胺装置与原氨气提法尿素装置联产,由尿素装置提供尿液、碳铵液、NH_3、CO_2作为原料或吸收液等介质,三聚氰胺产生的工艺冷凝液、急冷尾气送回尿素装置。自2000年4月三胺投产以来,对尿素装置有一定影响,改变了其运行状况。目前公司拟对三胺进行扩产100%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根据三聚氰胺装置扩产后,与其联产的尿素系统对尾气组分的要求,分析工艺操作难点,引用调温水系统,对现有的三聚氰胺尾气冷凝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整个装置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7.
董志亮  翟凯  杨再清 《广州化工》2009,37(8):219-221
根据三聚氰胺装置扩产后,与其联产的尿素系统对尾气组分的要求,分析工艺操作难点,引用调温水系统,对现有的三聚氰胺尾气冷凝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整个装置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8.
《煤化工》2018,(5)
针对国内多数三聚氰胺装置产量不达设计要求的现状,以阳煤丰喜5万t/a加压法气相淬冷三聚氰胺联产尿素装置为例,介绍了主要设备物料及热量的衡算过程,确定了装置的主要工艺参数,对试车时出现的系统压力偏高、成品包装罐无进料、冷风机振动量大、热气过滤器内氨气泄漏、成品包装风机出口气体夹带三聚氰胺、成品中催化剂含量超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了装置的满负荷生产。  相似文献   

9.
张春林 《化肥设计》2023,(4):27-29+43
以呼伦贝尔2 860 t/d尿素装置4 Bar吸收系统尾气为例,综合分析尾气特点及现有回收利用技术,提出控制尾气燃爆性的创新技术方法,并成功回收运用于工程实践,为同类型大型尿素装置回收利用含氧尾气以及尿素排放尾气VOCs的治理提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史元璋 《煤化工》2013,(5):44-45,48
针对焦炉气供应量增加、无法全部利用的现状,对原"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了1台Φ1 600 mm的氨合成装置、变压吸附提氢装置、无动力氨回收装置和液氨充装站,并对运行后出现的变压吸附后产品氢中微量成分(CO、CO2)偏高及合成系统压力高等问题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合成氨产量增加了80 t/d。  相似文献   

11.
田玉青 《中氮肥》2005,(4):24-25
盘锦中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合成氨90kt、尿素140kt、硫酸钾20kt、三聚氰胺6000t。废水主要来自尿素分厂和三聚氰胺分厂。尿素分厂的碳铵废液排放量为15t/h,主要为尿素解吸废液。自尿素合成塔塔盘改造后,尿素产量增加了,但随之产生的废液也增加了,尿素解吸塔超负荷运行,造成解吸废液中的氨氮浓度过高,严重影响了排放废水的水质。6000t/a三聚氰胺生产装置是废水的另一来源。如果三聚氰胺装置满负荷生产,碳铵废液的排放量为96t/d,浓度为25%。原设计用碳铵液生产硫酸铵产品,但因系统处理能力有限,每天仍有10~20t碳铵液过剩,无法处理。另外,…  相似文献   

12.
郑海胜 《小氮肥》2007,35(5):24-25
山西丰喜肥业集团临猗分公司现拥有3套生产装置,合成氨生产能力350kt/a、尿素生产能力600kt/a。2^#尿素装置原为60kt/a水溶液全循环工艺,通过技术改造,生产能力达到130kt/a。但是生产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中压吸收系统(一吸塔)吸收负荷重,操作弹性小,经常发生超温现象。改造中,已将一吸塔的鼓泡段加粗、加长,直径为Ф1400mm(原直径为Ф11130mm),加长2m,班产130t以上时一吸塔吸收负荷明显偏重,产量受到限制。经过多方论证采用了宁波市远东塔器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DL型塔盘,产量增加近1倍,Ф1100mm一吸塔尿素生产能力由300t/d提高到550t/d以上。主要方案是精洗段更换4层DL型塔盘。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三环分公司600 kt/a硫黄制酸装置达产达标的技术改造措施。采取对硫黄制酸系统进行降低阻力的改造和在二吸塔出口增设1台增压风机提高系统风量的办法,使硫酸产量由1610 t/d提高至1820 t/d,达到了设计产能;采用氨肥法脱硫技术新建一套尾气SO_2吸收装置,使装置排放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由960 mg/m~3降至200 mg/m~3,达到GB26132—2010要求的排放新标准。通过改造,实现了该装置达产达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王献 《化肥设计》2006,44(5):50-53
介绍了刘化(集团)公司尿素装置的技改背景;论述了合成系统、中压系统、低压系统、蒸发系统、解吸系统在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方面的技术改造措施;改造后装置运行数据表明,单套系统尿素产量为820t/d,比改造前增产270t/d,全年增收和节支产生的经济效益为3090万元。  相似文献   

15.
河北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尿素产量、降低消耗,与武汉市绿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制定了节能增产改造技术方案并采用该公司的尿素专利技术,使尿素装置达到600t/d以上的能力,同时降低能耗。改造于2004年10月26日实施,11月4日一次投料成功。目前系统运行平稳,尿素产量已达600t/d以上,吨尿素蒸汽耗1200~1250kg,吨尿素蒸汽消耗比改造前降低了150kg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介绍大型磷铵装置尾气洗涤系统的专有技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洗涤装置特点。分析技术的创新点与先进性。该技术尘、氟、氨回收率高,60万t/a的DAP装置每年可多回收氨933 t、氟26 t,连续运行周期从7~10 d延长到15 d,相当于每年增产DAP 1万t。  相似文献   

17.
张辉  郝天才 《小氮肥》2009,37(4):25-26
通过效益预算,河南财鑫化工有限公司为充分利用脱碳系统富余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外购液氨生产尿素,或者根据甲醇的市场价格随时降低甲醇产量来提高尿素产量。因此,决定充分挖掘尿素装置的潜力,通过改造使尿素产量达到500t/d。尿素装置于2006年6月改造结束,现将改造方案及运行效果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陈明 《大氮肥》2006,29(6):365-367
介绍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二化肥扩能改造项目中,尿素装置工艺改造方案的选择及改造的工艺特点.装置改造后,尿素产量由1500 t/d增至2610 t/d,实现增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徐守淦 《小氮肥》2008,36(5):5-7
姜堰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有两套尿素生产装置,1^#尿素装置的尿素合成塔为20m^3,自1993年3月投产以来,经过不断地改造和完善,使该装置现生产能力达到平均410t/d以上,最高产量达435t/d。2^#尿素装置由两台17m^3尿素合成塔并联运行,系统其它设备的配置,均由40kt/a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设备合理配置和部分重新制作而整体考虑。自2004年5月投产以来,经过不断地挖潜和技术改造,2^#尿素装置生产能力由原来的平均350t/d提高到现在的540t/d以上。  相似文献   

20.
官伟 《小氮肥》2004,32(10):19
我公司尿素生产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工艺,系原化工部第四设计院一版通用设计,公称能力为140t/d。该装置于1991年建成投产并通过“达产、达标”验收考核。1998年完成“4改6”技术改造,1999年尿素产量超过6万t。2000年1月实施了“6改10”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尿素日产达300t/d左右。近年来,通过不断挖潜降耗,该装置日产尿素可达330t/d左右,为解决蒸发系统真空度所存在的问题和降低蒸汽消耗,在蒸发系统采用了2台双吸高效水力喷射器抽取真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