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杨启宇  田中青 《材料导报》2011,(Z2):507-508,512
从各向同性钢的生产实际出发,研究了同一平整延伸率下不同平整张力和平整轧制力的匹配对各向同性钢屈服延伸的影响。在同一平整延伸率下,平整张力变化对平整轧制力的影响很大,平整轧制力比平整张力更利于消除带钢的屈服延伸,所以生产各向同性钢必须采用大轧制力小张力的平整延伸率控制模式以防止冲压后出现拉伸应变痕,而且平整张力越小,轧制力越大,各向同性钢的抗时效性越强,这是因为平整轧制力比平整张力能产生更多的可移动位错。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实验室退火与回火,采用力学测定与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马氏体体积分数与回火温度对双相钢屈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马氏体体积分数从0%增加到约15%,双相钢的屈服强度显著降低,降低值约为80~100MPa;而马氏体体积分数在15%~35%之间,双相钢的屈服强度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当马氏体体积分数大于35%,双相钢屈服...  相似文献   

4.
连续退火温度对马钢CSP流程IF钢冷轧板屈服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退火工艺方法,研究了以CSP流程热轧卷为基料生产的冷轧卷退火温度对屈服强度的影响。分析了加热温度、缓冷温度和快冷温度对屈服强度影响的显著性,制定了连续退火温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和爆炸焊接试验验证,研究了原材料钛的屈服强度和大面积钛-钢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爆炸焊接高温高压作用下,钛层的塑性畸变是产生褶皱型未结合缺陷的主要因素;控制原材料钛的屈服强度使之处于较低的水平,能够改善钛在爆炸焊接时的塑性应变行为,有利于获得良好结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双真空熔炼(VIM+VAR)30CrMnSiNi2A钢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双真空(VIM VAR)熔炼30CrMnSiNi2A钢屈服强度(σ0-2)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Si对该钢σ0-2影响较大,为了确保σ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C,Si含量宜控制在上限;在规定200~300C回火温度范围内,较高的温度回火对提高σ0-2有利。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20MnSiNb钢的显微组织对屈服行为的影响及添加微合金元素铌对其产生的作用。结果表明,贝氏体组织的形成将导致屈服平台的消失;钢中铌的沉淀析出具有沉淀强化和晶粒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必磊  李永灿  宋长江 《材料导报》2018,32(15):2659-2665
低碳钢因其优良的塑性常被用于家电和汽车面板。在低碳钢工业生产中,节能、高效的连续退火工艺取代能耗高、效率低的罩式退火工艺后,低碳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时效而产生的屈服延伸现象。屈服延伸现象是指低碳钢经人工时效或长时间的自然时效后,钢板表面在变形过程产生不均匀塑性变形而出现褶皱的现象,又称吕德斯带,该现象对钢板的表面质量和性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屈服延伸现象受碳氮含量、晶粒尺寸、合金元素、工艺参数和应变等因素影响,在明确屈服延伸现象发生的微观机理前提下,选择适当的成分和工艺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屈服延伸现象。关于屈服延伸的出现一般认为与晶体内间隙原子(碳原子和氮原子)的偏聚有关:经典理论认为屈服延伸现象是由于间隙原子在晶体内位错周围偏聚(也称柯氏气团),柯氏气团对位错的反复钉扎和解钉扎过程导致了屈服延伸;但是部分学者认为屈服延伸现象是偏聚在晶界上的间隙原子对位错运动的反复钉扎和解钉扎引起;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关于出现屈服延伸现象的原因的争议在于间隙原子偏聚的位置,即偏聚于位错周围形成柯氏气团或偏聚于晶界。为了有效消除屈服延伸现象带来的危害,近些年来除研究屈服延伸现象发生的微观机理,即探究屈服延伸发生过程间隙原子偏聚的位置外,研究者们也探索了屈服延伸现象发生的微观力学行为。针对屈服延伸现象的研究引入了内耗、三维原子探针、聚焦离子束等先进技术手段,可实现对基体、晶界和位错等位置上各元素含量的表征,为进一步明确屈服延伸现象产生机制奠定基础;纳米压痕和扫描电镜原位拉伸等技术可用来研究屈服延伸发生过程的微观形变机理。其中采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屈服延伸现象时所得载荷-位移曲线上出现的晶界pop-in现象已被证实与屈服延伸现象存在联系,否定了较早认为初始pop-in现象与屈服延伸现象存在联系的观点。本文对屈服延伸的影响因素、机理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低碳钢连续退火工业生产工艺中消除屈服延伸现象提供一定的线索,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低碳钢表面成形质量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晶粒尺寸对 Cu-32Zn 合金锯齿屈服的影响。实验表明:(1)在半经验公式ρ_m=N·ε~β及 C_v=K·ε~m 中的β及 m 随晶粒度加大而增大;(2)获得了四种不同类型的锯齿波;(3)出现锯齿波的温区按临界应变量ε_c 随温度升高而分别减小、为0及增大而分成三个区段;(4)随着晶粒度的增大,ε_c 变大;出现锯齿波的温度范围扩大;三个温区中的两个温度点移向高温区;锯齿波的波幅减小。上述结果可用ρ_m 及 C_v 和晶粒尺寸的关系及根据大量位错的集体行为和溶质原子与位错的弹性交互作用的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连续退火和水淬+回火工艺模拟了1000MPa级冷轧双相钢的退火过程.连续退火工艺下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较低,250℃过时效时屈服强度为472MPa;320℃过时效时屈服强度为454MPa.而水淬+回火工艺下双相钢的屈服强度较高,250℃回火时屈服强度为1083MPa;320℃回火时屈服强度为887MPa.金相分析显示:连续退火工艺下最终组织为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和未回火马氏体;而水淬+回火工艺下最终组织为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研究发现连续退火工艺下终冷阶段仍存在马氏体相变,终冷阶段生成的马氏体未发生回火,会导致最终组织中存在较高的可动位错密度和较大的内应力,这是连续退火工艺比水淬+回火工艺获得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结构中不同构件承载力关系进行不等式迭代分析,建立了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屈服机制控制方法,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以结构总重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基于屈服机制控制的结构优化分析方法。通过现有试验、48个有限元模型及多个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实例,分别针对结构屈服机制控制方法及该文章优化方法的计算效率、准确性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屈服机制控制方法能保证结构构件按照预设置顺序屈服,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宜选取灵敏度较高的范围边缘参数,但应在参数范围内选取外径较大的支撑截面参数避免受压支撑过早屈服;利用参数范围进行优化分析,可有效减小优化搜索初始解域,提高优化分析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屈服强度对40CrMnSiMoVA超高强度钢腐蚀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屈服强度对40CrMnSiMoVA(GC-4)超高强度钢腐蚀疲劳(CF)裂纹扩展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屈服强度时,GC—4钢在3.5%NaCl溶液中的CF裂纹扩展曲线上,都出现了类似于应力腐蚀的平台区,而且随屈服强度提高,平台区裂纹扩展速度显著增大。研究表明,氢脆在GC—4钢的腐蚀疲劳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理论分析与计算表明,屈服强度会影响高强钢氢致开裂的过程和速度.  相似文献   

13.
时效时间对16NiCo钢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时效时间对16NiCo钢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10℃时效,随时间延长,冲击韧性提高,时效时间超过8h后,出现下降趋势,强度硬度开始随时效时间下降缓慢,至8h后下降幅度加大。组织中的Mo2C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逐渐长大。为使该合金具有良好的强韧性配合在510℃下时效时间应小于8h。  相似文献   

14.
李承亮  陈骏  刘飞华  束国刚 《材料导报》2017,31(Z1):184-187, 197
通过监测反应堆压力容器钢服役过程中硬度的变化来表征其辐照损伤程度的方法日益引起研究界的关注。介绍了国内外在反应堆压力容器钢辐照脆化过程中硬度变化规律领域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并讨论了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与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通过探索反应堆压力容器在服役时力学性能、硬度之间的潜在关联,以此为基础形成准无损评估技术,可为反应堆压力容器辐照监督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最后指出了对国产反应堆压力容器钢尽快开展辐照硬化研究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我国某国防用高精密弹性件材料强韧性不足的问题,研究了不同尺寸的对18Ni(1750MPa级)马氏体时效钢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循环相应细化奥氏体晶粒到不同尺寸,在相同时效处理规程下进行时效处理,机械性能测试表明,晶粒细化是提高18Ni马氏体时效钢强度和塑性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效工艺对82B钢盘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OM,SEI技术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研究对比了82B钢轧制线材集卷后,自然时效0~30d(天)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变化、宏观断口形貌以及微观断口韧窝形态的差异,并对自然时效与集卷后人工时效(在250℃或300℃加热、保温2h后缓慢冷却)后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时效的力学性能约相当于15d自然时效的效果,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8Ni(350)马氏体时效钢在温度在90~150℃下的蠕变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下,第二阶段的蠕变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第二阶段的蠕变速率可表示为:ε=4.3×10^-3exp(-26.6kJ/RT)。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 Si-Mn-Cr-Mo 系列热轧双相钢从室温到-180℃,三种不同应变速率下的低温性能和断裂特征。结果发现此钢具有良好的低温延性。在三种应变速率下,随实验温度的降低,在断裂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的同时延伸率基本保持不变。在相同试验温度下,断裂强度与应变速率无关,而高应变速率使屈服强度有所增加,使延伸率稍有降低。用 SEM 和 TEM 对各种样品断口和位错组态观察表明:此钢的冷脆转变温度在-100—-140℃之间,并且随实验温度的降低,马氏体的位错组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微观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材料的加工硬化能力,并且与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钢板屈服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钢粘接界面的性能影响,开展了一系列CFRP-钢双搭接粘接节点拉伸试验和有限元模拟。以钢板厚度和CFRP粘接长度为变量,通过拉伸试验得到了钢板屈服条件下的节点拉伸荷载-位移曲线、有效粘接长度和失效模式。试验结果表明,15 mm厚钢板的粘接节点在破坏之前表现为弹性状态,而8 mm厚钢板的粘接节点在破坏前钢板已经屈服并进入塑性状态。钢板屈服使得节点的荷载-位移曲线由线性变为非线性,且钢板屈服时节点的失效位移增加;随着钢板屈服,节点的失效模式由CFRP层离破坏变为CFRP层离和钢板-胶层界面脱粘混合模式,且随着钢板屈服程度的增大,钢板-胶层脱粘面积也在增大。根据本文所采用的节点试件及所选取的材料属性,当8 mm厚钢板节点在出现钢板屈服后,其最大失效位移约为15 mm厚钢板节点的4.2倍,但其承载力仅为15 mm厚钢板节点的69.92%。即节点由于钢板屈服所获得的延性是以节点承载力降低为代价的。从有限元结果可以发现,当钢板屈服程度增加,节点失效位置将会从接头处转移至粘接接头远端,有效粘接长度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20.
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体时效钢是用途最为广泛的超高强度钢,其强韧化设计是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回顾超高强度钢至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发展历程和总结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元素的作用与强韧化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马氏体时效钢的强韧化设计原理,并对马氏体时效钢未来的强韧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