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表面活性剂APG、SDBS、APAM浓度对哈密褐煤煤尘润湿性的影响,建立了试剂与沉降时间、试剂与透过率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APG和SDBS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对润湿性影响显著;SDBS和APAM对煤尘团聚性起主导作用;煤尘抑尘剂优化配方为:0.25%APG,0.50%SDBS及0.05%APAM。沉降时间预测值为20.48 s,3次实测平均值为21.25 s,误差为3.76%;透过率预测值为91.48%,3次实测平均值为92.49%,误差为1.10%。 相似文献
4.
以秸秆为原料,微波干燥后经炭化、活化处理制备出一种新型多孔材料。以响应面法对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用扫描电镜、N_2-物理吸附(BET)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多孔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反应温度707.40℃、炭化样品与KOH质量比1:3、活化反应时间17.2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多孔性和较大比表面积,孔径集中在5.6~13 nm,比表面积达1 463.15 m~2/g,是孔径较大的介孔材料。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为有效治理建筑工地扬尘的污染问题,以三乙醇胺、羧甲基淀粉钠以及木质素磺酸钠作为复合型抑尘剂的配方,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建筑工地除尘的复合型抑尘剂。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优的抑尘剂配方为1. 5%的三乙醇胺(A-2)、2. 0%的羧甲基淀粉钠(B-1)和1. 0%的木质素磺酸钠(C-3)。该复合型抑尘剂比自来水具有更好的含水率、高温抗蒸发性和抗风蚀性,并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其优异的抑尘效果。 相似文献
13.
道路抑尘剂能有效控制大气颗粒物污染,本文简单介绍了抑尘剂的种类及抑尘机理。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简介了抑尘剂的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压反应釜提取废纸中的纤维素制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再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质,辅以天然植物胶和硅酸钠等原料进行复配制备出可降解、低成本、无毒无害的高效抑尘剂。研究了不同配方及不同质量浓度对抑尘剂各种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恒温水浴法相比较,采用高压反应釜法从废纸提取羧甲基纤维素钠,产率更高,提取率更高,成胶性能更好。以此制备的CMC为基质复配了三种配方的抑尘剂,实验研究了不同配方及不同浓度对抑尘剂溶液黏度、表面张力、渗透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它们使用后对保水性、抗风蚀性以及结壳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6.
17.
针对绿色施工要求,以及传统抑尘剂保水性能差、渗透率低的问题,提出用木质素磺酸钙和丙烯酰胺单体制备一种新型施工用抑尘剂.并对抑尘剂配比进行优化,探讨了不同配比对抑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抑尘剂最佳配比为:引发剂浓度1.0×10-2mol·L-1;固含量8%;单体与木质磺酸钙添加比例1∶5;以此配比制备的抑尘剂粘度时间为242s,表面张力为4.5×10-2N·m-1,固结层强度较硬,接枝率为98.3%,渗透时间和渗透深度分别为16.7s和3m.工程应用发现,在喷洒该扬尘抑制剂78h后,保水率仍超过85%,质量损失率仅为0.7%,且具有良好的抗风蚀性能.各方面性能皆满足标准要求,是一种可用于建筑工地的抑尘剂.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