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物联网作为目前重要的尖端技术驱动全球经济的发展,被广泛运用在国防、医疗、精细农业、工业、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主要研究物联网的两大核心技术RFID和WSN.物联网环境下的RFID技术存在安全隐私威胁,针对现有的安全认证技术和安全性能分析,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措施.WSN工作于无线通信环境中,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网络结构、组网方式及其数据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RFID、无线传感网络、超声波传感器等相关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模型,通过对车辆入场、入车位、出车位和出场的全流程描述,介绍车位预订、车位引导、停车位测控、出场管理等功能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物联网技术是智能电网对外界信息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技术核心与设备外延,使物联网多种关键技术得以具体应用。本文针对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实际需求,结合物联网关键技术,构造了智能变电站监控总系统以及包括设备状态监控子系统、智能巡检监控子系统、避雷器监控子系统以及安全警卫监控子系统在内的四大子系统。  相似文献   

4.
利用物联网无线传感技术将多个温室大棚形成一个无线网络,并通过无线传感器模块采集温室大棚的空气湿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值、CO2浓度及光照强度等多种参数,将采集到的参数通过物联网无线网络发送给物联网智能网关,智能网关通过Internet与网络服务器相连将数据传送给计算机和手机。计算机通过配套的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将结果通过图表的形式在界面中显示出来,并与数据库已存的正常温室参数比较,如果温室参数不正常则自动启动温室大棚调控设备如加湿器、遮阳网、鼓风机、液体施肥器、加热器等,调控温室大棚作物生长环境,使其能够保持在作物最佳的成长环境参数范围内。另外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和手机软件随时查看温室大棚中具体位置的作物生长环境情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物联网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物联网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物联网无线化、移动化的发展趋势,给出了基于分布式网络代理管理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移动代理技术,能够使之更好地适应物联网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智能住宅是综合考虑物业与住户管理及使用需求,并将楼宇自控、建筑节能、小区综合安防和家居智能化集成于一身。尽力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将各种与楼宇设备、家用电器和安防装置,通过网络传输技术连接到管理平台进行集中的或异地的监视、控制和管理,实现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统一,从而为小区住户创造一个便利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7.
程玉 《软件》2011,32(5):109-111
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物联网技术带来了第三次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产业浪潮,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的变革。物联网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技术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基本特征、关键技术,并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而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联网的核心部件为传感器,特别是光纤传感器,它和其它的类型的传感器所不具有的优势,而物联网主要有四个技术构层,它们是应用接口、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网络和传输网络,在物联网中我们将会看到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的存在,这些传感器可以用来感知不同的环境参数,比如温度、重力、光电、声音、震动和位移,这些传感器为物联网提供最原始的数据信息。当前,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物联网的界定、构成以及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重点是对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加以详细阐述。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4G已广泛普及。如今5G的能力已被窥伺冰山一角,可以预测物联网将被进一步推动,最终来到世界顶尖科技的发展前沿,一个黄金时代即将展现在众多科技人才面前。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介绍了RFID在物联网中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RFID作为物联网结构感知层中的技术,能够使具有标识物的物体成为辨别对象,不需要和该对象建立任何物理上的接触。通过部署RFID并配合嵌入式系统、现有网络层和应用层,能实现自动化的管理,解放大量劳动力,保证高质量的完成率。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Agent技术对物联网传感层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模块化和Agent技术模块构建的思路,最后对Agent技术对物联网传输层的信息传输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物联网的原理和架构,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构建以物联网关键技术为基础的运营平台;对网络环境下的车间作业调度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物联网技术平台,利用平台中的RFID等信息传感设备将采集到的车间底层信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传送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对待加工零件的实时信息采集和识别,进而通过开放式的计算机网络循环结构实现车间底层、管理层和用户层的信息交换和共享;车间现场数据采集的实时化、自动化和可视化使企业信息实现全程"透明"管理,实时监控生产加工过程,为企业在智能生产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互联网技术到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以物控物"目标的实现速度。文章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应急通信以及智能电网中的应用。以期通过研究争取进一步加快智能电网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从感知、定位、存储和决策4个方面分别阐述物联网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同时介绍物联网特有的安全和隐私问题,总结智能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品领域、远程监护、医疗信息化、医疗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详细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在医疗物联网、物联网医学和健康物联网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医疗领域下物联网研究中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面向医疗行业的物联网系统标准、电子病历的相关问题,以及病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在救灾物资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传统救灾物资配送管理系统存在的数据采集非自动化、物资运送流程无法实时监控、物资实时调度性差等缺点,采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一种结合硬件和软件的应用系统,硬件主要是用来采集系统需要的核心数据,包括存储在RFID电子标签中的物资基本属性数据、各种传感器感知的物资环境数据以及卫星和GPS芯片协同处理得到的物资坐标信息。这些信息通过GSM无线网络传送到互联网中的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服务器中的救灾物资信息处理子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展示、分析和评估,利用这些实时监控数据的分析判断结果,能够对整个物资配送运输过程进行一个全面的辅助决策,同时对一些突发情况进行事先预警。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可视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电子商务水平的关键。对比了供应链和物流的区别和相互间的联系,并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无线射频标志、无线传感器网络、虚拟现实等技术进行了研究,重点介绍了这些关键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借助物联网技术,形成一体化可视化物流管理模式,实现了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和商品流通过程的实时全方位监测,减少(或避免了)混乱,提升了设备状态,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煤矿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设计方案;指出煤矿物联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为物联网标志体系、综合通信基站、井下分布式传感技术、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煤矿物联网在安全生产和管理、综合多媒体通信、矿用设备和物资监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冷链物流的概念,从冷链智能化应用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描述物联网技术给传统物流带来的改变,解释了什么是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同时也描述这些智能化在自动化物流仓储中的应用,在供应链的各环节中的工作实况。这一技术上的改进,不仅实现了农产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客户满意度之间的平衡,还帮助大家更充分更全面地了解冷链物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文中还明确运用案例对所介绍的智能化技术进行更透彻的讲解,使得冷链物流所带来的改变更容易被大众理解。  相似文献   

20.
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改善传统人工管理存在的不足,提高仓库管理效率,引入RFID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新的智能仓库系统。以GPS技术、GSM、RFID技术为基础建立系统硬件,通过技术底层、大数据管理层、消息交换层组成硬件技术框架,硬件设计了智能仓库库房、数据库、服务器、读取器,由库房区与档案库房组成智能仓库库房,采用SYT-17型数据库扩大硬件数据管理范围,选用S198工作组服务器提高仓库的智能性,利用YU810型接触式读取器增加仓库管理的手摇功能。分别设计商品入库管理程序、信息管理程序、商品实物定位程序、物资盘点程序、手动管理程序和车载控制程序,实现软件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RFID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仓库系统相位反转时间更短,灵敏性更强,通过改善灵敏度能够很好地减少误码率,与传统管理系统相比,响应时间最大缩短了6.14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