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住美国的房子、娶日本的太太、吃中国的菜”,概括了许多人对生活的理想,足以见得中国菜的魅力。究竟事实是否如此呢?对此,我专门走访了几位外国留学生,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一、加拿大学生恒力恒力长得很英俊,轮廓就像电影《泰坦尼克》的男主角,但因为学武术的关系,要更男子气一些。后来才知道,他妈妈是个“空嫂”。起初,我叫他Henry,他严肃地校正我,说他不叫Henry,恒力是意译。一年多不见,恒力听说要采访他,很高兴。我在体育大学的拳击馆找到他时,他正在和同学练太极推手,据他的教练讲,他打得很好。我们寒暄了一阵,…  相似文献   

2.
阿利 《烹调知识》2002,(12):44-44
前两天,妻子回娘家了,家里只剩下了我。午饭本打算回母亲处吃,由于赶稿子,错过了饭时,等到肚子咕咕叫,才知道饿了。 在家里,饭菜都是妻子做,谦虚地说,我很少插手。如今,只好“赶着鸭子上架”了。 我切好了菜,然后,按妻子做菜的程序,先往锅里倒了油,油沸了,加了佐料,然后倒入菜,熟了,就盛入盘内。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因事去晋北农村,曾在朋友家小住数日,其间吃过一顿“杨毛儿”饭,至今仍令我回味无穷。“杨毛儿”是杨树在春天吐叶前抽出的红褐色似穗的絮,对此人们也许不会感到陌生,但吃过“杨毛儿”的人恐怕不多吧?记得当时高清明还有几天,正值杨毛儿最多的时候。一天早晨,友人的母亲早早出了门,待我们起床时,她已拉回来一篮子鲜嫩的杨毛儿。我不解地问:“捡这做什么?”她说:“做菜吃啊,你肯定没吃过。”从小便与杨树为伴长大的我,确实是头一回听说杨毛儿还可以吃。后来才知道,每年这个时候,这里几乎家家都要吃杨毛儿菜,这似乎…  相似文献   

4.
网上趣闻     
美食佳话“美食丑行” 北京的文化圈里流传着一些关于漫画家丁聪与出版家范用的美食佳话,说他们如何“臭味相投”,既是“书香佳偶”,又是“狗肉朋友”。 相传50年代,丁聪那时已经养成了把工资交“家长”(朋友们都知道他的“家长”就是他的爱妻)的好习惯,可每次发了工资,总要先叫上范用出去大吃一顿再上交。那时也没有什么好吃的,无非是叫点肉,叫点米饭,可他们两个吃得争先恐后,钱不知道谁出得多,但饭和肉谁都不愿少吃一口。朋友们问及此事,他们两人无不以此“攻击”对方,说对方没出息,钱出得少。朋友们都看笑话,只当是两…  相似文献   

5.
情迷本帮菜     
我是地道的上海本地人,父辈的三亲四戚也全是世居静安寺、中山公园、周家桥、北新泾等地的正宗上海本地人。因此,我自幼在家吃的是上海本帮菜,去亲戚家吃的也是上海本帮菜。小时候我耳濡目染的菜肴都是本帮菜, 以至不明就里,还天真地以为天下百姓吃的都是一样味道的菜肴呢。后来才知道,中国菜还有“四大名菜”、“八大菜系”、“十六帮别”一说,但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相似文献   

6.
杭州炸响铃     
杭州菜进军上海取得成功之后,据说又挺进京城,不久前几位京城老友来沪,居然也知道“炸响铃”,于是我问:明明是油炸豆腐衣,却为何叫“炸响铃”?他们不知,我这才款款道来:抗金名将韩世忠因不平岳飞被秦侩等杀害之事,与秦结下了仇,后被解除了兵权,只好解甲归田,隐居在杭州飞来峰下,自称“清滦居士”,经常骑着挂着一只响铃的毛驴浪迹西湖的山水之间,以解心中的小平与苦闷。某日,韩世忠骑驴来到一酒家要吃炸豆腐皮子。不巧,店里的豆腐皮子刚刚用完,这菜无法做了,韩世忠倔劲上来,当他得知豆腐皮子产在  相似文献   

7.
莲蓬豆腐     
豆腐这种极其平常的原料,我只知道可以做一些家常菜肴.最近在一次宴会中尝到了一只豆腐菜,味佳形美,在座人都喜欢吃,服务员告之此菜是“莲蓬豆腐”。我看此菜好像不难做,不知家庭能否制作?请贵刊介绍一下具体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其实无“汤”也不成席.如今日子富足了,大鱼大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可行家要告诉你的是“会吃的喝汤吃肉,不会吃的才吃肉不喝汤。”可见汤中奥妙,不可小觑.砂锅就是汤菜合一的美味.吃菜吃的是味儿,平庸的厨师只会用味精调味,但真正的名厨料理是从不使用味精的,因为他们在灶前的第一功课就是先要吊好一锅汤,无论做什么样的菜,只靠汤来调理味道.而这个  相似文献   

9.
<正>“中午吃什么”是一件令人犯难的事情,即便如今可供我们选择的食物如此丰富,也许正是因为选择过多,才引发了这样的难题。小时候的印象中,特别是在漫长的寒冬时节,家里从来没有为吃饭的事情烦恼过,菜窖里的菜就那么三四种,缸里的咸菜也就那么两三种。长大后才知道原来世界上有那么多种菜,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无知的我还以为是什么新研制出的品种,后来才知道,有的菜在古代就出现在了百姓家的餐桌上,比如洋气的秋葵是一种“古老”的蔬菜,而土豆竟然明朝时才传入中国。今天我们就来挖一挖,历朝历代中国百姓家的餐桌上究竟都有哪些菜。首先,从记录了很多种蔬菜的、遥远的《诗经》开始。  相似文献   

10.
痴迷鱼香味     
对鱼香味菜肴的认识,应该说从我在四川读大学时就开始了.在那之前,我每天一日三餐都吃的是湖南家乡菜."大一"军训那会儿,我在学校对面的一家餐馆当服务员.第一次吃员工餐时,厨师烧了一道特别好看的菜,而我那时还不知道这菜叫什么,只见主料大块大块地放盘子里,每一块的背面都被切成了鱼鳞状,当时我以为这盘中是鱼块,可是在尝过一块后,才吃出是茄子,只不过它与我以前吃过的炒茄子在味道上已经大相径庭——口感有些酸,有些甜,同时还有些辣.我好奇地去问厨师,人家告诉我——这菜叫鱼香茄子.  相似文献   

11.
说起辣或者辣椒,天下人无不想起四川。记得小时候常听人讲北京人或上海人吃川菜的笑话,有一个笑话是这样的:一个外省人出差到成都,走进馆子吃饭,一看菜牌子,大多是带麻带辣、红红火火的名字,哪里敢吃。但又感觉肚子饿得慌,于是只好找两三样不太辣的填填肚子。他仔细看了半天,终于找出了两样,一个叫“水煮肉片”,一个叫“凉拌白肉”。他想,既是水煮,又是白肉,那肯定不辣了。于是他指着菜牌子要了这两个菜,可等到端上桌一看,盘里碗里红红的一层,全是辣椒面,如何敢下得了筷子!这时他想,川菜连水煮的东西、连白肉这样的菜都敢放如此多辣椒,其他…  相似文献   

12.
同单元的老张最近感冒发烧,早晨喝牛奶时,他爱人叫他顺便把四环素吞了.我听后忙阻止说:“用牛奶服四环素会影响吸收,降低药物效能.”我的这种说法使老张的爱人感到新鲜,她笑道:“只晓得吃中药要忌口,还不知道吃西药也有忌口一说哩!”话虽这样  相似文献   

13.
说起来很有意思,自小到大我家掌勺做饭的不是身为家庭主妇的母亲,而是高大清瘦的父亲。父亲似乎对烹任总是乐此不疲,他那满满一书架菜谱,就成了一家人饱享口福、其乐融融的源泉。在异地读大学期间,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可以回家,每年也只有在那两个月里,我才能吃上父亲做的拿手好菜.在门岁之前,我从没离开过家,从没住过集体宿舍,更没在食堂打过饭、吃过饭。记得第一次到学生食堂吃饭,我面对着那一大把五颜六色的饭菜票,都搞不清到底该用哪张,更不知道菜还可以打“半份”,结果只吃二两米饭的我,足足打了两大盆麻婆豆腐、辣得我直…  相似文献   

14.
丁燕  薛伟 《烹调知识》2006,(10):30-32
小时候听大人讲,同村一个孩子在吃了红薯和香蕉之后突然死去,吓得我以后再也不敢同时吃这两种食物。后来又听说,甲鱼和苋菜万万不可一同吃。当时因为年幼无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了这“叫食物相克”。虽然并不太相信,但也不敢冒然行事。民间有不少关于食物“相克”的  相似文献   

15.
饮食者,吃吃喝喝也。我不是美食家,但对饮食文化却情有独钟。我平时喜欢谈吃,也做得一手不赖的菜,因此朋友们戏称我为“杨善元”(我师傅的大名叫刘善元,名厨)。 再没有比吃更能让人产生好感了。 说实话,我由于职业关系,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吃过见过,但最难忘的还是我家乡云南的那几样菜。 一日砂锅鱼。洱海盛产鱼类、在大理一带,无论是餐馆厨师,还是一般的家庭妇女,都有一套烹饪鱼的本领。砂锅鱼是他们的拿手好菜.凡是到大理尝过砂锅鱼的人都赞不绝口。做砂锅鱼并不麻烦,用料也普通,把一尾或几尾活蹦乱跳的弓鱼或鲤鱼剖腹…  相似文献   

16.
两年前游长江三峡时,在重庆吃了一顿自助餐,其中的菜大部分是辣的。一位在1950年代就移居重庆的老人告诉我们说:“当年我从上海迁来的,也是不吃辣的,但后来就习惯了, 重庆地区多雨潮湿,容易生关节炎, 辣椒有御寒作用,有了吃辣习惯,就不会生关节炎了。”还有一次游贵州时,发现那里的菜肴辣得令人不敢下著,后来才知道,贵州多瘴气,而辣是抵御瘴气的, 逼得人们不得不吃辣。这说明气候因素是决定饮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食海短曲     
1、不冒热气 传说毕竟不是事实,不能全信。读一位作家的《中国人的吃》,说到林则徐与英国大臣斗法:英国人报复林则徐禁烟,便请他吃雪糕,让他出丑。林的回报是请他吃“老母鸡汤炖南豆腐”,让英国人烫晕了,知道中国饮食的“厉害”。据说,此菜传至“欧洲”,就叫“厉害”。据我所看到的传说,不是汤而是芋泥,用福建槟榔芋做的甜菜,色淡灰,略带暗红,表面不冒热气,里边烫得厉害。河南杞县也有芋泥,传说当地做好了,乘车至开封,它还是热的!  相似文献   

18.
诸位妈妈有没有发现,小孩子的嘴是最馋的!具体表现在,几乎每个孩子都愿意亲近肉食,而一见蔬菜就眉头紧皱,食欲顿减,因为肉香嘛,蔬菜就毫无滋味可言了。我的儿子也是个典型的“肉食动物”,小家伙自从学会使用筷子起,那筷子像被施了魔法般,只认肉,不认菜。如果这样做照样能让他白白胖胖, 健健康康的,我可能也就不会干涉。可实际的结果是,吃进去的肉并未见有多少化作他身体上的肉,而且  相似文献   

19.
初来贵州,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到那样新奇:那吊脚木楼,那古朴蜡染,那清亮山歌……然而最使我难忘的,却是“折耳根” ! “折耳根”的大名是我来贵州以后才知道的,并且又在吃了一顿不大不小的苦头之后认识了这位“老兄”。那时我刚从浙江绍兴来到贵州黔南。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  相似文献   

20.
我刚来上海时候,所有的中国菜都不能吃,连味道也不想闻,感到吃什么东西都不对我的胃口,只能在家吃自己做的菜。有一次,邻居的一位朋友到我家。他说:“你每次就这样吃饭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