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资源开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友琴 《人民黄河》2007,29(3):37-38
结合黄河下游冲积扇河南段平原地热地质条件,对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质量较差、开发深度浅,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管理无序,没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开发利用单一等。建议:①加强地热资源开发的管理制度建设;②正确处理地热资源开发与环境的关系;③建立地热田的评价和管理数学模型;④加强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东港市严峻的能源供应形势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实,促使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力度加大.通过分析东港市地下水资源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依托资源优势,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为促进东港市地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基于我国地热开发利用过程中已出现的环境污染、地热资源浪费、地热资源管理缺位等主要问题,从技术、管理和经济层面提出如下对策:技术上,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实施地热动态监测、积极推行地热回灌,推行地热梯级利用;管理上,建立行政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条例;经济上,建立政府专项资金,制定经济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3.
因地热资源的需求迅速上升,部分地区未进行系统的地热资源量及地热开发潜力评价,严重影响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内黄隆起地热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热储法、最大允许降深法及热量开采系数法分别进行地下热水资源评价和开采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全区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7104.99万m~3/a,现状开采量只占可开采量的10.3%,地热资源有较大的开采潜力。分析结果可为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地热资源系统分类方案。依照赋存埋深和温度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三个大类;再从地热资源富集赋存的关键要素出发,依照源(热源和水源)、通(通道及传输)、储(储集体)、盖(盖层)等地质要素将水热型地热资源进一步细分为岩浆型(Ⅱ1)、隆起断裂型(Ⅱ2)和沉降盆地型(Ⅱ3)三亚类,将干热岩细分为强烈构造活动带型(Ⅲ1)、沉积盆地型(Ⅲ2)、高放射性产热型(Ⅲ3)和近代火山型(Ⅲ4)四亚类。通过系统划分地热资源类型,总结各亚类特征,结合对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技术难点的分析总结,形成对地热资源研究的有益认识,以期为今后地热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阳朔县月亮山地热田的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地热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地热概化模型。结合野外勘查工作成果,利用热储法对地热田地热资源进行评价。根据地热井抽水试验,用开采强度法对地热水可开采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地热资源总量为8.28×1013k J,可利用地热资源量为4.07×1013k J,地热水资源总量为4.63×108m3,地热水中储存热量为4.07×1013k J,地热田热水可开采资源量为1 590 m3/d。  相似文献   

6.
根据勘探资料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灵宝盆地地热资源的赋存规律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灵宝盆地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灵宝城区和陕县温塘一带.陕县温塘地热埋藏较浅,水温20~61℃,取水位置为0~30 m,热储岩性为第四系松散层、第三系砂砾岩及寒武系灰岩,成因属隆起断裂型;灵宝城区地热埋藏较深,水温28.5~52℃,取水位置为266.60~1783.66 m,热储岩性为第三系砂岩、砾岩、砂砾岩和泥岩,成因属沉积盆地埋藏型.  相似文献   

7.
漯河地热田地热资源属传导型,以洗浴为主的直接利用量较大。本文在分析新近系、古近系及寒武系热储地热特征的基础上,计算了地热资源储量,对地热资源开发方向、开采方案及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石林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滇东断陷盆地,其地热研究是对云南断陷盆地地热研究的理论论证.论文通过对石林地热的热源、热田结构、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地热类型为深循环层状地热田,受九乡-石垭口断裂和牛头山古陆控制,形成封闭的层状低温地热田.从水文地质条件看,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偏硅酸含量较高.地热热储层埋藏深,水温45 ~51℃,地下热水具承压性,宜于开采利用.但热田水补给资源有限,且上部冷水丰富,应控制地热水的开发利用.该研究成果对滇东其他岩溶断陷盆地地热开发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研究,沉积盆地型油气田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地热田,且分布范围远比油气层范围广。苏北油田有丰富地热资源,地处海安、东台等江苏沿海城市,其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油田可以利用废弃油气井改造开发地热资源,为此查明该地区地热田分布及热储资源量,可为今后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地热资源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河南省沿黄地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沿黄8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可开采资源量为6.448 9×10~(14) kJ/a,折合标准煤2 200.55万t/a;沉积盆地埋深2 500 m以上热储层储存的地热流体量约3.12万亿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约为7 662万m~3/a,可利用的热能量约10.88万亿kJ/a,折合标准煤约37.13万t/a;隆起山地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838.77万m~3/a,可利用热能量为2.318 494×10~(16) J/a,折合标准煤78.80万t/a。通过分析河南省沿黄地区地热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成因类型及分布等,探讨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和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热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