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引黄济淀输水水质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5年引黄济淀水质监测结果的分析,并对比引黄济津线路水质变化规律,找出引黄济淀水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及原因,为以后输水调度和水质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降雨偏少,2006年白洋淀再次面临干淀的危险。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调水工程不但缓解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淀区的生态环境。本文通过调研初步分析引黄济淀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海河流域持续干旱,白洋淀入淀水量锐减,多次发生干淀。为缓解自洋淀干淀危机,国家实施了2006、2007--2008年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通过对两次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补水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进一步探索和实践跨流域生态补水工作,为今后实施跨流域生态补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引黄济淀生态调水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由于降雨偏少,2006年白洋淀再次面临干淀的危险.引黄济淀生态应急调水工程不但解决了干淀危机,同时改善了调水沿线的生态环境.对引黄济淀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引黄济青工程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为科学评价引黄济青工程供水效益,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分别于2006年和2021年进行了“引黄济青”工程向青岛市供水效益调查研究,对引黄济青工程1989—2020年向青岛市供水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科学、客观评价,采用分摊系数法评价了工程供水效益,分析了工程对不同产业发展及人民生活用水的贡献情况。  相似文献   

6.
《河北水利》2010,(2):11-11
2月28日18时,随着冀鲁界刘口闸的关闭,2009—2010年度引黄人冀;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及延期向天津市供水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6):68-68
2009年海河流域遭受严重干旱,天津市及华北明珠白洋淀缺水已成定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9月18口温家宝总理针对天津市当前面临的供水紧缺形势做出重要批示。10月22日国务院批复了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报送的《关于组织实施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的紧急请示》,  相似文献   

8.
在水利部和国家防办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经过海委 黄委和鲁、津三省市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2000年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圆满地完成了为天津市应急调水4亿m3的任务。此次引黄济津的成功实施,实现了引水线路最佳、工期最短、投资最省、输水率最高、水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引黄供水工程是为缓解淄博市水资源短缺而建设的一项骨干水利工程。工程的通水运行,有效地缓解了淄博市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涵养了地下水源,打通了制约淄博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瓶颈",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0.
赵洪林 《山东水利》1999,(12):48-48
近些年来,随着淄搏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水的问题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重新启动“引黄济淄”工程是解决该市水资源紧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浪底水库移民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移民是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移民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对水利工程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小浪底移民迁安补偿投资几十个亿,在要求移民实施进度与大坝主体工程同步的同时,安置后的遗留问题处理以及扶持移民发展生产都是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因而用以往常规办法难以完成如此庞大的移民工程。小浪底水库移民信息系统主要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实现对移民数据的自动化管理,减少了人为因  相似文献   

12.
保持白洋淀的水生态,对于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白洋淀的反复干淀,引起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关注,要求水利部门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建立保持白洋淀水生态的长效机制。2006—2009年从黄河调水保证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健康,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下游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的概念、方法、应用效果等,并针对黄河下游的现状对这些研究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做了述评。通过分析指出,黄河下游的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既界定了总体量值范围,也考虑了不同水平年对应不同保证率下的流量过程。提出黄河下游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仍存在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作用关系尚未厘清、生态流量与水库调度尺度存在差异、黄河下游水库综合利用任务较难协调、未来水沙变化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对下游河道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小浪底水库水沙调控过程对下游河道水质变化的影响,通过对黄河下游河道断面进行采样,分析了水沙调控前、中、后3个时期下游河道水体的水质及氮磷因子变化趋势,并对其营养状况作相应评价。结果表明:水沙调控后水体中电导率、TDS明显低于调控前;水沙调控过程中艾山、泺口、利津的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水体中硅酸盐含量变化规律为水沙调控前水沙调控中水沙调控后;水沙调控后TN、PO_4-P浓度明显高于调控前、中期,水沙调控前、中期TP浓度变化幅度不大。水沙调控3个时期中叶绿素与水温、DO、pH值均有显著的相关性;水沙调控前NO_3-N与TN、TP、NO_2-N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水沙调控中PO_4-P与TP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水沙调控过程中水体TLI(∑)值均小于30,为贫营养状态,水沙调控前、后期为中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演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黄河口来水来沙减少,与1976-1996年平均年水量261亿m~3/a、年沙量6.5亿t/a、平均含沙量25kg/m~3相比,2002年调水调沙以来,黄河口来水量减少27%、含沙量减少68%,致使河口感潮段从1976-1996年的淤积,变化为调水调沙以来的冲刷,冲刷速率为34m~3/a·m。河口延伸速率从1976-1996年的1.4km/a降到小浪底水库运行以后的0.3km/a,但远离行河口门的海岸蚀退。建议减少进入黄河口的沙量,或者来沙量较大时,把泥沙分散到三角洲整个蚀退海岸和洲面以抬高洲面高程,可以达到降低行河河口延伸速率、降低防潮堤前海岸冲刷速率、改良盐碱地、改善三角洲海域生态等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浪底水库水环境、水生生物、污染源等的调查监测,分析了氮、磷、温度、光照度、流速、库区底泥等对库区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的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光照度为7 000 lx,水流速度对藻类生长也有一定影响,在流动缓慢的水体中藻类生长比较好。研究了小浪底水库出现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并进一步判断了小浪底水库富营养化状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以轻度营养状态为主。  相似文献   

17.
《人民黄河》2016,(12):39-41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生态保护形势的基础上,总结了流域水生态保护开展的主要工作,对黄河下游河流生态和河道生态用水保障、典型区域河口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近海生态修复状况和流域外供水区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黄河水量统一调度、调水调沙、河口生态调度、生态补水、湿地修复等措施的实施,提高了河流基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遏制了黄河下游生态系统不断恶化的趋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恢复;黄河下游河道湿地面积增加,河流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改变了黄河淡水资源的时空分布,黄河入海水量显著增加;河口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着力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初步遏制了流域水生态失衡的态势,水环境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重要区域的生态得到修复。  相似文献   

18.
《人民黄河》2016,(10):49-55
小浪底水库的运用改变了坝下游的水沙条件,引起了黄河下游河道的再造床过程,给防洪及滩地利用等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利用黄河下游1999—2015年水沙及断面地形等实测资料,分析了近期黄河下游河床的调整过程及特点:1进入下游河道的年均沙量仅为0.88亿t,累计河床冲刷量达18.7亿m3,其中游荡段冲刷量占总冲刷量的72%,在冲刷过程中河道纵比降变化不大,河床粗化较为明显,床沙中值粒径由建库前的0.06 mm增大到水库运用后的0.15 mm;2河床断面形态调整较为显著,下游各河段调整均表现为向窄深方向发展,其中游荡段主槽展宽较为明显,平滩河宽由1999年的943 m增大到2015年的1 275 m,过渡段及弯曲段的平滩河宽调整较小,此外各河段平滩流量也显著增大,游荡段、过渡段、弯曲段平滩流量分别由1999年汛后的3 229、2 339、3 080 m3/s增大到2015年汛后的7 126、4 864、4 721m3/s;3河床平面形态总体保持稳定,各河段深泓摆动幅度均有所下降,其中游荡段的年平均深泓摆动幅度由建库前的234 m降低到水库运用后的123 m;4河段尺度的平滩河槽形态参数(如平滩河宽、平滩水深、平滩面积、平滩流量)及深泓摆动强度与水库运用后前4 a平均的水流冲刷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准确量化小浪底水利枢纽对径流状态的影响,提出了水库生态影响与贡献率定量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段有无水库两种情景下的径流状态,揭示了水库对径流状态的影响,并通过与实测径流状态变化对比来量化水库的贡献率。结果显示:2000—2019年,小浪底水利枢纽年均减少下游利津断面断流81.15 d,减少生态基流、关键期最小生态流量和关键期适宜生态流量的不达标天数75.25 d、31.35 d和27.10 d,增加关键期入海水量23.71亿m3;与1980—1999年相比,2000—2019年黄河天然径流量减少10.59%,三门峡断面实测来水量减少22.15%,同时下游用水量增加,不利于河流生态流量保障;小浪底水利枢纽扭转了来水和取水的不利影响,保障了黄河下游径流和生态状态持续好转,对利津断面防断流、生态基流保障和关键期入海水量增加的贡献率分别为187.85%、137.32%和125.83%。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湿地补水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借助景观模型强大的空间模拟功能和情景分析功能,运用生态经济学核算方法,以水和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对不同补水预案下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实施生态补水后,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恢复,湿地价值明显提高,湿地补水生态效益显著,若每年向湿地实施人工生态补水2.78亿~4.17亿m3,则黄河三角洲湿地每年能提供生态价值140亿~160亿元,湿地功能和价值基本恢复到1992年自然保护区建立时的水平;补水量与湿地价值并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当水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补水生态效益增幅减小,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需水存在一个适宜范围,并非水量越大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