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HSDPA、HSUPA技术性能分析 1.HSDPA技术性能分析 HSDPA的性能与信道条件(如时间色散、小区环境、终端车速、小区内与小区间的干扰分布)、终端基本检测性能(敏感性、干扰抑制能力等)有关,还受到无线资源管理(RRM)算法的影响,如功率和码资源的分配、载干比估计的准确性及分组调度算法的选择和实施等。  相似文献   

2.
HSDPA终端侧HARQ合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技术,讨论了HARQ技术在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中的使用及终端侧的处理,提出了一种重传合并算法,结合现有TD- SCDMA终端侧的软比特生成技术,简化了该算法在TD-SCDMA终端侧的实现,最后给出了仿真验证的结果:该重传合并算法能有效提高HSDPA终端的解码性能,尤其在终端高速移动时。  相似文献   

3.
单文浩  范平志 《电子学报》2004,32(3):485-488
在高速下行数据包接入(HSDPA)系统中,软切换会给下行链路带来严重干扰,降低链路容量.3GPP相关文档提出通过快速小区选择(FCS)来解决上述问题,其中用户设备(UE)以导频信号强度作为选择通信小区的唯一依据.为平衡小区间业务量,本文结合导频信号强度、小区呼叫到达率和基站可用功率,提出了模糊快速选择小区的算法(FFCS).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FFCS技术能有效提高业务量相对繁重小区的容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ADSL,WLAN的普及,用户已不再满足于语音和短信业务,而是希望享受更多种类的多媒体业务,如视频聊天、网络电视、VOD、E-mail和高速Internet接入。于是运营商纷纷考虑在热点地区引入HSDPA业务。HSDPA业务不仅能带给用户高速体验,还可为运营商带来业务量的增长,但是与此同时HSDPA对原有的UMTS技术,特别是其中的空中接口部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这些都将给HSDPA实际的网络部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考验。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鲍胜所撰《HSDPA网络部署的关键》一文通过在真实环境下的测试给出了HSDPA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初始的延迟、在小区边缘的实际数率、在移动状态中用户体验、在高负荷条件下的用户性能、关键应用的性能、UMTS和HSDPA功率分配的性能影响、不同级别HSDPA终端之间的互调影响。本文对于我们了解HSDPA的一些前沿知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从异构网络下干扰问题的分析入手,针对异构网络干扰消除技术背景下论证了终端侧干扰消除的必要性。基于对LTE小区干扰问题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干扰重构的CRS干扰消除算法和PBCH干扰消除算法相结合的干扰研究思想,消除干扰对链路性能的影响,提升网络的服务质量,从而对后续在终端的实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恒模算法(CM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阵列处理、均衡、多用户检测中的盲算法.最小二乘恒模算法(LSCMA)由于其全局收敛性及稳定性受到关注.本文针对CDMA系统下行链路,基站知道小区内用户码字而小区外干扰用户码字未知的情形,提出一种适用的半盲LSCM多用户检测(MuD)算法.它将非盲多用户检测(本文中选用解相关MUD)与盲多用户检测技术(本文中选用LSCM检测器)相结合,首先根据小区内已知用户的信息,利用解相关MUD抵消小区内其它用户的干扰,接着利用LSCM算法抵消剩余的干扰.文中将SB-LSCM算法与已经提出的半盲解相关算法、LSCM算法和解相关算法进行了复杂度、SIR和BER性能的比较,并对SB-LSCM算法的SIR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B-LSCM算法能够获得与半盲解相关相当的SIR的性能,但是其复杂度更低且在系统负荷大时能够获得优于半盲解相关算法的BER性能.另外,SB-SLCM算法能够获得较LSCM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以及更加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知识窗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是为解决WCDMA系统覆盖与容量之间的矛盾、消除干扰、提升系统容量、满足用户业务需求而产生的新技术,是3GPP在R5协议中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调制解调算法。HSDPA可以在不改变已经建设的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数据业务速率提高到10Mb/s,是一种在WCDMA网络建设后期提高下行传输容量和数据业务速率的重要技术。HSDPA采用的关键技术是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混合自动重传(HARQ)、快速小区搜索(FCS)及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HSDPA技术增加了…  相似文献   

8.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是WCDMA发展的第一步,采用了快速链路自适应(AMC)、快速混合重传(HARQ)及快速小区选择(FCS)等新技术。主要讨论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中快速小区选择(FCS)技术的应用背景、技术细节和性能评估,其中详细论述了Inter-NodeBFCS实现时需考虑的队列管理问题。最后,探讨了FCS技术中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HRPD系统中基站协作式迭代并行小区间干扰消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分组数据(HRPD)技术能够很好地支持移动通信网络中各种类型数据分组应用,采用干扰消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容量和对各用户信号正确接收.基于基站协调器的协作式迭代并行小区间干扰消除算法利用基站协调器监视相邻小区的强干扰用户,并且通过信令传递强干扰用户的特征信息,利用基站协调器的协作采实现迭代式的并行小区间干扰消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消除邻近小区对本小区的干扰,与不使用小区间千扰消除技术相比较,其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与R99相比,为了满足高速率的要求,在信道设计,切换方式,资源调度等方面,HSDPA和HSUPA均有创新和改进。以切换为例,在R99中,软切换同时与多个小区进行连接,除了服务小区,该移动终端(UE)对于其他小区产生额外干扰,而且耗费了其他小区的资源。而HSDPA提供高速率业务,需要很大的系统的资源。假设需要的资源为N份,若采用软切换(这里假设UE同时与M个小区保持通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HSDPA的引入对TD-SCDMA终端的射频性能及基带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终端的射频一致性测试引入了新的测试条目.介绍了TD-SCDMA终端HSDPA射频一致性测试涉及的新内容,对3GPP规范给出的测试目的和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与W-CDMA终端HSDPA射频一致性测试规范的对比,总结出TD-SCDMA在终端HSDPA射频一致性测试上的特点与尚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李伟林  姚彦 《电信科学》2007,23(9):105-110
本文在TD-SCDMA系统的N 频点小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HSDPA 的基本技术,详细分析了多载波HSDPA技术方案,并结合实际的产品开发需求给出了相应的软件模块和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 HSDPA 技术中所要考虑的相关算法。由于 HSDPA 技术使用了 HARQ、16QAM以及自适应调制编码和快速的数据调度等技术,且在Node B侧增加了一个MAC-hs实体专门用来完成HSDPA的相关技术,其中用户数据快速调度算法和Iub接口的数据速率的控制算法是整个HSDPA的难点所在。本文将从产品角度对Iub接口的控制算法,即Iub接口的流控算法进行分析,给出流控算法的参考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WCDMA探测干扰系统对终端控制干扰技术的迫切需求,提出了WCDMA终端控制与干扰的总体方案。设计了WCDMA终端的小区重选算法和引导控制算法,构造了控制干扰信号,研制了WCDMA终端控制干扰原理样机,实现了对WCDMA终端用户身份标识的获取及有效管控。利用测试手机和陆地WCDMA基站对算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了该控制干扰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HSDPA中的分组调度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军峰 《世界电信》2006,19(4):47-50
HSDPA系统采用了AMC、HARQ、快速调度等技术以支持有效的数据业务,因此对传统的调度算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分组调度成为影响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介绍了两种针对HSDPA系统的调度算法:自适应正比公平算法(APF)和M-LWDF算法,并简单分析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HSDPA技术及其演进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绍刚 《电信技术》2006,(5):102-105
首先介绍了HSDPA技术的特点;接着介绍了系统和用户终端的性能,分析了采用HSDPA后WCDMA网络的经济性;最后讨论了HSDPA技术未来的演进趋势。  相似文献   

16.
刘昶 《今日电子》2006,(5):52-53
随着移动通信中小区用户的增加,无线网络的负载逐渐加重,而且必须进行各方面的测量来防止网络的拥塞.无线网络的沉重的负载来自其他用户的干扰,如:共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目前已经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技术来增加GSM/GPRS网络的容量.其中一些和网络配置有关,例如频率规划、QoS、功率控制方案等.其他的和终端的性能有关。对于通过提高终端性能来增加系统的容量更加受到欢迎和推动,因为对于网络提供者,不需要或者花费很少就可以在现有的网络结构上增加其性能。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因特网与多媒体业务的需求,WCDMA引入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技术将其下行链路数据传输速率提高到10Mbps。为了提高HSDPA传输的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码片均衡干扰加权抵消联合接收机(LMMSE-IWC)。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LMMSE-IWC性能优于传统的Rake接收机和LMMSE码片均衡器。  相似文献   

18.
《移动通信》2005,29(11):108-108
日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宣布全球首个14.4M全性能HSDPA端到端解决方案商用发布。据介绍,该公司HSDPA端到端解决方案包括基站(Node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GPRS业务支持节点(SGSN)以及手机终端等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流媒体、视频点播等高速数据业务平台,整套系统完全由华为自主研发,具有容量大、速率高、性能全等突出优点,具备大规模组建商用网络的能力。另外,该系列化基站已经硬件支持高速上行数据接入技术HSUPA。在HSDPA的部署方面,华为HSDPA支持专用频点的独立组网或与R99/R4网络的混合组网,为运营商在不同区域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联合解码和移动终端协作传输是两种提高系统性能的重要技术。该文在线性时分蜂窝系统中,通过研究MIMO信道条件下混合协作可获得的单个小区上行可达传输速率,得出两种协作方式的相互作用和系统传输最小Eb/N0,并给出了小区联合解码与终端DF(解码前向)协作混合模式下的可达速率计算方法和最小Eb/N0的闭式解。最后,文中给出了MIMO衰减信道条件下的仿真结果,得出了多小区联合解码(宏分集)与终端协作性能的线性叠加关系,强临近小区干扰将会严重削弱用户与小区联合协作时终端协作作用的结论,验证了混合协作模式会极大提高系统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朱红梅 《通信世界》2006,(36):14-15
随着商用脚步的加快和网络技术研究的深入,业界逐步将视线转移到HSDPA终端.本文从HSDPA终端现状,决定HSDPA终端的关键要素和发展趋势出发,来探讨HSDPA终端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