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壳聚糖对竹荪水提液中镉的去除及其去除机理。以竹荪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壳聚糖吸附其中的镉,以镉吸附率和粗多糖保留率作为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p H、壳聚糖添加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探究了壳聚糖吸附前后的竹荪水提液中镉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p H7.0、壳聚糖添加量0.35 g/100 m L、吸附温度70℃、吸附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镉吸附率为63.8%,粗多糖保留率为85.6%,镉含量达到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要求;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壳聚糖主要吸附竹荪水提液中游离态、无机态和稳定态的镉。表明壳聚糖对竹荪水提液中镉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且对功效成分粗多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硅藻土原土经焙烧-酸浸-活化后,纯度增加,Si O2含量由80.10%增至90.22%,有利于吸附重金属。纯硅藻土对废水中Pb2+的吸附效果与反应时振荡速度、吸附时间、废水p H值、投加量等因素有关。在本实验条件下,纯硅藻土对水中Pb2+(20m L,废水Pb2+浓度8.81mg/L)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时的工艺条件为:振荡速度150r/min,吸附时间4h,溶液p H7,投加量5g/L,此条件下Pb2+去除率达到93.4%,纯硅藻土对Pb2+的吸附量为1.64mg/g。  相似文献   

3.
利用柠檬酸改性板栗壳、松子壳,微波辐射的条件下,对水中Cr(Ⅵ)进行吸附。考察p H、Cr(Ⅵ)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p H为1、温度313K、Cr(Ⅵ)初始浓度5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 mg、吸附时间为100 min时,2种吸附剂对Cr(Ⅵ)的去除率都达到98%以上。吸附剂对水中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作为鱼糜漂洗液蛋白质絮凝剂,考察了时间、壳聚糖添加量、作用温度及p H值等因素对壳聚糖回收蛋白质效果的影响。设置鱼糜漂洗液的p H值为6.0,对回收水溶性蛋白质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作用时间60 min、壳聚糖添加量为0.01 g/m L、作用温度为35℃时为最佳回收条件。在此条件下,鱼糜漂洗液中水溶性蛋白质的回收率高达50.79%,试验结果为鱼糜漂洗液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香蕉和马蹄作为原料,对香蕉马蹄复合酒酿造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香蕉护色的方法、淀粉酶的添加量、安琪酵母接种量、发酵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发酵前p H对香蕉马蹄复合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蕉马蹄复合酒酿造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蕉在95℃的水中热烫4 min后,浸泡在0.008%Na2SO3和0.15%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中1 h;淀粉酶的添加量为0.1%,安琪酵母接种量为1%,初始糖度为22%,发酵温度为26℃,p H为3.9。  相似文献   

6.
以木质素和聚乙烯胺(PVAM)为原料,分别采用直接和间接法制备氨化木质素吸附剂,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孔雀石绿染料。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进行分析检测,并对其在孔雀石绿溶液吸附中的应用效果及吸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直接氨化木质素相比,间接氨化木质素含有较多官能团,可以与更多的孔雀石绿染料分子结合,达到很好的吸附效果。当pH值=5,温度55℃,吸附时间100 min,吸附剂添加量1 g/L时,间接法制备的氨化氧化木质素对染料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可达96.5%,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行为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以壳聚糖和乳清蛋白为原料制作双层膜,通过研究辅料添加(增塑剂甘油的添加量)和制膜条件(乳清蛋白溶液浓度、乳清蛋白水浴处理温度、壳聚糖溶液p H)对双层膜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添加辅料方面,随甘油添加量的增加,壳聚糖-乳清蛋白膜的抗拉强度逐渐降低,断裂伸长率逐渐升高。在制膜方面,随乳清蛋白浓度的增大,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先升高后下降;随水浴处理温度的升高,膜的抗拉强度降低,而断裂伸长率升高;随壳聚糖溶液p H的增加,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是先缓慢升高后下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制膜工艺,确定最佳制膜条件:甘油添加量为0.45 m L、蛋白浓度为6.0%、水浴处理温度为75℃、壳聚糖溶液为p H4.8,此条件下抗拉强度为(97.39±2.25)MPa,断裂伸长率为(11.53±1.04)%。该研究为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酿酒酵母吸附Cu~(2+)的生物吸附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酵母添加量、溶液p H、初始Cu~(2+)浓度和吸附时间对酿酒酵母吸附Cu~(2+)均有较大影响。各影响因素的最优组合为:p H4.5、吸附时间150 min,初始Cu~(2+)浓度38.10 mg/L、酵母添加量0.45 g,在此最优吸附条件下,酿酒酵母吸附Cu~(2+)的吸附量为2.44 mg/g,吸附率达到96.2%。  相似文献   

9.
利用稀土-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处理制革废水,探讨了复合絮凝剂处理制革废水的处理工艺及最佳处理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复合絮凝剂的浓度、p H、温度、搅拌时间对制革废水中总铬、化学需氧量(COD)、浊度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处理制革废水的最佳条件为:稀土-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浓度为0.25g/L,p H值为7,温度为30~40℃,搅拌时间为10~20min,与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相比,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表现出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花生壳渣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中Cr(Ⅵ)的吸附去除能力,考察了花生壳渣用量、Cr(Ⅵ)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 H、吸附时间以及吸附温度对Cr(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花生壳渣对Cr(Ⅵ)去除率随花生壳渣用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Cr(Ⅵ)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 H的增加而降低。花生壳渣吸附Cr(Ⅵ)的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花生壳渣对水中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去除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离子液体凝胶固态吸附剂的一步式富集阳离子染料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 MG)的水产食品快速检测前处理方法。方法 利用离子液体凝胶中离子和孔雀石绿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 将凝胶吸附剂置于含有染料的样品中, 使溶液中的孔雀石绿完全吸附在离子液体凝胶中一段时间后取出,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吸附剂对样品中孔雀石绿的吸附效率。结果 吸附剂用量0.3g、吸附时间6 h、孔雀石绿溶液pH为8、初始孔雀石绿溶液质量浓度5 mg/L、吸附温度为5℃是最优萃取条件。在最优条件下, 吸附效率最高可达96%。2 mL乙腈对MG的脱附率为97%。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0 mg/L, 线性回归方程为A=0.2708C-0.0325 (A为吸光度, C为孔雀石绿溶液浓度), 相关系数r2=0.996, 检出限为0.12 mg/L, 在最优吸附脱附条件下进行0.1、0.5、5.0 mg/L水平加标实验, 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99%, 相对标准偏差为0.1%~0.25% (n=3)。结论 基于新型离子液体凝胶吸附材料建立的前处理技术高效、便捷、绿色环保, 高的吸附脱附效率和准确度表明该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微量孔雀石绿的富集和检测。新型固相萃取技术的开发以简化样品前处理过程、节约成本, 为食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以非织造纺粘/熔喷复合口罩为基材,用壳聚糖溶液对其进行抗菌性整理,使用正交实验方法设计了实验方案,探讨壳聚糖的浓度、p H值和浸渍时间等整理工艺对抗菌效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利用壳聚糖溶液对纺粘/熔喷复合口罩整理后可以很明显地提高其抗菌性能,且在壳聚糖浓度为25%,酸碱度为p H=4,浸渍时间为45min的工艺条件下其抗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对蕤核多糖脱色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法U5(54),对多糖溶液p H、树脂添加量、吸附时间、震荡转速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以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为衡量指标,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多糖溶液p H=4.0、树脂添加量4 g、吸附时间4 h、振荡频率100 r/min,在此条件下,蕤核果实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可达82.7%、80.2%。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面法分析壳聚糖对混合液Cd2+离子和Cr6+离子的吸附作用。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考察了壳聚糖添加量、重金属初始浓度、pH范围和吸附时间四个因素对壳聚糖去除Cd2+离子和Cr6+离子的影响程度。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壳聚糖对Cd2+离子和Cr6+离子去除的考察因素条件优化组合参数,即壳聚糖去除Cd2+离子的壳聚糖添加量为26g/L、Cd2+离子初始浓度为319mg/L、pH为6和吸附时间为117min;壳聚糖去除Cr6+离子的壳聚糖添加量为4g/L、Cr6+离子初始浓度为61mg/L、pH为1和吸附时间为360min。在此组合条件下:壳聚糖对Cd2+离子去除率为93.62%,吸附量为12.46mg/g;壳聚糖对Cr6+离子去除率为99.27%,吸附量为10.55mg/g。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壳聚糖中—CH3在结合Cd2+离子中发挥主要作用;—OH、—CH、—NH和—C—O对Cr6+离子结合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澄清剂,研究了壳聚糖添加量、果蔬汁溶液pH、澄清温度和时间对草莓胡萝卜复合果蔬汁的澄清效果。单因素试验显示:壳聚糖用量为0.25~0.4 g/L,复合果蔬汁pH为3.5~4.1,澄清温度为40℃~50℃,澄清时间为45 min~55 min时,复合果蔬汁的透光率和出汁率均达到峰值。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用量0.35 g/L,澄清时间为45 min,澄清温度为50℃,复合果蔬汁pH为4。验证试验显示此工艺条件处理的草莓胡萝卜复合果蔬汁透光率达到93.6%。  相似文献   

16.
为了丰富壳聚糖骨架上的活性吸附位点,对壳聚糖进行交联改性,并将其和聚合氯化铝铁复合使用来吸附Cr3+。实验以Cr3+的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聚合氯化铝铁/交联壳聚糖的质量比、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吸附工艺,得最佳吸附参数为:聚合氯化铝铁-交联壳聚糖质量比1∶2、投加量7 g、pH=8、吸附时间70 min、吸附温度35℃,此条件下的吸附效果最好,Cr3+的吸附率达96.934%。  相似文献   

17.
以离子液[Emim]Ac为溶剂,采用挤球法制备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酯(CHT-CS)复合小球,探索制备条件,并用FT-IR、SEM和XRD对其进行表征。将复合小球用于吸附牛血清蛋白(BSA),考察影响CHT-CS吸附BSA的因素。结果表明:制备复合小球的最佳条件是纤维素酸酯的取代度为0.58,复合原料液的浓度为5%,壳聚糖:纤维素硫酸酯为1:1;纤维素硫酸酯和壳聚糖在制备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结构稳定,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大量沟壑和孔洞的小球;所制备的复合小球对BSA的最大平衡吸附量达到157 mg/g,高于其他壳聚糖复合材料;当BSA初始浓度1 mg/m L、溶液p H为5左右,小球对BSA的吸附量最大;一定范围内增加小球投加量在可增大BSA吸附量。本研究结果为分离纯化BSA和CHT-CS复合小球固定化酶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明胶和聚乙烯比咯烷酮(PVP)对蓝莓汁进行单宁的吸附研究。明胶吸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明胶吸附单宁类多酚物质的最佳条件为:作用温度30℃,作用时间30 min,按10 mL/dL添加质量分数为1%明胶溶液。单宁的脱除率可达65.60%。PVP吸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PVP吸附单宁类多酚物质的最佳条件为:作用温度30℃,作用时间25 min,添加量5 g/L。单宁的去除率可达74.48%。  相似文献   

19.
研究壳聚糖对活性KGL、KNG翠蓝染料模拟废液的吸附性能,分别探讨了壳聚糖用量、染料质量浓度、溶液pH值、吸附温度及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质量浓度的活性翠蓝溶液,随着壳聚糖用量的增加,活性翠蓝溶液的脱色率先增大后减小,壳聚糖用量约为0.080 0g时,其对活性KGL翠蓝溶液的吸附效果较好,壳聚糖用量约为0.110 0g时,其对活性KNG翠蓝溶液的吸附效果较好;溶液pH值在3~6的条件下,壳聚糖对活性翠蓝KGL、KNG溶液的吸附性能较好;活性KGL、KNG翠蓝溶液的脱色率随染料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壳聚糖对活性KGL、KNG翠蓝溶液的最佳吸附时间分别为90和100min;温度对吸附性能影响较小,在25℃时壳聚糖的吸附性能相对较好。本文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优化工艺条件:对于活性KGL翠蓝溶液,在溶液质量浓度为60mg/L、pH值为3、壳聚糖用量为0.080 0g、吸附时间为100min、吸附温度为35℃时,脱色率为96%,吸附量达144.14mg/g,吸附较好;对于活性KNG翠蓝溶液,在溶液质量浓度为60mg/L、pH值为3、壳聚糖用量为0.110 0g、吸附时间为100min、吸附温度为35℃时,脱色率为95%,吸附量达132.84mg/g,吸附较好。  相似文献   

20.
《毛纺科技》2021,49(2)
为实现新疆废弃棉花壳的资源化利用,化学改性制备褶皱棉花壳吸附剂,研究在恒温振荡辅助条件下对孔雀石绿染料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aOH浓度为0.2 mol/L、改性温度为25℃下制备的褶皱棉花壳吸附剂性能最佳,单因素实验表明孔雀石绿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初始染料质量浓度500 mg/L,固液比3.20 g/L,30℃的条件下吸附240 min。其最佳吸附量和去除率分别是221.04 mg/g、95.91%,以上结果通过响应面实验验证。优化后最优组合为:吸附时间280 min,初始染料质量浓度400 mg/L,固液比为3.20 g/L,该组合实际值为吸附量120.80mg/g,去除率96.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