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察了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CCFM 1054体外培养产酸及发酵上清液抑制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生长能力、对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耐受、对共培养条件下的抑菌能力、对HT-29细胞的粘附以及自我形成生物膜的能力,并以鼠李糖乳杆菌LGG和植物乳杆菌N49作为对比菌株,分别干预空肠弯曲杆菌和弓形虫复合感染的小鼠。结果显示,CCFM 1054能显著改变小鼠肠道菌群的组成,降低空肠弯曲杆菌在小鼠体内的定植率并缓解其感染。肠道菌群变化和乳酸菌拮抗空肠弯曲杆菌相关的体内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表明,CCFM 1054对细胞的高粘附性及其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使得其能在小鼠体内显著改变肠道菌群丰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3周龄C57BL/6小鼠建立了空肠弯曲杆菌感染模型,评价了8株在体外具有抑制空肠弯曲杆菌生长能力的乳酸菌在体内拮抗空肠弯曲杆菌定植的能力,同时对该8株菌生长速率、产酸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黏附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对8株乳酸菌生物学特性的评价以及皮尔森相关性系数对乳酸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体内拮抗空肠弯曲杆菌定植能力相关性的分析,发现8株乳酸菌种间生物学特性差异明显大于种内生物学特性差异,且乳酸菌在小鼠体内拮抗空肠弯曲杆菌定植的能力与其细胞黏附能力呈正相关。具有最高黏附指数的植物乳杆菌N8、N9可有效清除模型小鼠肠道内的空肠弯曲杆菌,对保护人体免受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具有拮抗致病菌能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有最高的黏附能力.植物乳杆菌35可通过取代、竞争、排阻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对HT-29细胞的黏...  相似文献   

4.
依据菌株宿主适应性特点,从健康家禽新鲜粪便中定向筛选具有开发潜力的罗伊氏乳杆菌。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pduC基因筛查,获得3 株产抗菌物质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对其耐受模拟胃肠道环境、抗生素敏感性、甘油发酵上清液抑菌活性及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表明,罗伊氏乳杆菌WLRE01、WLRE03、WLRE04均具有较强耐受极端酸(pH 2.5和pH 3.5)、胆盐(1.5 g/L)及模拟胃肠液的能力;经1 mmol/L过氧化氢处理6 h,WLRE03、WLRE04的活菌数能基本维持初始浓度;甘油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最高达(28.1±1.2)mm;3 株菌对HT-29细胞均具有良好的黏附特性,其中WLRE01黏附能力最强。综上所述,健康家禽肠道源的3 株产Reuterin的罗伊氏乳杆菌可作为益生菌候选菌株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16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黏附及干预病原菌黏附Caco-2细胞的作用,对酸及胆盐胁迫的抗逆性及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等乳杆菌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5 mm以上。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对照,体外筛选出6株对Caco-2细胞体外黏附能力强或与之相当的菌株。基于竞争、排阻及置换试验,复筛出4株抑制病原菌和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较强的乳杆菌,其中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竞争性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率为(72.52 ± 4.94)%。此外,证实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对酸及胆盐的耐受性较强,对免疫细胞活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在食品工业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植物乳杆菌KLDS1.0391与76株乳酸菌分别共培养后,测定培养物的抑菌活性和活菌数,判断与乳酸菌共培养对植物乳杆菌细菌素合成的影响及细菌素合成与菌体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1.0706、KLDS4.0315、KLDS4.0351、罗伊氏乳杆菌KLDS1.0736这4株菌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共培养后,抑菌活性显著增加(P<0.01)。与罗伊氏乳杆菌共培养过程中细菌素的抑菌活性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的细胞密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并且发现只有活的诱导菌与植物乳杆菌KLDS1.0391共培养才能够诱导细菌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在乙醇胁迫下黏附性变化及其抗乙醇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方法: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胁迫植物乳杆菌,测定菌体存活率、细胞膜完整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人体结肠癌细胞HT-29作为体外黏附模型,测定乙醇胁迫后菌体对HT-29细胞的黏附率;通过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菌体细胞膜脂肪酸的变化。结果:随着乙醇体积分数的增加,植物乳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菌体细胞膜完整性及其表面结构遭到破坏,对HT-29细胞黏附率降低,同时,细胞膜中脂肪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升高。结论:乙醇胁迫可降低菌体黏附HT-29细胞的能力,植物乳杆菌细胞膜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完整性在抗乙醇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携带融合质粒pRY107luxCDABE的空肠弯曲杆菌转基因生物模型为检测材料,通过测量其发出的可计量光,研究10种益生菌(5种双歧杆菌菌株(Bifidobacterium strains)和5种乳酸杆菌菌株(Lactobacillus strains)发酵乳无细胞提取物对该模型中σ28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乳无细胞提取物均能显著抑制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ATCC33291和ATCC35921)的生长,并能极显著抑制(P<0.01)空肠弯曲杆菌flaA致病基因σ28启动子的活性,从而抑制空肠弯曲杆菌有毒基因flaA的表达,而两种非益生菌乳酸链球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抑制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对互隔交链孢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方法:采用菌饼法筛选乳酸菌优良菌株。采用酸性实验和热处理实验分析拮抗特性,利用气相测定乳酸菌无细胞上清液(CFS)中有机酸的含量,扫描电镜分析细胞结构完整性。结果:从4株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对互隔交链孢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鼠李糖乳杆菌RH-11,抑菌率为93.41%。在p H3.0~7.0时具有抑菌活性,抑菌物质对热不稳定。经气相色谱分析RH-11 CFS中乳酸、乙酸和苯乳酸含量分别为109.225μg/m L、7.334μg/m L和3.712μg/m L,对互隔交链孢抑制作用的贡献率分别为68.90%、20.03%和11.07%。扫描电镜结果表明RH-11 CFS处理互隔交链孢孢子的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结论:鼠李糖乳杆菌RH-11抑制互隔交链孢的物质主要为乳酸、乙酸和苯乳酸,抑制作用是破坏了孢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通过体外模拟唾液-胃液-肠液应激实验研究乳杆菌的耐消化应激能力,然后研究其对肠道黏蛋白和Caco-2细胞的黏附及抑制肠道病原菌黏附的能力,最后探讨消化应激对乳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W125、m111和发酵乳杆菌146在依次经过模拟唾液-胃液-肠液应激后存活率分别为2.70%、3.53%及11.15%,活菌数分别为7.46、7.24(lg(CFU/mL))及8.35(lg(CFU/mL)),且对黏蛋白和Caco-2细胞的黏附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分别为15.67%、8.75%、8.38%和11.47%、21.34%、10.44%;3株菌株均可通过排除、竞争和替代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CICC10899和沙门菌WX29对肠道的黏附,黏附抑制率均大于13.51%;消化应激显著降低了副干酪乳杆菌W125和发酵乳杆菌146对肠道的黏附能力(P<0.05),但显著增加了副干酪乳杆菌m111的黏附能力(P<0.05),黏附率由17.60%增加到30.45%,且主要黏附素由消化应激前的表层蛋白变为应激后的蛋白和多糖;消化应激前后副干酪乳杆菌m111均...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采用肠上皮细胞模型HT-29细胞系研究8株植物乳杆菌在HT-29细胞上的黏附性,并研究黏附性较强的菌株及其胞外多糖(Exopoly Saccharides,EPS)抑制大肠杆菌(E.coli ATCC25922)在HT-29细胞上黏附及刺激HT-29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作用。结果表明8株植物乳杆菌在HT-29细胞上的黏附性差异较大:黏附性最强的植物乳杆菌35通过取代、竞争和排阻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在HT-29细胞上黏附,抑制黏附率分别为30%、33%和59%,其EPS在作用浓度为500μg/mL时对大肠杆菌的抑制黏附率为32%。植物乳杆菌35可抑制大肠杆菌刺激HT-29细胞产生IL-8,通过取代、竞争、排阻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刺激HT-29细胞产生IL-8,抑制率分别为3%、28%和40%;其EPS抑制大肠杆菌刺激HT-29细胞产生IL-8具有浓度效应,浓度为500μg/mL时抑制率最高,为50%。而对于IL-10表达量的影响均不显著。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35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引起肠炎的潜在益生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乳酸菌菌落拉丝状况并测定其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的产量,筛选出1 株所产EPS黏性好、产量高的乳酸菌AR307,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为得到更多的胞外多糖,对植物乳杆菌AR307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在发酵温度32 ℃、发酵时间20 h条件下的产糖量为389 mg/L。在体外实验中,所得胞外多糖具有抑制HT-29肿瘤细胞活性、降低血糖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抑制青霉菌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市售酱菜中筛选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测定其对酱菜中主要霉菌及产毒真菌的抑菌效果,分析乳酸菌抑制青霉菌的有效成分,并对乳酸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采用双层平板法对酱菜中具有抑制青霉菌活性的乳酸菌进行筛选,打孔法测定其抑制青霉菌作用,并采用蛋白酶消化、调节pH值、热处理等方法分析抑菌物质的有效成分,采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后测序对乳酸菌进行鉴定。结果:从酱菜中筛选出的14 株乳酸菌中,其中3 株对酱菜中分离的青霉菌及2 株产毒真菌的生长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蛋白酶处理、pH值调节对乳酸菌发酵浓缩液的抑菌活性会有不同影响,但是3 种加热处理并不改变抑菌效果。3 株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结论:从酱菜中分离的乳酸菌对酱菜中青霉菌及某些产毒霉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推测其抑菌成分可能为小分子肽和/或有机酸。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乳酸菌对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降低牛乳房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实验以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无乳链球菌ATCC14556作为指示菌,综合抑菌试验和黏附试验从8株乳杆菌中筛选抑菌效果较好的菌株。结果表明,乳杆菌KLDS1.0344对指示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乳杆菌的作用更明显,最大抑菌直径为15.4 mm,经过对16S rDNA鉴定,发现KLDS1.0344为植物乳杆菌,同时,对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细菌素类物质对抑制三种指示菌发挥主要作用,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唾液乳杆菌O2A发酵上清液及其所产乳酸菌素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考察金属离子对乳酸菌素抑菌活性的协同作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单独的乳酸菌素和乳酸菌素-金属离子复配均对沙门氏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不同抑菌剂对沙门氏菌处理18 h后,细菌的生长曲线发生较大变化,且Zn2+(30 mmol/L)-乳酸菌素、Zn2+(30 mmol/L)-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较佳。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与标准沙门氏菌菌株相比,处理组的菌株细胞完整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破坏程度最严重的Zn2+(30 mmol/L)-乳酸菌素处理组,其抑菌机理可能是破坏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使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损伤,从而抑制细菌生长甚至杀死细菌。  相似文献   

16.
罗伊氏乳杆菌NCU801的鉴定及抑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乳猪粪便中筛选出1株乳酸菌,经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罗伊氏乳杆菌,命名为罗伊氏乳杆菌NCU801。采用牛津杯法,分别对其发酵液、发酵液的无菌上清液、发酵液的菌体进行体外抑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NCU801发酵液对大肠埃希氏菌CMCC444的抑制作用最强。进一步研究无菌上清液经热处理、p H调节、氯仿和酶处理后对大肠埃希氏菌CMCC444的抑菌活性的影响,考察无菌上清液对大肠埃希氏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酶对无菌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p H接近中性时,抑菌效果减弱;氯仿抽提后显示,无菌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全部是水溶性物质;且无菌上清液能显著性的影响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瑞士乳杆菌作为发酵肉制品发酵剂的发酵特性;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对酸和胆盐的耐受性;另以Caco-2细胞为体外肠道上皮细胞模型,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对小肠的黏附性和影响黏附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不产粘液,不产气,不产H2S,不产氨,不产H2O2,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不具有硝酸还原酶能力,具有抑制S.aureus和E.coli能力,能耐受一定量的NaCl和NaNO2,发酵葡萄糖产酸。瑞士乳杆菌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酸和耐胆盐性能。通过瑞士乳杆菌的小肠黏附实验发现,生长稳定期的瑞士乳杆菌与Caco-2细胞有很好的黏附效果,当瑞士乳杆菌与Caco-2细胞共培养时间为2h时,黏附趋于饱和,且黏附环境pH值为7.0时黏附性最强。结果显示瑞士乳杆菌具备益生活性,满足发酵肉制品中益生菌制剂的筛选标准,可作为发酵菌种用于发酵肉制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1株产乳酸菌素植物乳杆菌的鉴定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酸菌素是一种天然生物防腐剂。本试验鉴定了1株产乳酸菌素的植物乳杆菌并研究其所产乳酸菌素的理化性质。采用16S r RNA序列分析法鉴定菌株LD-1为植物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具有抑菌活性。采用吸附法粗提所产乳酸菌素,经Tricine-SDS-PAGE分析其分子质量在4.6~6.5 ku之间。由乳酸菌素产量与乳酸菌生长的关系试验得出乳酸菌素的最佳收获时间为发酵培养14 h。管碟法抑菌试验表明,该乳酸菌素抑菌活性的最适p H范围为2~8;100℃处理90 min后抑菌活性仍很明显;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蛋白酶K敏感,在人体内可被消化吸收;对单核增生李斯特细菌、粪肠球菌、大肠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乳酸菌素为开发抑菌谱广的天然生物防腐剂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酸菜和大弹涂鱼肠道中分离可产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乳酸菌,并对抑菌物质的特性和抑菌机制进行研究,为其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抑菌圈实验从分离所得的多株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抑制阪崎肠杆菌活性的菌株并鉴定,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影响后,分析其抑菌产物的特性。分离纯化抑菌物质,并初步探讨抑菌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一株抑菌效果最好的乳酸菌SA3,经鉴定为发酵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其上清液对阪崎肠杆菌抑菌圈直径达到16.94 mm。上清液具有蛋白特性和热稳定性,以乙酸乙酯粗提出的抑菌物质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致病菌表现出较强抑菌活性。其抑菌机制为乳酸菌所产抑菌物质可破坏阪崎肠杆菌的细胞壁及内容物。结论 本研究分离到的发酵黏液乳杆菌SA3有望应用于乳制品中阪崎肠杆菌的生物防腐。  相似文献   

20.
牛乳房炎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通过6株嗜酸乳杆菌对4株导致牛乳房炎的致病菌进行细菌素、H202等各种因素的抑菌实验,阐述了各个乳酸菌的抑菌能力以及影响其抑菌能力的主要抑菌物质,结果发现:6株乳酸菌普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显著,其中嗜酸乳杆菌NCFM(H7)上清液对4株致病菌抑菌效果最好,KLDSAD3(H6)细菌素对无乳链球菌抑制效果最好,KLDS L6(H3)细菌素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抑菌能力最强,且其H2O2对乳房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较强,KLDS AD2(H5)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好,其中L6(H3)抑菌活性物质耐热能力较强,AD2(H5)抑菌活性物质热敏性很强,而且这些抑菌活性物质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具有更强的抑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