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三种保鲜方式对鲜切菠萝进行处理(有机酸处理、漂烫处理、酸+漂烫综合处理),通过电子鼻技术结合感官分析对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变化进行研究。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保鲜处理的效果从菠萝贮藏中期(35d)开始出现差异性(p<0.05),酸结合漂烫处理在贮藏中后期(37d)分值较高,即酸结合漂烫处理能够更好的保持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香气损失的线性判别分析(LDA)分析表明,酸结合漂烫处理能够有效延缓菠萝香气的损失;传感器贡献率分析(LA)表明,酸结合漂烫处理与对照组菠萝香气主要成分最为接近。总体来看,电子鼻分析结果与感官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即电子鼻可用于快速评价菠萝贮藏品质;酸结合漂烫处理能够较好的保持菠萝原有特征香气及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2.
电子鼻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电子装置能象人鼻一样分析复杂的气体吗?在用Neotronics科学有限公司开发的电子鼻分析Bell-Aire香精公司提供的13种无标签样品后,即可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令人吃惊。装置NOSE是指由Neotron-ics科学有限公司开发的嗅觉传感器英文名称(NeotronicsOlfactorySensingEquipment)的缩写。NOSE系统使用已获专利的传导式聚合物传感器和一个基于Windows分析软件包可对混合气体产生一个简单的可视化模拟。1传感器聚合物传感器已开发了约10年的时间,并于近期投入制造阶段。其基本材料包括一种可传导聚合物。一种平衡离子和一种溶剂。每个传…  相似文献   

3.
电子鼻和电子舌在鱼肉鲜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汪敏  赵晔 《肉类研究》2009,(6):63-65
鲜度是鱼肉及鱼类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电子舌和电子鼻技术都能快速地评价鱼肉的品质和新鲜度。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鼻和电子舌的在评价鱼肉鲜度时的工作原理以及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冬枣的保鲜方法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冬枣的采收时期和采收的方法,冬枣贮藏保鲜技术和国际上的保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一种快速无损检测蜜桔鲜榨汁品质的方法,将宫川蜜桔(satsuma mandarins)置于20℃、相对湿度85%条件下贮藏,每3 d随机选取10个果实制成汁,利用PEN3电子鼻检测其香气,同时测定其主要品质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对不同贮藏时间的蜜桔进行区分。结果显示:电子鼻传感器响应值与蜜桔鲜榨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相关;线性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贮藏时间的蜜桔;负荷加载分析(Loading analysis)结果显示,传感器W1S(主要对甲烷灵敏)、W2S(对乙醇灵敏,也对部分芳香型化合物灵敏)和W2W(对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灵敏)在蜜桔鲜榨汁品质评价中起主要作用。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有望实现对蜜桔鲜榨汁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6.
7.
电子鼻快速判别玉米霉变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正常玉米样品40个,发霉玉米样品41个,建立了电子鼻对霉变与正常样品的识别模型,优化了10个传感器的组合,并对32个未知样品进行判别,其中霉变样品15个,正常样品17个。结果表明传感器优化前后主成分分数分别为86.34%和97.54%,优化后提高了11.2%。采用Euclid、Malahanobis、Correla-tion以及DFA四种算法对检验集未知样品进行判定,优化前总判别率分别为Euclid:68.75%,Malahanobis:75%,Correlation:84.38%,DFA:81.25%;优化后总判别率分别为Euclid:68.75%,Malahanobis:75%,Correla-tion:90.63%,DFA:87.5%。优化后Correlation和DFA法的判别率比优化前提高,其中Correlation法达90.63%。在对霉变和正常玉米判别时,霉变样品的判别率要远高于正常样品的判别率。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电子鼻气体传感器技术,初步建立了小麦霉菌侵染程度定性定量同步分析方法。小麦样品经辐照杀菌后接种5种谷物中常见有害霉菌,于85%相对湿度和28℃的环境中储藏至重度霉变。在样品储藏的不同阶段,选取时间节点0、1、3、5和7 d采集其电子鼻气味响应信息,建立了其响应信号和霉菌侵染程度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依据带菌量的不同,基于电子鼻信号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可成功区分未霉变[2.7 log(CFU/g)]、轻度霉变[2.7~4 log(CFU/g)]与重度霉变[4 log(CFU/g)]的小麦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DA)对受单一霉菌侵染的小麦样品霉变程度的识别率达90.0%以上,对所有小麦样品的识别率达84.0%。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LSR)对小麦菌落总数的模型决定系数(R_p~2)和预测误差(RMSEP)及相对分析偏差(RPD)分别为0.852,0.504 log(CFU/g)和2.30。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技术实现小麦霉菌侵染程度的快速识别是可行的。下一步应不断补充不同来源的小麦样品,以不断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鸡肉新鲜度电子鼻评价特征值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鼻检测鸡肉在不同试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用电子鼻输出信号考察了加热温度、时间和样本表面积对鸡肉散发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24份鸡肉样本的试验得出: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呈线性关系,可以用斜率表示各个样本的特征值;相同加热温度的样本较好的归为一类,不同加热温度的样本区别明显;加热温度较低时,加热时间对样本相聚的影响较小,温度较高时,影响较大;样本的表面积对样本相聚也有影响,但需进一步试验验证。初步试验研究表明,在不同试验条件下,鸡肉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鸡肉新鲜度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OHAA涂膜保鲜冬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枣为保鲜对象,以不同浓度(0.5%,1.0%,1.5%)的环氧乙烷高级脂肪醇(Oxyethyene higher aliphatic alcohol,OHAA)作为保鲜材料,在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对冬枣进行贮藏。经过66 d的贮藏,试验结果表明:OHAA涂膜处理能改善果实的风味,色泽,提高果实的感官品质。以浓度为1.0%的OHAA涂膜处理效果较好,其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仅为8.98%和4.8%;果实贮运性能好,硬度为5.56 kg/cm2;果实营养成分损失较少,其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61.18 mg/100g、26%;果实内部生理环境状态良好。说明1.0%的OHAA涂膜保鲜处理可延缓冬枣果实衰老,明显延长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冬枣标准化贮藏保鲜的关键技术,包括采收技术、运输入库和预冷、分级包装、贮藏技术、保鲜库管理、贮期病害及防治、贮藏应急情况处理措施、出库及运输、销售、贮藏环境和果品检测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处理对冬枣保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二氧化氯(ClO)2在冬枣保鲜上的应用,研究了二氧化氯处理对冬枣好果率、果实硬度、可溶性果胶、PG酶活性、Vc及PPO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有利于冬枣保鲜,对提高贮藏冬枣的商品品质和营养价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二氧化氯用于冬枣贮藏保鲜最佳质量分数为80mg/kg。经二氧化氯处理的冬枣在贮藏80d后,其好果率、果实硬度、Vc、PG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可溶性果胶、PPO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电子鼻检测猪肉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了猪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了保存温度和时间对猪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保存不同时间的猪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得出: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和采集时间的0.5次方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个样品的特征值;电子鼻输出信号的特征值随猪肉样品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猪肉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猪肉新鲜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粮食受霉菌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利用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6种谷物中常见霉菌在不同生长阶段(1、2、5、13 d)的特征挥发性气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GC-MS结果显示不同霉菌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存在差异,且在生长后期差异更加显著。基于电子鼻信号的主成分分析(PCA)法能够有效区分生长中后期(5、13 d)不同菌属的霉菌样品。线性判别分析(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对黄曲霉类、寄生曲霉类和青霉类样品的整体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100%和97.4%。结果表明,运用电子鼻与GC-MS技术对粮食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快速鉴定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电子鼻检测鸡肉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柴春祥  施婉君  蔡悦  陈佺  王妍 《食品科学》2009,30(2):170-173
本实验用电子鼻技术检测鸡肉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保存温度和时间对鸡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5、15、25℃条件下保存1、2、3、4 和5d 的鸡肉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0.5 次方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个样品的特征值;电子鼻输出信号的特征值随鸡肉样品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鸡肉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鸡肉新鲜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电子鼻技术用于粮食真菌毒素污染快速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利用Fox3000型电子鼻对受黄曲霉毒素侵染的糙米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分析,建立了电子鼻响应信号与黄曲霉毒素水平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法可较好区分不同黄曲霉毒素含量水平的糙米样品,模型的留一交互验证正确率高于80%。PLS回归分析显示电子鼻响应信号与糙米中黄曲霉毒素B_1、B_2、G_1、G_2及总量之间呈现较高相关性,其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08和127.3μg/kg。进一步,通过对电子鼻各气体传感器响应信号的载荷分析确定了各传感器贡献率的差异,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揭示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糙米样品的挥发性组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酮醛类、醇类、芳香烃类和烷烃类上。结果表明,利用电子鼻对糙米的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快速检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为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早期预警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电子鼻检测虾新鲜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电子鼻技术检测了虾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考察了保存温度和时间对虾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对在4℃保存5d、-10℃保存20d、-15℃保存60d的虾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得出:电子鼻输出信号随采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的关系进行数据分析,发现电子鼻输出信号与采集时间呈线性关系,可以用其斜率表示各个样品的特征值;电子鼻输出信号的特征值随虾样品保存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也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初步实验研究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虾挥发性成分发生变化,电子鼻可检测到这些变化,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评价虾新鲜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子鼻的劣质食用油检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尝试通过电子鼻来鉴别食用植物油的质量.以不同质量的大豆油为样品,进行电子鼻检测,同时进行电导率检测和酸值、过氧化值的测定,并研究电导率和酸值、过氧化值的测定结果与电子鼻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子鼻对不同油样的响应值不一样,可以检测到油质量的变化,而且检测结果与其他两种方法高度一致,因此可尝试用电子鼻技术作为检测食用油质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建立基于电子鼻技术口腔恶臭味的检测评价方法。采用电子鼻对口腔唾液不同孵育时间的恶臭味进行了测定,对测定数据进行SPSS、PCA、LDA、Loadings分析及雷达图特征性分析,获得电子鼻应用于口腔恶臭味评价的最佳检测时间、特征参数和表征传感器。进一步比较了电子鼻评价法、感官评价法和蛋白质沉淀-分光光度法三者的相关性,并采用3种方法分析了余甘子提取物对口腔唾液恶臭味气体的影响。各传感器在最大值点附近5 s区分度较好,因此作为特征提取参数。唾液孵育12 h时,传感器R6(W1S)、R7(W1W)和R9(W2W)与其他传感器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响应值与感官评价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在口臭的检测和评估中,电子鼻评价法、蛋白质沉淀法和感官评价法结果具有一致性。口腔恶臭味的表征传感器为R6(检测甲基类化合物)、R7(检测无机硫化物)和R9(检测有机硫化物),电子鼻评价法可用于抑制口臭活性物质追踪,余甘子提取物具有抑制口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电子鼻对酿酒酵母菌株产香特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马捷  刘延琳 《食品科学》2011,32(2):164-167
利用电子鼻PEN3 系统对不同酿酒酵母酿制葡萄酒的芳香成分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电子鼻系统动态采集葡萄酒试样的芳香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线性判断分析(LDA)进行数据分析,两种分析方法都能较好的区分不同酵母对应的葡萄酒试样,表明酿酒酵母的产香能力具有菌株多态性,而电子鼻能够对其差异进行检测并加以区分。同时结合Loadings 分析方法得知,除7 号(对硫化物灵敏)、9 号(对有机硫化物灵敏)和10 号(对烷烃灵敏)外,其他的传感器在菌株的产香差异分析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