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3日,ARM公司宣布在2008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布的NVIDIA Tegra移动片上电脑,是基于ARM11 MPCore多核处理器技术而设计。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全高清片上电脑,NVIDIA Tegra针对下一代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设备(MID)进行了优化,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互联网体验、高清视频和绝佳的3D触摸界面。这是ARM处理器技术第一次被授权专门用于面向超便携、超低功耗的MID市场的片上系统(SoC)。  相似文献   

2.
Jawa 《现代计算机》2010,(7):118-121
Tegra(图睿)是NVIDIA针对移动平台推出的处理器,专为便携式、高分辨率、性能强劲的便携、移动互联设备而设计。实际上,它是一块基于ARM架构的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心H片(NVIDIA称之为Computer-on-a-chip),既集成了ARM的CPU,又包含了NVIDIA的GPU;既具有通用处理能力,又有十分出众的图形性能,而功耗却低得令人难以相信。  相似文献   

3.
近期,随着Intel Atom的大红大紫,NVIDIA也发布了首款移动处理器Tegra。虽然Atom已经渐渐为人所熟悉(请参考本刊2008年8月上144页文章《x86,Everywhere——英特尔Atom的“狼子野心”》),但横空出世的Tegra却依然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款NVIDIA寄予厚望的移动处理器究竟能掀起多大的浪花,它和Atom又有什么异同?我们将在文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ComputeX 2011台北电脑展上。英伟达(NVIDIA)展示了下一代Tegra芯片组的样品ProjectKal—E1.并借此机会为新平台正名。英伟达官方表示,Project KAL-EL将会是世界上首款量产的四核心移动设备处理器。借此机会,《微型计算机》特派记者对英伟达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并请他就Tegra和移动智能平台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一番展望。  相似文献   

5.
移动多媒体应用处理器厂商安凯开曼公司(安凯)通过ARM代工厂计划获得ARM926EJ—S处理器的授权。安凯采用具有DSP和ARMJazelle技术的ARM926EJ—S处理器来支持消费应用领域中先进的多媒体功能。安凯基于ARM技术的新产品将于2007年第一季度上市。  相似文献   

6.
处理器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目前最抢眼的旗舰,非NVIDIA的Tegra 3和高通的骁龙S4四核(研发代号"Kralt")移动处理器莫属。鉴于真正搭载后者的智能终端近期市场上还难觅其踪,因而目前能够与Tegra 3形成对抗的也只有骁龙S4双核。今天咱们就挑选了这2个平台,来体验  相似文献   

7.
《电脑爱好者》2011,(13):88-88
在刚刚闭幕的computex 2011大展中,NVIDIA破天荒地“雪藏”了GeForce显卡,将全部展位和宣传精力都放在了“Tegra”(图睿)移动处理器身上,NVIDIA全力挥师移动市场的野心昭然若揭。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与网络》2010,(20):75-75
2010年10月12日,国内消费电子领军者万利达隆重推出全球首款基于英伟达(NVIDIA)“图睿2(Tegra2)”A9双核的平板电脑——Zpad。其最大看点在于它是全球首款基于NVIDIA图睿2(Tegra2)平台的A9双核平板电脑。这意味着,万利达不仅是全球第一家推出搭载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移动处理器的平板电脑厂商,也标志着国内厂商在推进拓展本土平板电脑市场方面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联想集团在上海举办的2008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展示了其首款移动互联网终端(MID)产品——U8。该款产品基于英特尔(?)迅驰(?)凌动TM处理器技术,并融入多种电子终端产品的功能,以出色的设计和丰富的应用在同类展品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0.
1月7日,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召开前夕,nVlDIA举办了展前发布会,正式公开了全球最快的移动设备处理器Tegra4,同时也公布了一款措载该处理器的Android系统的掌机——“ProjectSHIELD”。  相似文献   

11.
NEC电子获ARM1176JZFS处理器授权ARM公司宣布:全球系统LSI解决方案提供商NEC电子成为最新获得ARM1176JZFS处理器、CoreSight技术以及PrimeCell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控制器授权的ARM合作伙伴。NEC电子将把这些技术整合到先进的移动设备中。ARM1176JZFS处理器通过一个整合的浮点处理器对3D图像进行了最优化。这一浮点处理器保证了流畅的、图像丰富的应用在移动设备上的运行。ARM1176JZFS处理器支持ARM智能能源管理(IEM)技术,该技术在与ARM公司的Artisan低功耗库一起使用时,能将功耗降低最多达60%。采用了ARMJazelle技…  相似文献   

12.
HD 《电脑迷》2011,(12):51-51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普及让使用体验和软件扩展性日益被消费者看重。当以性能为主打的NVIDIA Tegra 2处理器遭遇Android 3.0时,能从应用角度为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惊喜?今天  相似文献   

13.
ZW 《电脑迷》2011,(19):25-25
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几乎全部采用ARM架构,在处理器内核方面可以说是ARM一统天下,这种设备大多采用ARMCortex A8/A9架构,唯一有区别的就是处理器内GPU核心。NVIDIA推出了整合自家GPU核心的Tegra2处理器,出色的3D显示性能,给游戏带来全新的体验,嵌入式处理器的图形处理也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重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家处理器内置的GPU核心的规格和性能。  相似文献   

14.
小徐 《电脑迷》2013,(2):28-29
NVIDIA召开专场发布会,发布了自家的第四代Tegra处理吕,并且在CES展鉴中展示了Tegra 4的具体开发机和实际产品。作为全球首款四核心A15架构的移动处理器,Tegra4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相似文献   

15.
《微电脑世界》2010,(6):103-103
10英寸Eee Pad(EP101TC)预定明年第一季上市,不同容量预定价格在399至449美元之间,略低于苹果iPad。处理器采ARM架构的Nvidia Tegra 2,操作系统则是Windows CE(Embedded Compact 7),并有华硕特制的图形界面。强调可上网、多工处理、执行Flash与播放HD影片。华硕表示,操作系统之所以选择Win CE,是因为目前Android在平板上的功能还不成熟。有很多东西仍需定制。驱动程序支持性也较不足。但内部仍在对Android做研究,也许等2.2版就能用在平板上。  相似文献   

16.
《A&S》2008,(1):28-28
为了让消费者在视频终端产品上无缝移动内容,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推出一款新型DaVinci(TM)技术数字媒体处理器.可用于媒介网关、多点通信控制单元.数字媒体适配器,视频安全DVRs和IP机顶盒上进行视频转码。该处理器是一种特别为实时、多格式.高清晰度(HD)视频转码而开发的基于DSP的系统级芯片。将ARM926EJ-S核心与600兆赫C64x+(TM)数字信号处理核心与高清晰度视频协处理器,转码引擎与目标视频端口结合,系统解决方案的性能比前代处理器性能提高10倍,能够同时执行高达H.264的多格式HD编码解码和转码。  相似文献   

17.
ARM推出新款ARMv8架构ARM Cortex~A50处理器系列产品。该系列率先推出的是Cortex—A53与Cortex—A57处理器以及最新节能64位处理技术与现有32位处理技术的扩展升级。该处理器系列的可扩展性使ARM的合作伙伴能够针对智能手机、高性能服务器等各类不同市场需求开发系统级芯片(SoC)。Cortex~A57是ARM最先进、性能最高的应用处理器,Cortex—A53不仅是功耗效率最高的ARM应用处理器,也是最小的64位ARM处理器。  相似文献   

18.
《自动化博览》2009,26(4):4-4
2009年4月8日,2009年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北京盛大开幕。为庆祝英特尔公司广受欢迎的英特尔 凌动^TM处理器系列发布一周年,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阿南德(Anand Chandrasekher)在峰会主题演讲中,隆重介绍了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的两款全新处理器,及其它重大产品计划。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0月19日,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VeriSilieon)和ARM公司共同宣布;芯原微电子通过ARM代工厂计划获得多个ARM处理器授权,包括ARM7TDMI处理器、ARM922T处理器以及ARM926EJ-S处理器。通过获得这些处理器的授权,芯愿微电子将加强其基于ARM技术的SoC解决方案的开发能力,为消费电子、无线及汽车电子等多个市场领域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士兰微电子)通过ARM代工厂计划获得ARM926EJ—S处理器授权。高性能、低功耗的ARM926EJ—S处理器将使士兰微电子有能力为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如便携式娱乐设备)开发先进的片上系统(So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