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黄原胶魔芋胶复配胶对花生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花生乳的油脂析出率、离心沉淀率及粒度分布进行分析,探讨了黄原胶和魔芋胶复配比例及用量对花生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黄原胶):m(魔芋胶)=3:2时,可有效延缓花生乳的沉淀和油脂析出,且当复配胶总量为0.36g/L时,可以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花生乳的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特征可以较大程度的反应花生乳的稳定性,乳浊液的平均粒径越小、分布越集中,花生乳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2.
牛奶咖啡饮料是以咖啡提取液或速溶咖啡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乳粉、白砂糖、稳定剂及其他辅料并经过有效杀菌后制作成的一种中性含乳咖啡饮料,其在货架期内很容易产生脂肪上浮、蛋白絮凝和沉淀,严重影响产品品质。因此,需要筛选添加合适的稳定剂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利用快速稳定性分析仪LUMiFuge结合目测观察法、粒径分析法、离心沉淀率测定的方法,研究了磷酸盐、乳化剂和增稠剂对牛奶咖啡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稳定剂种类:磷酸盐选取六偏磷酸钠、乳化剂选取羟基化大豆磷脂、增稠剂选取MCC。  相似文献   

3.
可溶性大豆多糖在酸性乳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可溶性大豆多糖为稳定剂生产酸性乳饮料,在25℃下贮藏,定期测定其离心沉淀率、黏度、粒径、Zeta电位、pH值等理化指标.测定的各理化指标在贮藏期间变化较小,表明可溶性大豆多糖对酪蛋白有很好的稳定作用,以其为稳定剂的酸乳饮料贮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南果梨和牛奶为原料,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南果梨乳饮料基础配方。以沉淀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南果梨乳饮料工艺,确定稳定剂最佳配比,并通过粒径分布法分析其稳定效果。结果表明:以35%鲜牛奶、15%南果梨汁、7%白砂糖、0.30%柠檬酸为主要成分配制的饮料风味最佳;3种单一稳定剂控制南果梨乳饮料稳定性的临界添加量均为0.30%;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CMC、卡拉胶和果胶复配稳定剂的添加量分别为0.19%,0.20%,0.15%,此时产品沉淀率达最小值0.27%,南果梨乳饮料稳定性最优。通过粒径分析证实,粒径分布在0.2~4μm之间的复配稳定剂较粒径分布在1~30μm范围的单一稳定剂可更好地稳定南国梨乳饮料。  相似文献   

5.
κ-卡拉胶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乳浊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卡拉胶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浊液粒度分布、乳析率和离心沉淀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静置过程中乳浊液粒径与乳析率、离心沉淀率之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乳浊液粒径随卡拉胶浓度由小到大依次为0.03%<空白样<0.06%<0.09%;而体系的表观粘度随卡拉胶浓度的增大而升高;静置过程中乳浊液顶部粒径d3,2与乳析率有较好的相关性;乳浊液底部d3,2与离心沉淀率有很好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卡拉胶低浓度时,卡拉胶分子被吸附到液滴的蛋白质正电荷区域,增加了液滴间的静电排斥,从而增加了体系的絮凝稳定性;随着卡拉胶浓度增大,卡拉胶会引起体系排斥絮凝。  相似文献   

6.
以芝麻蛋白饮料的沉淀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芝麻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因素进行研究,优化筛选出最佳的乳化剂和稳定剂的组合和用量.结果表明:采用0.015%的单脂肪酸甘油酯(HLB3.5)、0.085%的蔗糖脂肪酸酯(LHB11)、0.005%的黄原胶和0.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而成的稳定剂可有效提高芝...  相似文献   

7.
微细化处理对全豆蛋白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吴金鋆  刘通讯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1):1246-1249
分别研究了干法磨粉处理,湿法胶体磨以及均质微细化处理对全豆蛋白饮料的粒径、表观粘度、离心沉淀率、稳定性系数和离心悬浮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均质微细化处理,平均粒径为39.5μm,体系稳定性最高,优于干法磨粉处理和胶体磨处理.干法磨粉工艺制备的全豆蛋白饮料虽整体稳定性低于均质工艺效果,但其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单峰,较高的稳定性系数和离心悬浮比,且该法简易可行,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调配型纤维酸乳饮料的稳定性问题,对不同来源的21种稳定剂进行了筛选.通过测定产品的离心沉淀率研究稳定剂对调配型纤维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型稳定剂使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不同来源的复合型稳定剂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差别很大;供试的DT-021对产品的稳定效果最好,其最佳使用量为4g/kg~5g/kg,离心沉淀率为0.29%,常温放置300d饮料体系无沉淀现象.  相似文献   

9.
试验从稳定剂中筛选出3种稳定剂进行正交试验,以提高玉米饮料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饮料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黄原胶、三聚磷酸钠和CMC-Na能提高其稳定性,添加0.05%的黄原胶、0.02%CMC-Na和0.12%三聚磷酸钠能有效的降低玉米饮料的沉淀率,增强其稳定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该文研究了琼脂低聚糖QZ-C50的基础性能以及在乳酸菌饮料中琼脂低聚糖QZ-C50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凝胶强度、黏度变化来评估琼脂低聚糖作为稳定剂的基本特性;以Lumisizer稳定性扫描结果、粒径分布为指标,结合产品离心沉淀率和货架期静态放置状态来确定琼脂低聚糖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琼脂低聚糖QZ-C50凝胶强度低、耐热性能、耐酸性能较好,低用量就具有较好的悬浮力;在乳酸菌饮料中添加0.04%(质量分数)琼脂低聚糖QZ-C50,可以有效降低乳酸菌饮料的粒径、减少沉淀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稳定性。由此可知琼脂低聚糖QZ-C50较低凝胶强度的特性很适合饮料体系使用,且琼脂低聚糖QZ-C50的性能对增加乳酸菌饮料悬浮性、提升乳酸菌饮料整体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粒径分析法研究稳定剂对含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东  李娟 《食品科学》2011,32(13):58-61
研究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和高酯果胶(HMP)在含乳饮料中的粒径分布和离心沉淀率。结果表明:在SSPS、CMC和HMP的质量分数大于0.3%时,酸性含乳饮料的体系开始趋于稳定,当HMP添加量为0.3%、SSPS和CMC的添加量分别为0.5%时,含乳饮料体系稳定性最好,而且粒径分析与离心沉淀率结果相一致。通过分析含乳饮料的粒径分布和离心沉淀率可以快速、准确的判断所添加稳定剂的含量在含乳饮料体系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果汁型豆酸汤饮料稳定性动力模型,建立豆酸汤饮料稳定性快速预测方法。方法基于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的基本原理,以果汁型豆酸汤为研究对象,采用加速实验方式,对豆酸汤在贮藏期内,检测离心沉淀率、粒径、吸光度和感官评价值等物理指标。结果建立了吉布斯自由能与离心沉淀率之间回归方程(r~2=0.9743),感官值与离心沉淀率之间的回归方程(r~2=0.9846),以及感官值与离心沉淀率、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预测模型误差变异系数CV平均值为12.40%小于15%。结论模型能够精确预测产品的稳定性,为果汁型豆酸汤饮料稳定性预测提供了科学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研究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对配制型酸乳及发酵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酸性乳饮料的离心沉淀率,分别研究单一使用SSPS及SSPS、CMC和HMP复配后对配制型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单一使用SSPS及SSPS和CMC复配后对发酵型酸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制型酸乳最终pH值为3.9时,添加0.4%的SSPS或添加0.3%的SSPS和0.1%的CM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添加0.3%的SSPS、0.05%的CMC、0.4%的HMP配制型酸乳的稳定性较好;发酵型酸乳的最终pH值为4.0时,添加0.4%的SSPS或添加0.1%的SSPS和0.3%的CMC,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理化性质,并将其应用于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以鲜制脱脂乳为对照,探讨了不同脱脂乳原料以及褐色乳酸菌饮料生产工艺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处理脱脂乳粉的蛋白质、脂肪、水分含量以及乳酸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乳化性、起泡性及乳清蛋白氮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乳粉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连翘叶、木糖醇、柠檬酸、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连翘叶固体饮料。方法 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以优、中、差三个质量等级对产品的色泽、气味、滋味、状态四个方面进行感官评判,通过模糊数学法处理数据,得到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根据固体饮料的颗粒状态和溶解速度,选取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直接干燥法测定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结果 连翘叶固体饮料最佳配方为连翘叶提取物4g,木糖醇5g,柠檬酸0.2g,麦芽糊精4g;固体饮料产品颗粒粒径为40目;水分含量为6.1%,符合国标要求;固体饮料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含量分别为0.34%和0.27%。结论 得到的连翘叶固体饮料颗粒饱满,溶解迅速,冲调后呈透明的黄色,气味淡雅,酸甜适口,本实验可为连翘叶固体饮料的开发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杀菌型褐色乳酸菌饮料的稳定性,对与产品稳定性密切相关的3个因素(褐变时间、均质压力和果胶用量)首先进行了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以褐变时间、均质压力和果胶用量为自变量,以粒径、zeta电位、离心沉淀率和不稳定指数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褐变时间160 min、均质压力25 MPa、果胶用量 2.5 g/L时,体系的不稳定指数值最小。获得最佳褐变时间、均质压力和果胶用量分别为165 min、22 MPa和2.8 g/L。此优化条件下,杀菌型褐色乳酸菌饮料粒径(723 nm)、离心沉淀率(1.71%)和不稳定指数(0.737)最小、zeta电位绝对值(-4.88 mV)最大。  相似文献   

17.
对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离心沉淀率和脂肪分布系数作为测定指标 ,通过对 pH值的选择、磷酸盐电解质的选择及用量和均质工艺的试验 ,得出 :当 pH值为 4 0、NaH2 PO4 的用量为 0 0 5 % ,并采用二段均质法 (4 0MPa、5 0℃ ) ,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乳化剂的复配比例和用量对花生乳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乳化剂中蔗糖酯与单甘酯的复配比例(1:2~2:1)和用量(0.03%~0.07%)对花生乳的粒度分布,离心乳析率、离心沉淀率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乳化剂中蔗糖酯(以单甘酯计)的比例上升,花生乳的粒径、离心乳析率和离心沉淀率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当蔗糖酯和单甘酯的复配比例为2:3时储存稳定性最好;当乳化剂用量低于0.05%时,随其用量的增加,花生乳的粒径、离心乳析率和离心沉淀率均呈下降趋势,储存稳定性逐渐提高,当乳化剂用量高于0.05%时,花生乳的粒径、离心乳析率,离心沉淀率和储存稳定性变化不明显;综合考虑,当乳化剂中蔗糖酯和单甘酯的复配比例为2:3,用量为0.05%时,花生乳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ultra‐high‐pressure homogenization (UHPH) at 200 and 300 MPa,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inlet temperatures (55, 65, and 75 °C) on almond beverages with lecithin (AML) and without lecithin (AM), were studied. UHPH‐treated sampl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base product (untreated), pasteurized (90 °C, 90 s), and ultra‐high‐temperature (UHT, 142 °C, 6 s) samples.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physical (dispersion stabilit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hydrophobicity), and chemical (hydroperoxide index) parameters of special relevance in almond beverages were studied. Microbiolog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pressure and inlet temperature combination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thal effect of UHPH treatment. While most UHPH treatments applied produced a higher quality of almond beverage than the pasteurized samples, the combination of 300 MPa and 65 and/or 75 °C corresponded to a maximum temperature after high pressure valve of 127.7 ± 9.7 and 129.3 ± 12.6 °C, respectively. This temperature acted during less than 0.7 s and produced no bacterial growth in almond beverages after incubation at 30 °C for 20 d. UHPH treatments of AML samples caus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particle size, resulting in a high physical stability of product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heat treatments. UHPH treatment produced higher values of hydroperoxide index at day 1 of production than heat‐treated almond beverage. Hydrophobicity increased in AML‐UHPH‐treated samples compared to AM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Practical Application: Ultra‐high‐pressure‐homogenization (UHPH) i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a potential alternative to conventional heat treatments. It is a simple process consisting of single step. When liquid food (almond beverage in this study) passes through the high‐pressure valve, a very good stability and redu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s achieved, both effects due to the particle breakdown. Specific UHPH conditions could produce commercial sterilization of almond bever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