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蒜对干发酵香肠中肠道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植物乳杆菌6003作为乳酸菌发酵剂,以大肠菌O139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代表肠道菌,添加于模拟干发酵香肠肉汤中。通过不同浓度的大蒜对模拟肉汤影响研究,表明0.05%大蒜和0.1%大蒜即分别能有效延缓模拟肉汤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增殖及大肠菌O139的增殖。l%的大蒜能完全阻止二种肠道菌在发酵期间的增殖。1%浓度大蒜对乳酸菌发酵剂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6株植物乳杆菌(分别为LP15-1、LP15-2、LC16-1、LP17-1、LP17-3、RS048)的益生特性。试验通过测定菌株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模拟胃肠道耐受能力、抑制有害菌能力分别对结肠上皮细胞系Caco-2和空肠上皮细胞系IPEC-1细胞的黏附性等特性,考察植物乳杆菌的益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6株植物乳杆菌在pH=2的酸环境中孵育3 h存活率均在43%以上;除LC16-1和LP17-1外,其余4株均能在0.3%(质量分数)的胆盐中存活;在模拟胃肠液中存活率均高于9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88和大肠杆菌K99有较好的抑制能力;对Caco-2和IPEC-1有一定的黏附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LP15-1各项益生特性均比较优良,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株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0.5%~8.0%的腐植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生长、抑制大肠杆菌和黏附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自凝集率、表面疏水率和与大肠杆菌的共凝集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5%~1.0%腐植酸钠可使植物乳杆菌的抑菌率提高19.18%~75.54%;添加4.0%~8.0%腐植酸钠在2~6 h可显著(P<0.05)提高植物乳杆菌的自凝集率和与大肠杆菌的共凝集率;添加2.0%~4.0%腐植酸钠可使植物乳杆菌的表面疏水率提高112.5%~128.57%。综上所述,选择合适浓度的腐植酸钠可提高植物乳杆菌的抑菌和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玉竹多糖,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研究玉竹多糖在体外模拟唾液、胃和胃肠道中的消化情况;进一步考察其与乳杆菌(植物乳杆菌,CGMCC NO.1258)和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CGMCC NO.1.1521)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玉竹多糖本身不含还原糖,水解后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含有2种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1.37×106、6.75×103Da;玉竹多糖在被模拟唾液、胃液、胃肠液消化后,还原糖、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均无明显变化,说明玉竹多糖在体外模拟消化系统不能被分解;但在乳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下,玉竹多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降解,且玉竹多糖对乳杆菌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对大肠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酸片球菌细菌素的活性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试验采用TGE(trypticase glucose yeast extlact)肉汤培养基作为乳酸片球菌的培养基,培养条件为37℃过夜静止培养。利用改变pH的方法,即通过菌体对细菌素的吸附与解吸,对细菌素进行分离纯化,试验表明细菌素对植物乳杆菌,绿脓杆菌,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沙门氏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均有抑制作用。并且还具有耐热,耐盐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有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 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 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 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甘薯渣氢表雄酮(DHEA)的抑菌活性,本研究以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炭疽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示菌,采用生长曲线、最小抑菌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生长曲线、扫描电镜研究DHE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DHEA对供试菌的抑菌效果依次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鼠李糖乳杆菌。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5.67 mg/mL,大肠杆菌9.82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13.52 mg/mL,炭疽杆菌16.46 mg/mL,沙门氏菌17.68 mg/mL,枯草芽孢杆菌17.87 mg/mL,酿酒酵母20.82 mg/mL,鼠李糖乳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DHEA使供试菌生长周期缩短,并降低了菌体浓度;扫描电镜显示DHEA处理后菌体形态改变,细胞壁破裂,细胞内容物有溶出。研究表明,甘薯渣中DHEA对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16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对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能力,黏附及干预病原菌黏附Caco-2细胞的作用,对酸及胆盐胁迫的抗逆性及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等乳杆菌的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抑菌圈直径均在15 mm以上。以鼠李糖乳杆菌LGG为对照,体外筛选出6株对Caco-2细胞体外黏附能力强或与之相当的菌株。基于竞争、排阻及置换试验,复筛出4株抑制病原菌和对Caco-2细胞黏附能力较强的乳杆菌,其中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竞争性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抑制率为(72.52 ± 4.94)%。此外,证实植物乳杆菌KLDS 1.0328对酸及胆盐的耐受性较强,对免疫细胞活性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在食品工业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紫薯花色苷色素抑菌作用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牛津杯法探究紫薯花色苷色素对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氏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的作用效果以及p H、温度、紫外光照、微波加热处理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色素对伤寒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最小抑菌浓度为0.55 mg/m L;对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酵母菌、黑曲霉生长无抑制作用;p H<3时,紫薯花色苷抑菌效果最好;高温处理会使紫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减弱;紫外光照射对紫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没有影响;微波短时处理使紫薯花色苷的抑菌作用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益生菌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植物乳杆菌、芽孢乳酸菌和益生菌死菌体的免疫调节作用,通过对保健产品的介绍,说明了植物乳杆菌有预防沙门氏菌、增强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增强肠道免疫力和促进双岐杆菌生长的作用,芽孢乳酸菌耐酸、耐热性强,在肠道中可发芽增殖,抑制感染,有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作用,益生菌死菌体有不受抗生素影响、抑制肠道中沙门杆菌、促进肠道免疫功能、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然发酵酸菜发酵时间长、菜叶易腐烂等问题,从自然发酵酸菜中筛选出产酸能力强及抑菌效果好的菌株人工接种到芥菜中,从而缩短发酵时间,改善酸菜的品质。以从自然发酵酸菜中筛选出的食品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类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目标菌株在发酵液中发酵32 h过程中pH值的变化来反映目标菌株的产酸性能,采用牛津杯琼脂扩散法测定目标菌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指示菌的抑菌圈大小来反映目标菌株的抑菌性能,综合结果筛选出植物乳杆菌和类干酪乳杆菌作为人工添加菌株。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牛津杯法研究葡萄糖氧化酶(GOD)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鸡源、猪源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牛津杯法检测到GOD对不同来源致病菌均具有抑菌性,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浓度增加抑菌性能增强,在GOD酶活10 U/m L时仍具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均≥9.25 mm。GOD酶在37~75℃干热处理10 min后仍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65℃时对猪源大肠杆菌K88和37℃时对沙门氏菌0533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75 mm和12.25 mm。植物乳杆菌BLCC2-0126对被试病原菌抑菌圈直径最大,对猪源大肠杆菌K99和沙门氏菌0533抑菌圈直径为13.75 mm。总之,GOD和BLCC2-0126均具有抑菌作用,且可共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从农家自然发酵黏豆包谷物发酵液中分离乳酸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益生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梯度稀释法从黏豆包中筛选获得6 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分析并结合16S rRNA 序列分析分别为棒状乳杆菌(Lactobacillus coryniform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杆菌(Levilactobacillus brevis)、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ans)、清酒乳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和曲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对菌株的益生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菌株HSDF3(曲氏乳杆菌)的抗逆性和耐酸性能较好,pH3.0 的环境中存活率为100%;耐盐测试中,菌株HSDF9(清酒乳杆菌)的耐盐效果最好,在盐含量10%的MRS 肉汤中仍可存活,活菌数可达8.93×106 CFU/mL;耐胆盐测试中,菌株HSDF12(棒状乳杆菌)存活率最高,在0.3%胆盐浓度的MRS 肉汤培养基中培养3 h 之后的存活率为7.171%;耐人工胃液测试中,经过3 h 的模拟胃液培养之后,菌株HSDF3(曲氏乳杆菌)的存活率最高,达到82.91%;耐人工肠液测试中,经过6 h 的模拟肠液培养之后,HSDF12(棒状乳杆菌)存活率最高,达到93.42%;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中,菌株HSDF15(短杆菌)对四环素、羧苄西林、头孢氨苄、米诺环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头孢拉定等抗生素均敏感。  相似文献   

15.
益生菌可在肠道定植从而发挥抗炎或抗氧化活性,有利于宿主肠道健康.本实验研究了从新疆传统发酵乳制品中分离得到的8株植物乳杆菌对大肠杆菌侵袭和过氧化氢刺激肠上皮细胞HT-29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8株植物乳杆菌中,植物乳杆菌35具有最高的黏附能力.植物乳杆菌35可通过取代、竞争、排阻的方式抑制大肠杆菌对HT-29细胞的黏...  相似文献   

16.
乳杆菌及不同pH值对黄曲霉生长与产毒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植物乳杆菌及不同PH值对黄曲霉生长与产毒的影响,将植物乳杆菌与黄曲霉孢子同时加入到MRS肉汤和先厌氧培养植物乳杆菌后再加入黄曲霉孢子;以乳酸将LTB培养基的初始PH值调整为3.0,4.0和5.0,以PH值为6.8为对照组,在LTB培养基中接种黄曲霉孢子悬液。上述试验均在28℃培养15d,在培养的第3、6、9、12和15天测定培养液中的PH值,黄曲霉素素B1和黄曲霉菌丝重量。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可显抑制黄曲霉生长(P<0.05),同时检测不到黄曲霉毒素B1。随着LTB培养液中PH值的降低,黄曲霉毒素B1的量增加,在PH3.0组,差异有极显性(P<0.01),各组间黄曲霉素菌丝量未见显性差异,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可显抑制黄曲霉生长与产毒。在PH值3.0-5.0范围内,乳酸可以刺激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香肠发酵乳杆菌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从香肠发酵的基本需要出发,对清酒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双发酵乳杆菌、瑞干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的基本性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几种菌对大肠杆菌、金葡菌、沙门氏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亚硝酸盐耐受浓度大于0.1%,对NaCl耐受浓度大于6%;致死温度为55-65℃;具有一定蛋白酶活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能产生H2S;除发酵乳杆菌外均无氨基酸脱氨酶活性;不能分解精氨酸产碱。以上特性使它们作为香肠发酵菌株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属于乳杆菌科中的乳杆菌属,革兰氏阳性。植物乳杆菌是人体胃肠道的益生菌群,代谢可以产生有机酸、细菌素、过氧化氢、双乙酞等多种天然抑菌物质,具有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降低胆固醇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多种功能。国外对植物乳杆菌的研究报道比较多。D Fayol Messaoudi等从希腊干酪中分离到一株植物乳杆菌,通过与沙门氏菌的共同培养发现,此菌对沙门氏菌具有强烈的杀死作用。S Rokka等从泡菜中分离到的植物乳杆菌菌株则对幽门螺杆菌有制作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益生菌以及与微生态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应用进行研究,进入21世纪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选用2株非酿酒酵母(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lutinis)(RG)、美极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 pulcherrima)(MP))和2株乳酸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C))发酵模拟芒果汁,考察益生菌在模拟芒果汁中的生长、发酵特性和产香能力。结果表明,4株益生菌在模拟芒果汁中均能良好生长,发酵模拟芒果汁72 h后,乳酸菌的产酸能力较好,且植物乳杆菌产酸能力最强,发酵模拟芒果汁的pH和有机酸含量分别为3.63、18.04 g/L;非酿酒酵母的糖利用能力较好,且粘红酵母的糖利用能力最好,发酵模拟芒果汁的糖含量为23.73 g/L;4株益生菌均能降解类胡萝卜素,其中植物乳杆菌的降解率最高,为21.22%;植物乳杆菌和粘红酵母的产香能力较好,从发酵模拟芒果汁均鉴定出1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且降异戊二烯香气含量较高,分别为2.42 mg/L、2.57 mg/L。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研究了一种软水盐对几种常见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实验模拟软水盐在软水机中可能使用的浓度6.6%和26.5%,设计了肉汤增殖试验,接种三种常见的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实验表明,浓度为26.5%的软水盐抑菌和杀菌效果良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在含26.5%软水盐的BHI肉汤中,完全不生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