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当今最难解决的网络安全问题之一.针对如何追踪DDoS攻击源进行研究,在分析原有动态概率包标记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算法,并对两种算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2.
DDoS攻击以其破坏力大、易实施、难检测、难追踪等特点,而成为网络攻击中难处理的问题之一。攻击源追踪技术是阻断攻击源、追踪相关责任、提供法律证据的必要手段。基于网络拓扑理论和路由器流量特性原理以及可编程式路由器的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追踪DDoS攻击源的分布式快速算法,该算法可以准确、协调、高效地判断路由器的数据流量值,受害者可以根据流量强度推断出恶意攻击数据流的来源,从而快速追溯和定位DDoS攻击源。  相似文献   

3.
孙鹏  吴庆 《通信技术》2015,48(4):478-483
针对RDDoS攻击溯源问题,在包标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标记算法。通过动态调整标记概率,较好地解决了算法收敛速度和路由器负载问题,并针对传统包标记算法只能对DDoS攻击进行溯源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射标记算法,使包标记技术能应用于RDDoS攻击溯源,最后对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模拟研究,通过与经典包标记算法和动态包标记算法进行对比,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IP追踪技术是防御拒绝服务攻击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IP追踪中的动态概率包标记算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总结其优点的同时也发现其存在不足。针对动态概率包标记算法使得距离攻击者最近的边界路由器的标记负载太大的不足提出了一个可行性改进方案,经对比分析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包标记方案作为追踪DoS(DDoS)攻击源的最有前案的技术,有了很多的实现方法,但都有着一些大大小小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在概率包标记方案自身的安全性能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黄宝峰 《通信学报》2006,27(Z1):85-87
针对网络中常见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研究者们提出了多种对抗DDoS攻击的方法.其中Savage等人提出的概率包标记方案以其易于实施,消耗资源少等优点,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概率包标记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缺陷.在研究概率包标记方案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史标记的IP追踪方案,实验证明受害者在降低攻击源最大不确定性因素的同时用比概率包标记方案较少的数据包就可重构攻击路径,从而可尽早的采取防御措施来减少危害.  相似文献   

7.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给政府部门和商业机构的网络安全造成严重威胁。IP追踪技术能够反向追踪IP数据包到它们的源头,所以是识别和阻止DDoS攻击的重要一步。本文针对DDoS攻击,对比分析了各个IP反向追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使用补偿非参数CUSUM方法检测DDoS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芬  陈轶群  黄皓  殷新春 《通信学报》2008,29(6):126-132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在攻击目的端检测DDoS攻击的方法.研究目的是为了在花费较少代价的情况下,早期检测到攻击的存在,记录可疑的攻击包.对基于TCP协议的DDoS攻击而言,从受害端进行观察,会发现很多没有确认的TCP报文段.在每个时间间隔 ,计算未确认的报文段个数与总报文段个数的比值,形成基于时间的统计序列,再用经过改进的非参数递归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在线、快速检测DDoS攻击,并在检测的同时记录可疑的攻击包.经实验验证,该检测算法不仅快速,而且具有更低的误报率,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网络检测环境.另外,还能为攻击的分析取证和追踪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序标记的IP包追踪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标记方案是一种针对DoS攻击提出的数据包追踪方案,由于其具有响应时间快、占用资源少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包标记方案标记过程的随机性,使得受害者进行路径重构时所需收到的数据包数目大大超过了进行重构所必需收到的最小数据包数目,从而导致重构误报率的提高和响应时间的增长.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序标记的IP包追踪方案,该方案通过存储每个目标IP地址的标记状态,对包标记的分片进行有序发送,使得在DoS发生时,受害者重构路径所需收到的标记包的数目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对DoS攻击的响应时间和追踪准确度.该算法的提出进一步提高了包标记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建立DDoS攻击特征的选择、表示、分析以及模型求解。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敏感访问参数可变阈值约束的DDoS攻击防御方法。最后,研究基于可变概率标记的DDoS攻击流量清洗技术。  相似文献   

11.
周萍  高仲合 《通信技术》2014,(9):1079-1083
为了准确及时的进行DDoS攻击检测,提出了一种新的DDoS攻击检测算法。该算法在基于传统的小波分析检测DDoS攻击的基础上融入了主成分分析法和小波分析法中DDoS检测方法,并根据该算法设计相应的模型和算法来检测 DDoS 攻击,并且引入信息论中的信息熵对源IP地址的分散程度进行度量,根据初始阶段Hurst指数及熵值的变化自适应地设定阈值以检测攻击的发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幅度的提高了DDoS检测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无线电工程》2019,(4):282-287
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攻击,其破坏力大并且难以防范追踪,对互联网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与sFlow的入侵检测方法,通过sFlow采样技术实时检测网络流量,依据网络正常流量设定流量阈值,并通过对超过阈值的异常流量进行攻击检测、判断攻击流,最终使用OpenFlow协议阻断攻击源。该方法可以在几秒内自动检测、处理多种DDoS攻击。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案对比,该方法能够实时检测并阻止DDoS攻击,有效降低网络资源消耗。  相似文献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节点溯源追踪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感器节点可能被攻击者俘获用来发送大量虚假数据,从而耗尽整个网络的资源.本文提出一种实用的溯源追踪解决方案:基于概率包标记算法,每个节点按照一定概率标记其转发的包,标记信息填写于包头中的确定域,通过收集到足够多的数据包,汇聚节点能够重建一条到源节点的路径.本文证明了此方案能够应对所有类型的攻击,并针对基本标记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两种改进标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溯源追踪解决方案是高效以及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MPLS技术虽然为Internet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包转发模式,但是还不能消除其固有的网络攻击。基于流标记的端口包记录信源追踪系统则可以找到攻击源。包记录技术是整个追踪系统的核心。而其中所采取的基于流的策略可以大大节省存储空间;基于端口的策略通过减少反向追踪请求个数提高了追踪速度,进一步通过自适应的调整Bloom filter的k参数大大降低了追踪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5.
传统基于主机的防御无法应对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对整个自治系统的冲击.提出了双过滤并行净化网络方案、基于自治系统的自适应概率包标记方案和基于源地址验证的单播反向路径转发策略,形成了基于边界网关的DDoS攻击防御体系,提高了包标记方案的效率,简化了防御部署.实验验证了该防御体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DoS攻击的IP跟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追踪技术是检测和防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重要手段,它的主要目的是想办法追踪到攻击数据包的源地址,弥补IP协议的不足。成熟的IP追踪技术可以有效抑制DDoS攻击的发生,对网络故障的诊断和减少数据包欺骗将有很大的帮助。文中对当前现有的IP追踪和攻击源定位技术作了系统的分类,分别对它们作了全面的分析并比较了相互之间的异同及优缺点。同时,针对当前的IP追踪和攻击源定位技术现状,讨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是Internet面临的最严峻的威胁之一。本文介绍了DDoS攻击原理,总结了近年来防御技术的研究成果,对DDoS防御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防御DDoS攻击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IP追踪技术是防御拒绝服务攻击(DoS)的重要措施.文中针对用于IP追踪的压缩边分片采样算法(CEFS)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标注分片自适应概率包标记算法(LFAPPM).该算法通过扩大标记空闻和采用自适应概率的方法,减少了重构路径所需包数,并通过给分片加标注,减少了重构路径的计算量和误报数,而且通过初始化没被边界路由器标记的包标记空间,加强了抗干扰性.与其他算法进行比较,LFAPPM算法各种性能指标较优.  相似文献   

19.
王娟 《通信技术》2009,42(4):129-131
DDoS攻击的防御是当前网络安全研究领域中的难点。文章在分析DDoS攻击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蜜网这一主动防御技术的实现原理及功能,提出了基于蜜网防御DDOS攻击的模型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20.
拒绝服务攻击已经成为威胁互联网安全的重要攻击手段,本文介绍了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的概念,分析了DDoS攻击的原理;最后介绍了多种IP溯源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