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装饰》2010,(11):142-142
罗马圆形竞技场也叫古罗马斗兽场,位于今天意大利的罗马市中心,建于公元72年至82年间,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角斗场,现仅存遗迹。  相似文献   

2.
罗马市中心     
这张照片照的是罗马的市中心从西北向东南照。上部椭圆形的,是著名的古罗马大角斗场,下部右侧白色的长廊,造于1885年至1911年,是维多利奥·艾玛纽勒二世纪念碑,他是十九世纪中叶重新统一意大利的国王。大角斗场的右侧有一个君士坦丁凯旋门,它后面一条路微微斜着穿过绿地,那就是古罗马最重要的阿庇亚大道,通向卡普亚的。古罗马军团举行重大的凯旋仪式,都从阿庇亚大道进入罗马,掠过巴拉丁山,经第度凯旋门来到照片右侧中央的市中心广场,广场和大角斗场之间的那道白色的门就是第度凯旋门,它右边那一块三角形绿地是巴拉丁山,山上有古罗马的皇宫,现在都已成了废墟。纪念碑前面的广场叫威尼斯广  相似文献   

3.
罗马大角斗场是意大利珍贵的建筑遗产,文章以意大利首都罗马的角斗场为切入点,从建筑的整体保护原则、具体的修复方式方法和遗产的再利用这三点探讨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文章梳理了意大利历史上对大角斗场所采取的多种保护方法,也参考了其他国家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更为全面地分析了意大利遗产保护实务。  相似文献   

4.
侯建华 《石材》2000,(12):45
罗马大角斗场。著名的花岗石古建筑,亦称“科洛西姆” (colossum),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角(jué)斗场。建于公元70~82年。在意大利罗马,古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此以驱使奴隶相互搏斗或同猛兽搏斗为娱乐。当初这个用花岗岩建成的角斗场落成时,举行了100天的庆典,在角斗中共死了1.5万奴隶,500C头猛兽。大角  相似文献   

5.
建于公元75至80年的罗马大角斗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劳动人民的纪念碑。去年11月,这里曾被用作展览场地举办了一次题为“1919——1939,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意大利经济”的展览,围绕着展览场地问题,在罗马引起了争论。为举办这一次展览,利用木头、钢和织物仿造了大角斗场外立面和座位的一段,作为展览会临时入口和走廊,并在原有底层结构上方架设了陈列平合及步行道。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6日,我与三位同事随团从上海浦东机场出发,乘德国汉莎航空的班机飞行了近12个小时后到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在机场候机室休息了几个小时后,转机飞往意大利首都罗马,观赏了大角斗场。罗马大角斗场,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东南面,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它由韦帕芗皇帝下令修建,在其儿子提图斯在位期间建成,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类建筑。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古罗马,你肯定马上想到的就是古罗马的角斗场。这是一个神圣让人膜拜的地方,他象征着崇高和威严。特别是它的建筑,被称为建筑艺术宝库的一颗明珠,罗马柱简洁的形态中蕴含了冷静和庄严的艺术美感。也说明了古罗马人的  相似文献   

8.
代照 《现代装饰》2012,(3):35-39
最早的观演建筑发源于西方,表现为古希腊、古罗马剧场。目前发掘的最早的剧场出现在公元前525年,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在古希腊初期,剧场形式为露天剧场,观众席建设在形状适宜的山坡上,在当时戏剧表演是节日庆典,宗教仪式,政治事件等大型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西方剧院的发展与扩大化则出现在古罗马,观众席不再局限于山坡,也出现了用石料人工堆砌的台阶。古罗马史家李维认为古罗马人的剧院出现在公元前四世纪。在当时,剧场的节目形式多元化,包括街边表演、舞蹈,杂耍,以及高格调的悲喜剧演出。  相似文献   

9.
今日建筑     
正尼姆罗马文化博物馆(Musée de la Romanitéde Nimes)建筑师:2Portzamparc-Elizabeth de Portzamparc地点:法国尼姆该项目围绕古奥古斯都城墙的遗址建造,是展现罗马文化的综合体,博物馆和考古园。项目中设立了一条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走道,在视觉上将圆形剧场周围的广场和考古园连接起来。一层指向发掘的遗迹,打开了看向古罗马剧场的视野。立面用半透明的玻璃表皮形成柔顺的波褶,将现代的透明性和罗马的传统镶嵌艺术结合,随着光影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找古希腊神话不一定非去希腊,寻古罗马剧场不一定非去意大利,因为希腊人、罗马人的闯入,土耳其,也是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的发源地。艾菲索斯,土耳其最大最美、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史诗名家荷马的故乡,  相似文献   

11.
侯建华 《石材》2013,(4):54-55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意大利的多处古石材建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主要原因是政府无资金及时对这些文物进行维修和保护。去过威尼斯的人们会发现街的两岸的石材已经变成了"瑞士奶酪"——即布满孔洞的石材;近期佛锣伦萨大教堂的一角也瘫塌了;罗马角斗场的石柱也滑落了;庞贝古城的石建筑再一次以整座楼的体积崩塌等。意大利许多石材建筑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崩塌着。  相似文献   

12.
盖天柯访谈     
《世界建筑导报》2009,24(4):4-7
1、西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说明凡事都要有一个历史过程,此谚亦足说明罗马城历史之久远.古罗马以城墙、驿道、神殿、输水道、凯旋门、角斗场等大型公共建筑闻名、您来自于意大利,能否给我们介绍下古意大利的建筑有哪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建筑遗产修复中采用可识别手段,将替换或增加的部分与原物部分加以区分,符合建筑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可以协调保存与修复之间的矛盾.结合罗马角斗场三次代表性的建筑修复实践,分析可识别性原则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操作方法,探索可识别性原则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正>"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而地标建筑,当是城市这本书的封面。从封面,你可以看到这座城市的核心所在,它或许是种精神,也或许是一个时代。你可以没到过巴黎,但你一定知道艾菲尔铁塔和巴黎圣母院。你也许没有办法再回到古罗马,但是你对古罗马的角斗场肯定不会陌生。这一切,都是建筑的力量。很多时候,每一栋建筑就是一段凝固的历史。那些历经岁月的石头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王朝,一座城市的荣辱和兴衰。与此同时,也诞生了一座  相似文献   

15.
浅谈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演建筑是具有“观赏——表演”空间的大型公共建筑,是一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欣赏各类音乐、戏剧、表演、影视等艺术的场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普遍不满足于物质生活的需要,对精神文化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观演建筑这种含有丰富文化内涵,能给人们提供高品位精神享受的场所,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 八十年代西方观演建筑得到飞速发展,以法国巴士底歌剧院和美国达拉斯交响音乐厅为代表的新建筑的落成,再次显示了当代观演建筑的勃勃生机。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正与当时的西方相似,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表演艺术事业本身的需要都会给观演建筑带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一批国家级、省、市级的观演艺术中心在近年来陆续实施和建成,必将带来观演建筑的改建、扩建、新建的热潮。因此,对有必要对我国观演建筑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做一些探讨。 1 观演建筑发展简史 公元前5世纪,最早的剧场建筑出现于古希腊。雅典酒神剧场、埃庇道鲁斯剧场的遗迹保存至今。欧洲从16世纪起,剧场建筑有很大的发展。西班牙建有多层周边四合院形式的剧场;英国在莎士比亚时代建有环球剧场;意大利在古罗马剧场的基础上发展出马蹄形看台的观众厅和镜框  相似文献   

16.
该文化中心是1968年设计的。日月如梭,尽管建筑技术不断革新,人们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它从设计到建成却拖拉了十多年。人们对此可能感慨系之,但设计者对这个作品仍然充满自信:一个有特殊色彩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建筑师自己这样写道:“在我的心目中,这个文化中心是一座‘现代宗教’的殿堂;一座因地震而坍塌的殿堂;宛如一只绽裂了的成熟的果子。”从平面构图到体型塑造,这个中心可看作是古罗马“圆形剧场”  相似文献   

17.
《建筑师》2015,(3)
广场、浴场、剧场和竞技场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这些建筑成就不但伴随着罗马帝国时代的始终,也在世界建筑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以罗马帝国时代在罗马城内建造的浴场建筑为例,通过建筑遗址、考古发现和后世研究,综合论述古罗马浴场建筑的兴衰过程、典型案例、建筑形制以及当今社会中对于浴场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方式,加深对于建筑遗址的理解,提高对于建筑遗产保护的认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更好地发展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位于西班牙西南部的小镇梅里达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该镇在西班牙因其有许多罗马古迹而闻名。其中有公元前24年建造的一座半英里长,81个桥孔的大桥横跨加旦(Guadiana)河,以及一座竞技场和一家宏伟的剧场的残存部分。1985年,这里新建了总面积为1152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9.
帕拉第奥在威尼斯的圣乔治·马焦雷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和威尼斯救主堂(Il Redentore)被称为具有先锋意义的教堂建筑。圣乔治·马焦雷教堂建于 1565 年左右,是本笃会的修道院。威尼斯救主堂则因为威尼斯的瘟疫,始建于 1577 年左右。两者均在建筑师去世后完成,但都兼具了古罗马神庙和中世纪基督教教堂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原始资料的阅读和梳理,并结合实地调查,从三方面展开讨论。第一,两座教堂的选址反映出对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运河景观和圣马可广场的呼应,并成为圣马可湾“剧场”意象的组成部分;第二,对比两座教堂不同的功能和观看方式,分析其立面表达的异同;第三, 对比两座教堂与罗马耶稣教堂(Il Gesù)的立面处理和室内空间关系,总结帕拉第奥教堂建筑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正> 北方剧场是在哈尔滨南岗区中心,一个二层容纳800人的小型剧场基础上设计、扩建成为1800人的大型剧场.原有建筑不准全部拆除,所以扩建的观众厅仍在二层.由于该剧场地点重要,各方面制约多,要求高,分期投资,分二期设计,三次施工,新旧交替,前后交叉,给设计、施工带来不少困难.北方剧场从设计上看,仍是镜框式午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