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研究入模温度和引气剂掺量对负温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在持续-5℃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不同引气剂掺量(0、0.05%、0.10%、0.20%)的混凝土在不同入模温度(5、10、15、20℃)下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低负温环境会抑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发展,相比于标准养护,负温养护明显降低了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了达到预定设计抗压强度的龄期。(2)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有影响:相同龄期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均越好。(3)相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抗压强度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而抗氯离子渗透性先增大后减小,引气剂掺量为0.05%时,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入模温度和引气剂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微观孔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标准养护下5、10、15、20℃这4组入模温度和0、0.05%、0.10%、0.15%、0.20%这5组引气剂掺量下的强度试验,以及测试了28 d龄期下混凝土的微观孔隙结构.结果表明:28 d龄期时,入模温度从5℃提高到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51.3%,入模温度提高加快了水泥的水化反应,改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之相反,引气剂含量增加到0.20%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下降了50.9%(入模温度为20℃),引气剂含量偏大时混凝土总孔隙率明显增加,密实性下降抗压强度降低.研究结果为掺入引气剂提高抗冻性的混凝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负温养护下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探究恒定负温(-3℃)养护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引气剂的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两种养护方式下混凝土达到等强度时的龄期与孔径分布差异。试验得出两种养护方式下,引气剂的掺入均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且掺量越大,强度越小;引气剂掺量对于两种养护方式下混凝土达到等强度的龄期没有影响,均在同一时间达到等强度;另外引气剂对混凝土的孔径分布产生负影响,会使孔径分布劣化;同一引气剂掺量下,负温养护下的混凝土孔径分布差于标养,混凝土达到了等强度,并未达到等孔结构。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持续负温环境下入模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持续负温(-5℃)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四种入模温度工况(5℃、10℃、15℃、20℃)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孔结构的试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持续负温环境下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受到抑制,28d龄期的强度约为标养下的80%,将入模温度从5℃提...  相似文献   

5.
以机制砂混凝土试块为试验对象,分别掺入5%、10%、15%的石粉掺量,观测其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抗压强度和孔径分布,研究石粉掺量及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为更直观反映其对混凝土微观影响,采用核磁共振设备对不同掺量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龄期时,3种石粉掺量中10%石粉掺量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高,同时10%石粉掺量混凝土的总孔隙率更低,最可几孔径左移,优于其他两种石粉掺量的混凝土孔径分布;相同龄期,负温养护较标准养护孔结构劣化明显,大孔较多,曲线首峰峰值较高。从机理上分析,石粉颗粒较小,促进流动性以及和易性,同时微集料作用,优化孔隙。负温养护温度接近水的冰点,水的黏滞性增大,减慢了水化速率,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孔隙劣化。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7,(7)
研究负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在28、56、84、112、140 d不同龄期内混凝土强度及渗透性变化规律。通过与标准养护条件下对应龄期引气混凝土抗压强度及渗透性能作对比,得出了负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随龄期增长强度损失率及渗透性能增长率。同时对该引气混凝土渗透性及强度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负温养护条件下线性相关系数,结果表明负温(-3℃)养护条件下引气混凝土渗透性与强度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掌握渗透性与强度的辩证关系,可为冬季防水工程施工中耐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养护温度和引气剂对等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利用核磁共振试验(NMR)、压汞试验(MIP)等对标准养护和-3℃养护下混凝土试块进行测试。研究表明:-3℃养护引气混凝土在35 d龄期可以达到等强度,引气剂对混凝土达到等强度时间无明显影响;随着引气剂掺量的增加,孔隙率增大,孔隙结构发生劣化,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引气剂的加入使得-3℃养护混凝土与标准养护混凝土的孔隙结构逐渐出现差异,宏观上“等强度”,微观上不“等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负温养护、交变温度养护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发展情况,揭示了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微观测试方法分析了水泥水化特征和水化产物微观结构形貌.结果表明:在-10℃时,不掺防冻剂的混凝土早期强度极低,甚至由于试件不能成型而无强度;防冻剂可有效减少混凝土早期负温养护引起的微裂缝.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采用聚羧酸系防冻泵送剂所配制的C30和C5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静弹性模量、钢筋握裹力和轴心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聚羧酸系防冻泵送剂所配制的C30和C50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均能够达到JC475-2004《混凝土防冻剂》中一等品的标准要求,-7+56d龄期时负温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基准标养混凝土28d强度;7d龄期以前,自然变负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高于早期低、负温养护的各组混凝土,28d龄期以后则相反;28d龄期时,早期低、负温养护混凝土的静弹性模量、钢筋握裹力、轴心抗压强度均随着养护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尤其是钢筋握裹力降低程度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五种不同的养护条件下,考察了养护方式对不同龄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明显,养护温度越高,其早期抗压强度值越大,而后期强度值反而越低;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越长、早期养护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后期抗压强度的增长;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7d表面保持润湿的混凝土能获得与标养试件相近的抗压强度和回弹强度换算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石灰石质碳酸盐掺合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掺合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龄期的自然对数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与矿渣、粉煤灰等掺合料相比,碳酸盐掺合料能够提高混凝土早期的抗压强度和弹模模量,当养护10 d之后,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基本相当;养护温度能够显著提高掺碳酸盐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但提高养护温度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不利;以不同龄期抗压强度为评价依据,碳酸盐掺合料的掺量宜在15%以内。  相似文献   

12.
负温混凝土早期结构损伤程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5℃、-10℃、-15℃及两种自然变负温( 1℃~-6℃、-5℃~-15℃)养护条件下及转正温标准养护后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的混凝土的动弹模增长规律相比较。可以利用动弹性模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不同负温下混凝土的损伤程度;与不同负温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相比较。二者的发展规律一致。但对一次冻结模式与多次冻结模式的负温混凝土。二者发展规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部地区负温环境对水工混凝土的不利影响,文中研究了-25℃条件下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粉对不同龄期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条件下,在龄期为28、56、90d时,双掺粉煤灰-矿粉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单掺粉煤灰时,混凝土前期抗压强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28d之后,混凝土抗压强度逐渐增大;随着龄期的增长,-25℃环境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养护条件下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和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3℃和标准养护条件下,复掺粉煤灰、矿粉和硅灰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结构的试验。结果表明:与标准养护相比,在-3℃养护条件下,矿物掺合料的掺入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下降趋势,但对其孔径均有优化作用。基准组、复掺10%粉煤灰+10%矿粉+1%硅灰组、复掺10%粉煤灰+10%矿粉+3%硅灰组,28 d龄期标准养护下出现细小孔的频率是负温养护1.122~1.259倍,56 d龄期标准养护下出现细小孔的频率是负温养护1.108~1.180倍,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硬化含气量和平均气泡间距均有改善作用,在标准养护条件下的优化作用明显优于负温养护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固定水胶比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粉煤灰掺量及亚硝酸钠的掺入对低温条件下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体系早期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5~-1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胶凝材料的水化加速期出现不同程度的滞后,胶砂试件养护龄期为14 d时,0℃及0℃以下条件下养护的不同配合比的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抗压、抗折强度已基本接近,但仍低于5℃养护条件下同龄期同配合比的胶砂试件强度;在-5℃和-10℃两个养护温度下,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多,其胶砂试件的抗折、抗压强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是粉煤灰掺量小于10%时,胶砂试件的抗折、抗压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大于10%时,胶砂试件的抗折、抗压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5℃养护条件下,亚硝酸钠的加入增加了同一配合比下胶砂试件的抗折强度,却降低了同一配合比下胶砂试件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6.
寒冷地区负温泵送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恒静  杨英姿 《建筑技术》1997,28(11):761-763
在实验室配制的掺4%高效泵送防冻剂和磨细粉煤灰的C30、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坍落度损失等均能满足冬施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且自然变负温养护对负温混凝土强度发展十分有利。用掺3%的高效防冻剂和磨发煤灰配制强度等级为C50的负荷高强混凝土,其各龄期强度及抗冻性能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同龄期变负温养护的混凝土试件强度较明显高于恒负温养护的混凝土强度。C40负温泵送混凝土及C50负温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不同龄期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冻性、孔径分布以及引气气泡参数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随着龄期的延长,混凝土孔隙率降低,抗压强度提高;不掺引气剂混凝土,水灰比降低.抗冻性提高,延长养护龄期,抗冻性也有一定程度提高;当混凝土掺入引气剂,抗冻性可有明显提高,但随着龄期延长,抗冻性变化不大,试验结果还指出,虽然混凝土孔隙率随龄期增长而降低,但引气剂引入的气泡结构性质不随龄期的增长而变化。  相似文献   

18.
变负温自然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英姿  赵霄龙 《建筑技术》1997,28(11):766-768
冬季混凝土施工均处于变负温而非恒负温环境,故研究变负温养护对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选用三种养护条件:(1)自然变负温养护;(2)室温养护;(3)恒负温养护。在三种养护条件下,采用数据采集系统对混凝土内部、环境等进行系统测试,获得了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内、外部温度曲线及相应温度下不同龄期强度发展规律。由于变温条件增加了水泥石体系中自由能差、使水泥粒子和水分子有反应的能量和动力。所以变负温差护  相似文献   

19.
对不同温度下矿渣矿物掺合料的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利用同龄期比强度分析法,对不同温度不同龄期矿渣掺合料活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温度对活性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龄期达到7 d时,(1)温度20℃:活性指数达到76%;(2)温度10℃:活性指数达到42%。在龄期达到28 d时,(1)温度20℃:活性指数达到109%;(2)温度10℃:活性指数达到76%。表明:(1)不同温度下,在20℃下,活性指数比较高,说明低温会阻碍掺合料的强度发展,使得其强度发展缓慢。(2)不同龄期下,28 d的活性指数比较高,20℃可以达到S95级矿渣,说明掺入矿渣的水泥砂浆后期强度高。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了负温(-3℃)养护环境下,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抗压强度和小孔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将结果与标准养护(20℃)条件下试件测试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负温养护环境与标准养护相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孔结构都变差;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越来越差,但孔径分布却得到了优化,细小孔径出现的比例增多,强度和孔径分布之间呈负相关,这与标准养护下的规律不一致。因此,养护温度是影响抗压强度与孔结构规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