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传统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施工多采用人工监控温度,存在数据采集处理不及时、监测数据准确性差、温度控制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一种BIM智能温控系统。具体方法为:选择Revit、Navisworks等BIM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利用控制计算机、温度数据采集设备、自控阀门循环水泵、无线网络通讯及桥接设备、工业集成软件服务器及客户机等搭建温度测控系统;建立温度预警机制并搭载人工智能控制算法,通过无线传输接收测温元件传递的数据,系统自动判别温度异常情况并控制冷却水管阀门的开关;在BIM实体模型中标记实际测温点的相对应位置,使系统以三维形式同步直观反映相应测温点位置混凝土温度曲线变化,并提供预警功能。系统在寸滩长江大桥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采集数据准确灵敏且预警及时,温度采集的精确度和效率均得到提高,温度控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温度监测是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然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现有监测手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突出表现为温度测点可靠性与耐久性差、导线布设工作量繁重;温控参量需要人工读数并计算,无法实时捕捉混凝土内部温度信息。这给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无法满足现代化施工需要。为进一步完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手段,开发一套包含无线温度传感器、传感器网络、智能监测软件为一体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某悬索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过程中。工程实践表明:该系统具有布设方便快捷、容纳温度测点数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实现了对混凝土温度信息的自动采集与存储、实时显示与预警、便捷管理与分析等应用需求,适合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任勇 《建筑与预算》2021,(12):119-121
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核心为加浆和振捣工序.某碾压混凝土高拱坝施工期间,借助变态混凝土加浆振捣智能监控管理手段,实现了浆液比重数据实时采集和振捣人员工作轨迹动态的远程监控,进一步保证变态混凝土施工质量,提升了施工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高支模施工质量和安全,提升高支模安全监测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文章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支模智能监测系统进行了应用和分析.该系统采用数据自动采集、无线通讯、计算分析、网页实时显示和智能预警相结合的全方位自动化智能监测方式,比传统监测方案增加了监测内容,提高了监测频率,缩短了响应时间;能在危险发生前及时预警,为现场人员提供...  相似文献   

5.
洒浆机是为了实现变态混凝土施工机械化而研制的混凝土施工机械。变态混凝土是通过在碾压混凝土摊铺层中掺入水泥浆,使之变成具有一定塌落度的常态混凝土,然后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使之密实而形成的实体。目前变态混凝土施工中多采用人工垂直加浆,即用手提盛浆容器往孔内注水泥浆,这种加浆方式效率低、每次加浆量难以准确控制,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必须采用机械代替人工。  相似文献   

6.
通过南昌"联发广场"商务写字楼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从混凝土优化配合比、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温控和养护等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如何采取有效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达到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大量产生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会出现较大的温度梯度,若对温度梯度控制不善,极易在混凝土表面及内部产生温度裂缝,严重时产生贯通裂缝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整体质量。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求对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进行动态监控,常规的温度监测存在精度低、耗费人工量大、数据采集及反馈不及时、数据采集不稳定、施工现场布置等问题。本文以某超高层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为依托,采用自主设计开发的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自动采集无线传输系统进行温度动态监测,保证了监测数据具有实时性、精准性及完整性,为大体积混凝土采取裂缝控制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人工调节通水流量间隔长、不精确,人工采集温度和流量数据工作量大、精准度差,不能做到实时、灵活地根据混凝土温度变化对通水流量进行精确调控,特别是大坝混凝土温度、通水流量、水温等数据。以乌东德水电站工程为例,概述了大坝工程混凝土浇筑的控温方法;详细介绍了智能通水系统、软件平台及设备现场布置,包括热交换装置及辅助装置、控制装置、数据采集装置等;分析了智能通水的一整套措施,分析了现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流量不显示、温度采集异常、通水不均、日降幅突变(超标或较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总结了智能通水的优点及实施效果,以期促进我国大坝智能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9.
冬期低温环境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是否得当对早期非受力裂缝控制起到决定因素,但现有的冬期混凝土养护方式存在不规范、混凝土温湿度掌握不准确、养护效率低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冬期混凝土智能养护喷淋技术结合了智能控制技术与无线传感技术,并应用智能温控锅炉,通过现场混凝土施工养护试验验证,智能喷淋养护技术能够保证梁体表面湿度达到90%RH左右,且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与传统冬期养护方式相比,能够提高混凝土7d标准抗压强度1~2MPa。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变态混凝土人工加浆作业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一种便携式变态混凝土高压喷浆系统,利用手提式喷浆管喷射压力在碾压混凝土内的振冲作用提高浆液注入的分布均匀性。该系统包括液压动力子系统、水泥浆液泵送子系统以及手提式喷浆子系统三部分;三部分协同工作保证了水泥浆加浆高效、定量、可控,有利于形成均质变态混凝土。现场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明显改善了变态混凝土施工工效和成型质量,有效节省了加浆量,可提升施工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冬季低温环境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是否得当对早期非受力裂缝控制起到决定因素,现有的冬季混凝土养护方式存在不规范、混凝土温湿度掌握不准确、养护效率低以及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现场混凝土施工养护试验,证实了混凝土智能蒸汽养护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3):500-505
威远县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降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崩塌和滑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采集数据及宏观巡视等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投入大、无法及时预报险情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专业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监测预警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以威远县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为例,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准确、及时等优势,必将广泛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13.
潘胜平 《四川建材》2015,(2):179-182
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是目前国内海上跨度最大的斜拉桥,其主塔承台几何尺寸大,混凝土方量达7883 m3,单次浇筑最小方量为3 638 m3。为保证海洋环境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施工混凝土的温度场及仿真应力场进行计算,确定温控标准,对混凝土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为实现对混凝土施工的全过程控制与管理,从混凝土配比到后期养护的每一个中间环节进行施工控制,通过数据监测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温控效果。  相似文献   

14.
茆海峰  陈帅江 《建筑施工》2024,(3):369-371+376
针对水闸底板、墩墙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裂缝控制问题,构建了考虑冷却水效应的温控数学模型、研发了智能通水装置和温控系统,形成了一种基于智能通水的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法。以吴淞江工程(上海段)苏州河西闸工程为例,在水闸底板和墩墙浇筑过程中成功应用该方法实时调节冷却水、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取得了良好的温控效果,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筑》2022,(8):59-62
中铁四局集团研发的智慧建造平台,构建了“一平台、多系统”的应用模块,实现了数据智能采集、实时传递、智能预警。平台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研发了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工程现场人员管理等难题;基于姿态数据的工作状态判定方法,研发了工程设备物联网系统,实现了工程机械智能化管理。平台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实现工程项目的智慧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丰满重建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鉴于工程所在地地处北纬高寒地区,日温差变幅较大,春秋季短,冬季较长,混凝土温控标准要求高。根据丰满大坝温控施工难点,使用大坝智能通水温控系统,通过对混凝土温升阶段实时监控及过程控制,最终达到防裂效果,从而保证大坝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7.
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工程设计者和施工者都感棘手的问题,对此人们进行也大量的研究,在施工阶段温控和限制裂缝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不能说此问题已经完全解决。随着为了解决更大体积混凝土坝的施工不为民改进施工设备与工艺过程,而大大加快施工混凝土温控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小浪底工程对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多种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裂缝的发生数量、频率和严重的裂缝,因此,必须选择适宜的温控方式和程序。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合理的温控技术及施工措施,有效避免了高炉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温度裂缝等问题,实践证明,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综合的温控技术至关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王晋 《福建建筑》2008,(5):79-82
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案例,从方案、材料、施工、养护、温控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水化热聚集引起的裂缝,同时做好温度测控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2015,(4)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结构中早期非受力裂缝是影响其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混凝土养护施工质量对早期非受力裂缝控制起到决定因素。但现有的养护方式存在人工洒水不规范、混凝土温度和湿度掌握不准确、养护用水量不足或过多和养护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已经成为提高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对混凝土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以及水化热等参量分析,自动控制养护过程的用水量、喷淋频率以引导水化热的平稳释放,达到智能养护施工的目的,对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养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