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莉  韩健  杨超  刘颖  潘攀  郝晓平 《润滑油》2020,35(1):13-20
废润滑油再生从能源与环境保护来看是处理废油的最优选择。文章主要介绍废油再生的必要性和废油再生物理及物理化学方法,对比了国外先进的Hy Lube、Revivoil、CEP、MRD溶剂萃取和加氢工艺,并简单介绍了现阶段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油的全加氢、萃取-絮凝法、NMP混合溶剂精制、分子蒸馏技术、吸附剂等工艺。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技术正朝着工艺更环保、回收高效率、产品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期相对集中发表了有关废润滑油再生工作的几篇文章,即“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工艺及发展策略探讨”、“应尽快制定《中国废油再生法》”,“废润滑油溶剂精制工艺探讨”、“超临界流体萃取再生废润滑油”和“再生基础油质量及其监控”,值得一读! 我国废润滑油再生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不管从资源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立场出发,均应予以重视,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制定策略,创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废油再生新工艺,是我们这一代废润滑油再生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硫酸-白土精制工艺、溶剂精制组合工艺、加氢精制组合工艺综述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2017,(6)
新的环保形势下,润滑油发展方向必须适应新的环保要求,废润滑油不经处理排放,势必造成环境污染,而废润滑油中大部分组分并未变质,可以通过精制再生。传统的废油再生工艺由于其本身技术缺陷,存在二次污染的致命缺点,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环保形势下,一种新型无污染的环保型废油再生工艺。此工艺废除了旧的废油再生工艺中硫酸、白土等污染源,利用自己独立研发的蒸馏装置、萃取溶剂及脱色砂再生工艺,保证生产安全、环保,彻底实现从蒸馏至最后产品,工作环境安全、密闭、无三废产生。生产的基础油成本低、质量好、收率高,无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产生,产品质量远远超过传统的"老三套"工艺生产的Ⅰ类基础油,产品指标达到Ⅱ类基础油的指标,符合当前形势下国家的新型环保政策要求。  相似文献   

5.
《润滑油》1994,(6)
问:我们看了《润洱油》第5或废油再生知识问答后很感兴趣,我们觉得XXS工2的溶剂价制线置可以在基础油生产中,特别是中小型改质型调合型厂中应用,能否介绍一下?答:XXS废润滑油再生工艺中的关键装置便是简易溶剂精制工艺装置,它不仅能用在废润滑油再生中去掉相当大部份胶质、沥青质和添加剂,减轻白土精制负担,减少白土用量,使精制油质量大大提高,而且也用在一些需要油品改质的工艺中。如常减压馏出油料生产基础油、普通油料生产汽轮机油等,过去这些工艺基本上采取白土精制工艺,成本较高,油品质量尚不能保证,若采用溶剂精制…  相似文献   

6.
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是节约润滑油的一个重要措施。它既有利于合理利用石油资源,也有助于防止污染环境。人们往往把用过了的润滑油称为“废油”,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废油”不废,它们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再生工艺,炼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其使用价值可以和从原油中炼出的新油一样。  相似文献   

7.
本刊再次发表白土高温精制废油再生工艺的文章(前文见《润滑油》1990(6),47~49),以期加速废油再生无酸精制工艺的研究。废油再生硫酸精制工艺必须改掉,也应改掉。但是国外目前发展的以加氢精制为主的精制工艺路线对我国却不合国情,那么适合中国国情——废油再生厂分散、工艺落后、资金匮乏、技术力量薄弱——的无酸再生精制合理工  相似文献   

8.
文中阐述了我国废润滑油净化处理再生工艺方法,包括复合溶剂回收、分子蒸馏技术、加氢工艺、膜分离技术等。根据我国目前废润滑油的净化再生现状,这些工艺能够有效去除废油中的污染成分和有效地改善油品的质量,符合我国废润滑油的再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废润滑油再生技术现状及行业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的主要工艺路线、废润滑油再生后的主要用途以及废润滑油的再生技术,重点描述了蒸馏-加氢废油再生技术。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行业的发展情况:国外首先从法律上规范和支持废润滑油的再生行业,使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再生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我国的废润滑油再生行业到目前为止政策和法律的规范和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废润滑油回收、再生企业的规模小,技术落后。  相似文献   

10.
杨鑫  陈立功  周星 《润滑油》2011,(6):54-57
石油资源紧张和油价不断飙升促使各国越来越重视废油的回收利用,根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我国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正逐步向着环保、高效、经济的趋势发展。文章从溶剂精制、超临界流体萃取、絮凝沉降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基于溶剂过程的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的研究进展,文章在对当前国内外废油再生技术及工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我国废油再生处理关键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由我国专家自己研究成功的絮凝法废油再生新工艺(BFORR)通过国家鉴定。利用该工艺生产的再生内燃机油加入国产复合添加剂后,油品质量达到SD级汽油、机油标准。该发明突破了我国废油再生技术“瓶颈”,为我国废润滑油的再生利用开创了新局面。 新工艺是在现代絮凝理论指导下合成与应用的,能使废油中因未充分燃烧所形成的亚微米级炭粒、烃类氧化物、胶质及因机体表面摩擦和添加剂破  相似文献   

12.
以硅胶为吸附剂,对废润滑油进行接触精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 IR)、热重(TG)、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接触精制前后硅胶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硅胶焙烧温度、硅胶质量分数、精制温度、接触时间对精制废油所得再生油酸值的影响,并通过高温焙烧法对吸附剂进行再生。结果表明,经接触精制后硅胶的表面及孔道中沉积有脂肪族有机化合物,导致其比表面积及孔容大幅降低,200~600℃范围的热质量损失率超过17%。采用600℃焙烧的硅胶作吸附剂,在硅胶质量分数10%、精制温度40℃、接触时间20 min的条件下,精制废润滑油所得再生油的酸值可低至001 mg KOH/g;经多次焙烧再生的硅胶对废润滑油的吸附精制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国内外废润滑油再生工艺流程及技术路线,在研究不同再生技术、设备及精制方法基础上,综述了不同工艺技术的优缺点。论述了国内外分子蒸馏分离废润滑油技术的特点、工艺流程、应用情况,并对分子蒸馏技术与传统技术进行了对比。通过研究中试技术参数及工艺流程,提出具有节能环保的分子蒸馏中试流程装置。对废润滑油再生新工艺技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建议政府科技部门加大投入,加强分子蒸馏新技术开发与研究利用,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废润滑油回收体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溶剂精制再生废润滑油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应用四碳醇极性溶剂为萃取剂、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进行再生废润滑油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工艺条件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溶剂为异丁醇、精制时间15 min、精制温度25 ℃(室温)、剂油质量比5/1、絮凝剂用量1.0%。该工艺下再生油产率达82.1%,再生油理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黏温指数达130以上、闪点超过200 ℃、酸值为0.01 mg KOH/g、残炭含量降低到0.01%以下,表明采用该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是可行的,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溶剂精制再生废润滑油具有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以三碳醇(异丙醇、正丙醇)极性溶剂为萃取剂、乙二胺为絮凝剂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最佳工艺条件:萃取溶剂异丙醇、精制时间25 min、精制温度40℃、剂/油质量比9、絮凝剂质量分数1.2%。在该精制工艺条件下,再生油的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黏温指数达130以上、闪点超过210℃、酸值为0.05 mg KOH/g、灰分降至0.01%以下、重金属元素含量显著下降,再生油产率为76.8%,基本上符合HVI150基础油指标,表明该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可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正>1发达国家废润滑油回收和利用的评价原则废润滑油的回收和利用必须满足环境友好和可应用标准。其中,污染水平和粘度指数是两个关键的指标。在欧洲,再生油主要根据氯含量来分类,这主要是由于氯化物对人体有害,废油再生工艺需要采用复杂的精制工艺。欧盟规定,废油中的氯含量不能超过50ppm。具有较高粘度指数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规定,废润滑油属于危险废物,代号为HW08。废润滑油产生的渠道主要有交通运输废油和工业废油两大部分,在废润滑油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约为55%和45%。废润滑油经过科学、合理、适当的工艺技术可以再精炼成符合API基础油标准的合格基础油,形成润滑油的环保"闭环"。规范收集、再生处理废油具有显著的环保和经济效益。文章主要介绍了废润滑油的产生来源以及各种再生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蒸馏一加氢工艺再生废润滑油技术原理,以及目前采用的两种典型蒸馏-加氢废油再生工艺流程,它们分别是PURALUBE(德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的HyLube工艺和意大利Viscolube公司采用的“REVIVOIL”工艺,并列出了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性质。  相似文献   

19.
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炼制所与上海润滑油厂共同承担开发研究的废油无酸再生工艺于11月中旬在苏州通过石化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废油无酸再生工艺是以废油预处理、蒸馏、溶剂抽提和白土精制再生工艺替代传统的硫酸白土再生工艺。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和避免设备的严重腐蚀,废油回收率比老工艺提高10%以上,再生油品质量明显改善,经石科院、华东化工学院、上海石油商品应用研究所、上海炼油厂等单位评定,产品符合中性油质量指标。可用该基础油调制中档润滑油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以环己烷-异丙醇混合溶剂为萃取剂、KOH溶液为絮凝剂,采用萃取-絮凝的方法回收废润滑油中的基础油馏分。经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烷与异丙醇的质量比1:2,KOH质量分数15%,有机溶剂与KOH溶液的质量比7:1,剂油质量比2:1,精制温度45℃,精制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对废润滑油进行精制,再生油的收率为83.4%,其颜色为澄清淡黄色,与废润滑油相比,再生油的性能指标有了很大的改善,基本达到HVI150润滑油基础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