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血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是临床上分析病人是否患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本文对有创、微创和无创检测三种检测血糖的方法作了阐述,并进行了展望,指出闭环无创胰岛素泵集成系统和半闭环有创胰岛素泵集成系统是今后血糖检测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病症之一,其带来的慢性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帮助病人尽早发现隐藏的糖尿病病情、监控自己的血糖并辅以相应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介绍了基于贝叶斯和可信度的糖尿病诊断以及分型方法,对糖尿病病人的自我诊治、辅助实习医师诊治糖尿病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胰岛素泵的出现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它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自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胰岛素泵的出现开始发展到今天,胰岛素泵已经是一个较成熟的产品了.一种闭环,低费用的糖尿病治疗系统是国内广大的糖尿病患者盼望已久的产品.目前市面上还没有闭环胰岛素泵出售,如果将胰岛素泵和血糖检测仪相结合就能得到一种比较完美的糖尿病治疗方法了.介绍一种能实现无痛注射、完全自动控制并和血糖检测仪相配合的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目前最广泛的现代生活方式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需要对血糖进行实时监控以减少并发症。常规血糖检测采用手指针刺或静脉穿刺血液采样的方法进行,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痛苦,而且难以实现血糖的实时监测。最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oseph Wang教授实验室报道了一种新的无创监控血糖的"纹身"传感器[1],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美国Analytical  相似文献   

5.
餐前胰岛素剂量精准决策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临床治疗中胰岛素剂量调整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具有典型的小样本特征;数据驱动建模在该情形下无法准确学习患者餐后血糖代谢规律,难以确保胰岛素剂量的安全和有效决策.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临床经验辅助的餐前胰岛素剂量自适应优化决策框架,构建高斯过程血糖预测模型和模型有效性在线评估机制,提出基于历史剂量和临床经验决策约束的贝叶斯优化方法,实现小样本下餐后血糖轨迹的安全预测和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的优化决策.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受的UVA/Padova T1DM平台测试结果和1型糖尿病患者实际临床数据决策结果充分验证.可为餐前胰岛素剂量智能决策及临床试验提供方法基础和技术支持,也为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水平的有效改善,提供了精准医学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行业信息     
人体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的高低是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高度异常的血糖含量和胆固醇含量意味着人体有患糖尿病、冠心病、脑血栓、高血压的危险性,这些疾病对人体,尤其是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过去,对于血糖和胆固醇的测量多是在医院化验室进行的,复杂、费时、价格昂贵,所以人们需要一种更方便、快捷、花钱少、甚至可以自我操作的方法,对血糖和胆固醇保持随时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护理配合,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136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经2周的治疗后,空腹血糖<6.3mmol/L者48例,空腹血糖>6.3但≤7.4mm01/L者83例,总有效率为94.9%;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者2例,血糖控制无效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临床死亡率,治疗期间配合以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制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便携式连续血糖监测系统,以实现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的动态实时监测。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螺旋型铂-铱电极、血糖信息采集器与网络手持终端。系统在铂-铱工作电极上施加电压激励信号,采集器检测工作-参比电极之间产生的0~1000 nA微电流,并转换为相应的血糖浓度信息。本文考察了不同无线传输方式的系统功耗,改进后平均功耗降为0.4 mWh左右。检测电路纯阻抗测量误差可控制在1‰左右,葡萄糖溶液实况测试显示,灵敏度为22.8 nA/mM。本系统具有便携性、低功耗、智能化与网络化等优点,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血糖监测仪。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一种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干预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十分必要。利用健康档案中数据来预测空腹血糖水平,因为空腹血糖水平的高低是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一个重要依据,但是健康档案中数据存在维度广、噪声多、强耦合、非线性等特点,为此提出了基于KPCA和LSSVM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并将LSSVM、PCA-LSSVM、KPCA-LSSVM这3种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PCA-LSSVM准确性比LSSVM、PCA-LSSVM大幅提高,ROC曲线的积分面积也接近于1,说明KPCA-LSSVM能够运用于空腹血糖的预测,也为医疗数据挖掘提供一种新的参考办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慢性疾病人数的增加,为及时获取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规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需长期监测病人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利用生物感应器技术,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血糖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现有无线传感器技术、网络传输技术、通讯技术和中间件等技术,实现了病人无创检测血糖、数据实时传输、医生在线诊疗、自动预警等功能,依据医院数据库中长期存储的病人信息和血糖指标,医生可及时制定治疗方案,达到了智能医疗的效果,商业化前景广阔;试验数据表明,该项目对减少糖尿病并发症起到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能量代谢守恒法为基础,研制出以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为主控芯片的便携式无创血糖检测仪器.仪器采用传感器集成器采集的多路湿度、温度和双波长光衰减量信号计算出血氧饱和度,血流量,脉率等,综合得出血糖浓度.介绍了仪器检测原理,硬软件结构和算法实现过程.采用仪器样机进行临床实验,测量所得血糖值与AUTOLAB18全自动生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能量代谢守恒法无创检测血糖浓度的原理,设计出一规格为60mm×30mm×85.5mm的无创血糖检测传感器集成器。主要由底座、指表血流流速检测区、人体指部代谢率检测区、指端血氧红外检测区、电路连接区和信号输入输出区组成。由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辐射温度传感器、双波长(660nm/905nm)的红外发射及接收传感器在一定实施条件下集成得到。通过本集成器实现了对血糖浓度的无创伤检测,经20例临床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与AMS—AUTOLAB18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相关系数尺达到了0.807,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经误差统计分析发现其平均相对误差为7.0%,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5,证明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一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并将之用于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 ,该控制器采用控制器输出误差方法 (COEM) ,根据控制器的输出误差而不是对象的输出误差来在线地调整模糊控制器的参数 ,无须对对象进行辩识 .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用于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具有很好的性能 ,是一种有效的控制器  相似文献   

14.
A new approach to adaptive fuzzy control: the controller outputerror method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e controller output error method (COEM) is introduced and applied to the design of adaptive fuzzy control systems. The method employs a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to minimize a cost func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error at the controller output. This contrasts with more conventional methods which use the error at the plant output. The cost function is minimized by adapting some or all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fuzzy controller. The proposed adaptive fuzzy controller is applied to the adaptive control of a nonlinear plant and is shown to be capable of providing good overall system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5.
根据电力电子装置故障产生的信号表现的奇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力电子开路故障的小波分行检测方法。以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开路故障为研究对象,将各类故障的电压输出波形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利用改进的关联维数计算方法计算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关联维数,来刻画不同故障对应的不规则程度判断故障的类型,通过判断出现奇异性的时机判断具体器件的开路故障。最后给出故障诊断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DSP和Android操作平台的处理系统是目前电子产品的应用热点。介绍了无创血糖检测仪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应用平台,详细阐述了DSP主控芯片的控制流程和Android平台的用户交互模块设计,通过RS232标准接口,实现了无创血糖检测仪系统各模块的串行通信。对16名志愿者进行血糖测试实验,样本测试相关系数为0.863,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控制完成血糖检测和原始数据的存储,无创血糖测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基于能量代谢守恒方法无创检测血糖的精度,设计新型无创血糖检测探头,采集300组临床试验数据,提出决策树和偏最小二乘法方法相结合的DE-PLS算法建立预测血糖值的模型。并采用多参数相关性分析,得出代谢率M和血糖浓度真值BG显著相关,验证了能量代谢守恒法无创检测血糖理论的可行性。最终结果表示,DE-PLS算法计算出的血糖浓度与真实血糖值的相关性达到了88.5%,证实该算法的精度高于应用于该领域的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8.
鉴于现有的血糖浓度预测模型在小样本情形下仍有不足,为更好地精确预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提出一种基于小样本条件的血糖浓度预测算法.算法可依照t分布检验准则剔除待分析血糖序列的异常数值,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插值方法扩充血糖样本,最终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实现血糖序列的浓度预测.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小样本的...  相似文献   

19.
由于皮下间隙液葡萄糖的易测性和测量过程中传感器感染血液的低风险性, 皮下间隙液一直是血糖监测的首选位置. 但皮下间隙液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总是滞后于血糖浓度的变化, 而且测量过程中会引入噪声, 不能准确地估测血糖值,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去噪的神经网络软测量方法. 该方法先对与血糖相关的一些辅助变量进行去噪处理, 然后用来训练神经网络, 建立血糖软测量模型. 通过对1号、2号成年人采集的仿真数据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运用该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比皮下间隙液葡萄糖值具有更小的均方根误差、更好的信噪比、以及更小的测量延时.  相似文献   

20.
基于RSVP和WFQ实现多媒体同步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步是在因特网中实现多媒体实时通信的关键问题。现有的网络元素(NE)的调度机制不能保持相关流的流间同步关系。结合RSVP和WFQ调度机制提出一个多媒体实时通信的模型方案,在同一端到端路径为多个相关流预留资源,沿路各网络元素对这些相关流进行相关调度,保持相关流数据单元间稳定的同步关系,从而大大减少目的端相关流数据单元的时差和抖动,方便目的端进行同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